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博士畢業,進二本高校(有安家費)就職好還是進省級單位做公務員好?

日月之光168


四十二了?哪畢業的博士呀?進機關當公務員也不是不可以的,還得看怎麼安排。職務安排問題非常重大也很關鍵,四十二歲沒有一定的職務,就進入預備淘汰的隊伍了。機關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個年齡雖然學歷不錯,但是職務起點低,沒啥競爭力了,上升空間有限。機關是行政管理部門,要的是執行能力和管理能力,四十二歲剛剛進來,等你過個一年半載熟悉了業務,從頭做起,那得何年何月才能爬上去啊。機關里人際關係複雜,哪路神仙都有,再加上不斷的有年輕高學歷的人補充進來。設想一下,人事部門會培養一個年近五十的人還是會培養一個年輕同等學歷的人,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吧。假如說進入機關起點職務很高或者是說得過去,那就另當別論了。比如,一進入機關就給個掛職副縣長啊,副市長啊什麼的頭銜,就沒有前面談的那些問題了。因為起點高,熟悉業務環境之後,只要自己本身能力沒問題,那麼日後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假如是這種條件,進機關走仕途,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要不是這種情況條件,那就不如去大學裡當個老師,搞點科研,教教書。有時間乾點自己喜歡的事。相對於機關工作還是比較輕鬆和自在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步提升。


明白了真不容易


首先恭喜題主博士畢業,並且有很好的工作可供選擇。在做出選擇之前,想和題主說一下我身邊博士畢業後的選擇。我的同門有3個人讀博,一女兩男,今年畢業,都是人大博士,最大的今年32,最小的29歲,其中兩人回母校(一本),29歲的男生去了重慶一所二本院l校,因為工資待遇好於母校。


十一回母校聚會時,我問他們,怎麼不考公務員啊,還能留在北京呢?

“大師姐”和我說,畢業前也糾結過,要不要回母校,本科、研究生一直在同一所學校,好不容易博士畢業了,還要不要回來。糾結再三,還是選擇回學校,喜歡上上課、帶帶學生的工作,和年輕人在一起感覺自己也一直年輕,而且學校是自己熟悉的環境和老師,相處起來也會很愉快的。有句話說得好“千金難買寒暑假”,自己也老大不小,工作穩定後也要要寶寶了,學校氛圍對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好。

念哥也選擇了回母校,他說自己是農村的孩子,考公務員、走仕途自己不是沒想過,但考上公務員也要自己解決住房,發展也存在不確定性,而回母校,有安家費,先解決自己住房問題,自己喜歡搞學術、做研究,高校更適合自己。

“鵬哥”當時是會計班唯一的男生,雖然最小,我們也喜歡叫他鵬哥。鵬哥家庭條件優越,因為工作還和家人鬧的不愉快,父母希望他能在北京找個工作,但鵬哥卻要去南方的高校當老師,理由是老師賺得多,除了工資還有科研經費,除此之外還可以去企業兼職。自己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聽從父母安排,工作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三個人只是個例,選擇高校還是公務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題主在體制內沒有親朋好友提拔,我個人認為題主還是選擇高校。我們單位最年輕的副職88年,今年31歲,題主42歲進體制內,想要做官有點太晚。雖然高校科研壓力也很大,評職稱、評教授,但總比公務員的環境要還很多,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去高校當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有所幫助。


葉子默


要是我,毫不猶豫進高校,有寒暑假,工資比公務員高。

我給我孩子灌輸的思想:如果能考取985工科,本科畢業出國讀碩士,回國再讀博士,到大學教書。一是有寒暑假,二是當大學老師你可以發展你的愛好也有響應的資源,可以為自己活著。

我愛人早些年想考博(27歲行政正科時,組織政工)轉院校,我同意了我岳父不同意。她性格溫和內向,愛旅遊看書,在機關經常加班寫材料、開會、協調關係感覺很疲憊。後來慢慢適應也就幹到現在。

我表姐,讀研後在二本教書(早些年碩士還能進二本),表姐夫在大專教書。倆人悠閒的很,工資比公務員高,好讓人羨慕啊。當時校招時我表姐可以進設計院(省直事業單位)的。她就想清閒。


越野湘子哥


如果你希望當官可以試試。我們大學電工課程教授,本科浙江大學畢業,15年後又去讀博士,碩博連讀5年。2008年來我們學校任教。學校除了安家費還給了120平的一套房子。大學教學任務比較輕鬆。那才叫過日子呢 毫無壓力。


