社保交夠15年就停到底是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集思錄網友ncncok

77年生人,以前有單位,10年前辭職下海自己做生意,單位工作期間有5年社保,下海後自己接著交,然後扣著日子算,去年11月份查詢,到今年2月夠15年,2月份一開始就盯著扣款短信看,終於扣款短信來了,結果疫情期間不辦公,終於等啊等,本週社保中心開始辦公了,今早準備好一切資料,出發,到了社保中心,量體溫,登記,然後到了裡面,叫號機壞了,其實壞不壞也無所謂,因為就我一個人辦理業務,等人家消完毒,整理好,開始辦理,我說明來意,工作人員先幫我查詢了一下,確實滿15年了,可以辦理,可是告知我這個業務下放到社區了,其實社區我已經去過了,社區根本沒有專人負責,告訴我他們就不會這個業務辦理,我就和工作人員說明了情況,我就說我去過了,可是人家不會,社保中心人員說社區的人來學習過了怎麼還不會呢?我就說可能這個業務他們剛剛學習,哪能一下就會,可能也沒有把握,而且我這個業務也不復雜,就是個人滿15年停繳的手續,他想了想,就說好吧,就這裡辦吧,2分鐘搞定,給我一個停繳手續,簽字後蓋章,一塊石頭落地,心情輕鬆愉快,出社保中心大門後,點一支菸,給最好的朋友打了個電話(為什麼不給老婆打電話,因為她是單位人,不覺得這是有什麼值得高興的,處在不同的環境,真的是不同的世界觀),他也為我高興,讓我請他吃飯,當然沒問題,其實啊,出了單位就是社會人了,在單位的朋友都不理解這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可是對我來說,這就是完成了一個任務,以後也不要再為這個事情操心了,至於以後能拿多少,什麼時候能拿,那就是另外一個事情了,一直看集思錄,第一次發帖,還和投資無關,只是分享一個經歷,祝大家都能完成自己的心願。


夢想飛翔

就算是錢多不在乎,除非移民,國家給的這種少有的和CPI掛鉤的福利為啥不要呢?


社保本身比買任何養老保險都好幾個數量級,再加上醫保這種藐視一切如同渣渣的商業醫保的福利。如果嫌社保不夠划算,可以繳最低檔次,比如60%檔次,最終你可以得到80%左右的養老金。查查社保退休金計算公式就知道了。這種基本0風險,中低收益的產品幹嘛不繼續投入?


交社保,真正能起到規避通脹和分享經濟增長的,就在於你交的統籌部分,而不是個人繳納部分。統籌部分將來給退休金時,是按照上年的社平工資按比例給的。那些以為統籌部分是白交的,估計要麼是根本沒有仔細研究社保,要麼是根本就沒有經濟頭腦。


而個人繳納部分只和個人賬戶資金的運作有關係,和社平工資沒有一毛錢關係。


這也正是為啥要把社保賬戶分成個人和統籌賬戶的原因之一。


回到家的大象

看過很多這樣的帖子了,對於靈活就業人員,把標準答案說一下吧:1.醫保養老保險一定按照當地最低檔次繳;2.醫保養老不可分開繳納的地方,只能一直繳到25年之後再做計較;3. 醫保養老可以分開繳的地方,養老交15年可停,醫保交25年即停。4.最後一條不是必須的,視個人情況而定,養老15年後,可以按照自身經濟情況,如果不是實在經濟困難,最好按照最低標準繳到退休年齡。這是給未來買一個最低保險。


ma132gc

風險就是,你現在才四十幾,到六十歲退休。十幾年變數太多了。比如到時候要求繳費滿二十年甚至二十五年。還有延長退休年齡。都是大概率事件,社保吃緊是人盡皆知的,特別是60年代這批嬰兒潮的人退休後,社保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


whhuying

我覺得這種行為不明智。從2016年起,人社部統一規定社保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不是固定的,每年公佈一次。總體來看比以往是大幅上升的。遠遠高於市面上無風險/低風險投資收益率。具體來講,2016年8.31%,2017年7.12%,2018年為8.29%,2019年7.61%。這收益率相當高了。大部分人做不到。補充養老的企業年金大部分都做不到。如果你不是對現有體制完全沒有信心,如果你還是準備在當前體制下養老,還是交社保吧。你留著那些錢自己去搞無風險/低風險的投資,你的收益率很難超過社保結算利率。


yongwc

如果你有豐厚的養老金,那麼你的後人會希望你長命百歲的,如果錢都在你自己手上做投資,極大的可能最後保不住,總有各種需要用錢的人來求你,各種路子搞走你的錢。可能是我太悲觀了。


牌手人生

1、有條件的應該繳納社保、醫保,要對社會主義制度有敬意2、有一定投資能力的應該只按最低額度繳納,要對社會主義制度有敬意3、毫無投資能力的應該適當提高繳納額度,亂消費不如為老年多存一點餘糧


pppppp

重點,養老金,活著就有,不論你活著的狀態如何;所謂投資,收益多少多少的同志們,注意,這個收益是手停錢止;大家一般不會去icu,更沒體會過重症慢性病患者的生活狀態,那是活著都勉強,那會想啥個屁投資;別說你們沒想到這點,大家最後不都這樣嗎,部分人這種苦楚煎熬的狀態會持續很長時間,你說,沒點養老金,能挺得過去?投資!得了吧,搞個理財都困難。


mysteed

我日進萬的人來說,那一天我幹不動了,醫保社保是底線,現在收益低無所謂。我買幾十萬的分紅險,買的時候我就知道比我收益率低但還是作為被動投資。人要對年齡有敬畏,好比今天你上樓梯可以三步一跨,但那天一步一跨都會很艱難。


拿個小破倫

1、最低繳滿15年的政策,一旦政策改變不足的年限應當可以補交。但是補交金額比自行連續繳費絕對高很多。2、北京這邊一旦中間斷交60以內,再次繳費的次月就可以享受醫保;超過60天以上再次補交的,醫保都要延後3個月和6個月才能生效,醫保斷檔的風險大。3、退休後按照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作為養老金的基數,社保繳費1年領取平均工資的1%。繳費15年你才15%的社平收入,比如北京市18年社平7854/月,15%才1178元養老金。4、我就比樓主小一歲09年下海。我從95年參軍服役、上大學、企業工作,社保繳費年限已經整滿25年了。還要繼續繳到60或65歲。這樣最長獲得48%的社平收入,然後退休後每年再增加1%。依然還是個窮鬼但是估計餓不死。15%?當然能力強單說投資收益、固定資產收益、大額商業保險、生意大有人給打工.......那等於我沒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