NGhost


42歲博士畢業,建議去二本高校就職比省級單位公務員要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從職業發展空間來看。42歲的年齡進入公務員隊伍的話,雖然上班能夠享受正科級工資待遇,但實際上還是科員級別。而公務員一般是20多歲上班,至少30歲左右提拔為副科,這樣才有進步的空間,進步可能才會大。在省級單位,42歲應該至少做到處級,將來才有進步可能性。而在高校的話,博士學歷就業就可以評較高的職稱,不必從初級職稱開始,將來職業發展空間會比公務員要好。

二、從工資收入來看。省級單位應該在省會城市,這裡的工資相對來說,公務員屬於相對較低的工資水平。雖然題主博士畢業,一上班就可以直接享受正科級工資待遇,這樣的工資在省會城市也相對屬於較低的。如果買房安家的話,除非之前有積蓄,或者是靠父母,不然很難。而高校有安家費這樣的待遇,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買房,再加上高校的工資,平均來說比公務員要高。

三、從工作內容來看。題主是博士,所學專業方向應該比較深,有這樣的研究經歷,建議去大學教書或者從事科研項目,這樣能繼續從事自己所學和研究的專業方向。如果去省級公務員單位的話,進入公務員隊伍,那麼你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公務員的工作用處不大。公務員崗位一般不需要特別專業的技能,主要需要的是處理事務能力、協調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公文寫作能力等。

綜上所述,題主無論是從所學專業的應用角度,還是從工資以及將來職業的發展角度來看,都是選擇二本院校比較好。

獨善者眾也,1年創業、2年企業、7年體制內工作經歷,專注分享職場成長策略,解答體制內外工作困惑。歡迎留言或加關注,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獨善者眾也


首先恭喜題主博士畢業,在42歲拿下了人類史上的最高學歷,這股毅力和衝勁兒可見一斑,到底是二本高校當老師或是今省級單位做公務員,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拍腦袋就決定!

選擇省屬事業單位的公務員:

或許有人會說風涼話:“您都這歲數才博士畢業,老老實實找個二本高校混混得了,別瞎折騰”,歲數是開始的條件之一,但絕非必要條件,說說一些進入事業單位所需的必要人脈資源:

1,在該省級事業單位有父親、岳父或者現任導師的門生故吏,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只要有能力、有魄力、有背景,縱然年齡所限,無法身居高位,但努努力,科級是可以爭取到的,題主博士已經畢業,如有上此類資源不要浪費。

2,考博前已經在該事業單位幹了十餘年,當年因為學歷、能力問題無法晉升,因此脫產攻讀博士學位,現在學成歸來,自當發揮更大的作用,扛起更大的責任。

3,上述條件都沒有,但有原來的同事、同學在該事業單位或近似的事業單位。人生四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這類資源一定要用起來 ,大家互通有無之下,很多事情就可以辦的水到渠成。

如果沒有任何人脈資源,進入事業單位的前路有可能會“一入候門深似海”,要從所在的具體崗位入手,爭取做到:

a,崗位自身,職級儘量高、對歲數要求有下限(如,有的崗位限制歲數範圍為35~45歲);

b,業務方面,博士研究方向與崗位無縫對接,上手快,出業績也快;

c,其他的因素,42歲進入事業單位,單純從起步來講,已經晚了別人一大塊,可能自己的頂頭上司要比自己小不少,這個時候先要調整狀態、再調整心態,多請示、勤彙報,儘量團結周邊的同事,不要因為年級而對同事、上級有所慢待!

另外,對事業單位的薪水不要期待太高!

選擇去二本高校當老師:

1,二本高校的好處:一年寒暑雙假,可以不用坐班、博士安家費、配套科研經費、解決愛人及子女問題等。

2,二本高校的不足:科研氣氛不足、科技基礎較弱、科研平臺較差、配套研究經費有時不給力、安家費一拖再拖。

3,二本高校引進博士肯定是為了提升相關學科的科研軟硬實力,因此題主要做好工作量較大的心裡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二本高校在申請國基面上項目上通過概率是個問題(過了35歲青基肯定沒戲),但可以考慮申一些本省、市的科研項目或企業的橫向項目來彌補,這就要看題主的科研實力了。

上面寫的還是不夠全面,建議題主兩個地方都跑跑,具體瞭解一下未來的工作環境以及具體的工作內容,編制和崗位一定要確定,千萬別去不給編制的地方,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


CiCimaspace


去高校當老師吧!社會地位高、收入待遇好、不坐班、有寒暑假等等,優點太多。

當公務員你不一定幹得過本科生,而且學歷優勢不明顯。

去省級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也很好。



旭照荷塘


我的建議,還是發揮你的所學所長,進入高校就職吧!

公務員

42歲博士畢業,工作後不忘學習,堅持學習,並能學有所成,精神可嘉,值得學習。不過翻看省市的公務員招考公告,以及最新的2020年國家公務員招考公告,對於應屆的博士生(非在職),招考的年齡上限是40週歲,也就是說42歲已經失去了報名資格。

“學而優則仕”,這種觀念幾千年來根深蒂固,“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仍是很多人抱持的想法。公務員收入穩定,旱澇保收,並穩步增長,又有社會地位,從趨利避害的本能出發,作出這樣的選擇也是人之常情。

最近杭州市錢塘新區黨政儲備人才選聘,有事業編制,也有政府僱員崗。即便是政府僱員崗,年薪也是20萬元起步,博士畢業生還可以申請一次性生活補助8萬元、三年租房補助10.8萬元,如果購房的話,則可以申請30萬元購房補助。表現好的話,可以擇優錄用為事業編制人員,待遇會更高。

如果你真的有志於仕途,公考招考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只能通過人才引進或這種選聘之路了。當然,這樣好的崗位,要求自然不低,要求是985、211類高校研究生畢業,而且對本科、研究生階段也必須是985、211類高校畢業。

高校老師

二本高校很不錯了,總比到那些民辦三本、高職院校強吧,而且還有安家費,雖然題目中沒說多少,但總不會少於二三十萬元。還未上班,即有一筆收入進賬,算是彌補讀博期間的工資損失,而省級機關公務員是沒有什麼安家費之類的福利的,無論租房還是買房,都要自己掏腰包的。

高校老師正常屬於事業編制,也是鐵飯碗,除了科研有壓力外,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週末可以休息、每年還有寒暑假,如果想搞科研的話,有著充足的時間,也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出去搞個培訓、講個課,也有一些進項可以改善生活。如果名氣大了,利啊什麼的都會有的,不比仕途差什麼。

建議

雖然古有姜太公七十遇文王,但是說實話,現在42歲入仕真的有點遲了,還是進高校吧!


職場贏家


題主所說的42歲博士畢業肯定不是初次體制內就業吧,如果是初次就業,以42歲高齡還能進入省級單位做公務員,我只有兩個字,佩服!

另外一種可能,題主42歲,博士學歷,現在正在糾結進入高校還是繼續從事公務員工作。我的建議是進入高校工作。

①能進入高校工作,證明你的專業是十分過硬的。如果僅進入省級機關做一名普通的公務員,總覺得有點大材小用。如果能進入高校,以你的專業知識為國家培養大量的人才的話,官場上可能少了一位官僚,但國家則多了一位大師。

②進入高校工作,發展前景未必比體制內差。既然糾結進入高校還是繼續在體制內工作,我想題主現在體制內的級別不會太高吧。在高校,如果你的學術能力突出,副教授,教授也不在話下。而且高校有著比體制內更為寬鬆的環境,即使想跳槽到其他高校,也比體制內容易的多。

③待遇未必比體制內差。既然高校有安家費,說明你是高校急需的人才。公務員收入只是固定的工資和獎金,而高校教師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外,還可以外出進行授課。以我所在的地區為例,聘請高級職稱的專業人才授課,每課時的授課費高達1000元。而且高校教授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遠非公務員所比擬。

當然你的選擇也會涉及到家庭等其他的因素,希望我的一點粗淺的看法,能給你一點幫助。


機關工作實用技能


42歲應該沒什麼選擇了,能進高校就進高校吧,還管他幾本還是高職,或者去高職更適合你。

其一、超過35拿不到青基,過40拿不到省基,你在二本(不含那些獨立學院三本並過來的)難有發展晉升機會;

二、到企業不適合你,做研發經常加班,壓力大,還有被裁風險;三、到高校,建議你走教學的路,多申請教研項目教學獎,多指導學科競賽,或許有晉升機會,至少有一定生存空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