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竟然建議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你願意嗎?怎麼看?

歷史的影


同意,讓那些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看看我們社會主義的偉大優越性是如何提現的


但求自我


誰願意誰去,反正我是不願意。

我們單位2月10號上班的。當時公司有批訂單拖延,任務緊急,老闆要求全體職工工作日延遲下班兩小時,同時週末加班一天,自由選擇。

分管生產的領導直言不同意,幾位線長也勸老闆暫時不要推行。一方面,公司本來實行週二、週四、週六加班,部分員工已經情緒不滿;另一方面,繼續強化工作力度,員工身心疲憊,效率不高,容易犯錯。

老闆不聽,硬要這麼幹,員工們敢怒不敢言。結果發現,公司產能提高了不少,但整體良率下降了,得不償失。老闆瞭解情況後,趕緊取消了現有加班政策。

其實,網絡上有人提倡週末雙休改單休,目的只有一個,期望於通過延長加班時間彌補疫情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在我看來,未必能有效果,原因主要以下幾點:

第一,延遲上班時間的確對企業造成了一些影響,有的企業甚至“斷炊”。但是各行各業基本都在停工,需求有限,即使加班,哪來的業務呢?

第二,正常情況下,很多公司實行工作六天制,立“法”規定,意義不大,這也與國家推動帶薪休假背道而馳。

第三,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員工疲憊不堪,工作效率低。產量上升、良率下降,只會更糟糕。

目前來看,大部分地區全面復工,個別地區受疫情影響延遲。

第一個時間點是2月3號,小部分地區企業正式復工;

第二個時間點是2月10號,大部分地區企業正式復工。

第三個時間點是3月10號,主要指的是除武漢外,湖北省的其他市區,這些地方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連續0增加,將逐步復工。

第四個時間點是4月底。鍾南山院士說,預計4月底疫情將得到徹底控制,由此可以判斷,武漢和溫州復工時間。

與其探討週末要不要加班,不如想想怎樣從根子上增強抵抗力。

“玻璃大王”曹德旺說,企業應該學會自救。

自救什麼?

首先,肯定活下去,國家目前已經出臺了多項政策,企業可以積極向當地金融機構尋求支持。

其次,恢復造血功能,這要求企業根據當地防控政策,儘快啟動生產,創收引流。

最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趁機實現更升級換代。當前,世界各地均爆發疫情,整體來看,我國將率先走出困境。對於企業來說,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必須抓住。

綜上所述,疫情結束後實行週末單休,未必能幫助企業彌補損失,意義不大。我認為,企業還是應該主動作為,首先尋求金融支持,其次恢復造血,然後儘可能升級換代,提高核心競爭力。

希望【HR拾壹】的觀點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交流、評論,碼子不易,由衷感謝每一個點贊,謝謝。


HR拾壹


我不知道這個建議的意義何在,意思是多上一天班都在單位隔離嗎?反正我個人是不願意的,畢竟都是打工的,誰也不願意多上一天,要是老闆的話那就另說了,而且疫情期間各種業務、工作也比較少,也沒有必要單休都在公司裡耗著。

座標河北,事業單位下屬某企業,我是今天開始正式上班的,也就是3月2號開始返崗復工。公司規定工作模式以輪崗錯峰為主,今天來了發現工作內容沒有自己想象的多,畢竟是疫情特殊時期,所以相對來說業務還是比較少的。

我們公司平常是雙休,所以疫情期間沒有變化,大家依舊是上5天休2天。而且對於家裡有特殊情況的,領導也比較通融,安排大家互相照應一下,可以自行調休,但是保證每個科室都要有值班人員在崗,保證正常的業務就行。

說實話,要不是為了那點工資,估計大家都願意在家自行隔離不願意來上班,但是沒辦法還是得遵循公司的規定,畢竟自己也是一個打工的。

我朋友是大年初七就開始上班了,而且基本沒有休息,她是在社區工作,所以別說單休了,連正常按時下班都做不到,經常加班值班。

所以說,單休還是雙休也得看具體的行業和崗位,有的行業需要人手而且工作任務比較多,所以領導規定加班值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是像我現在所在的公司,業務相對減少,那就沒有必要變成單休,反而引起員工的不滿,喪失積極性。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馮阿元,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我提議別上網課了,都放到暑假補吧,老師和孩子們都好過點。網課的效果對小學的孩子來說是不如在學校的,而且電腦電視手機要一個勁的看。我孩子語數外三個老師用了三個不同的軟件提交作業,老師批改完還得修改,我還要不時的在微信群裡查看通知,老師們很辛苦,我也好難啊!


安心的小樹寶


看到這個題目,我好想問問這個“有人”是誰呀?我想大部分給別人打工的人都不願意休息日減少吧,而且雙休日存在是科學合理的。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以前單位的領導。

他總是在下班前20分鐘時候給員工安排任務,以各種理由為藉口不讓員工準時下班。在他的認知裡,領了工資就把整個人賣給單位了,可工資與付出並不匹配呀,不僅是我認為不匹配,是大部分同事都認為不匹配。更可氣的是,到了下班的點員工打卡下班,他居然在公司微信群裡說:“我還沒下班,你們一個個倒是都下班了,你們的事兒做完了?”領導這樣的行為遭到員工的共憤,一個月內連續有員工離職。我還記得有同事和我分享心情,她說每天上班和上墳一樣沉重。在這樣的氛圍下,公司業績會有提高才會是奇蹟吧?

再說說雙休改成單休的問題。

我上一家單位同樣也是領導作妖,非要把雙休變成單雙休輪著休息,一週單休,一週雙休。

單休會有什麼影響呢?我說說我自己的感覺吧。

  • 平時工作較忙,並沒有時間與親朋好友聯絡感情,只有在週末做這項工作。可僅休息的這一天奔跑在外,覺得自己依然沒有休息,還是很累。接下來一週的工作都提不起精氣神,狀態很差。
  • 一週僅僅休息一天,這一天用來打掃衛生、洗衣服、做家務了,並沒有時間逛街、看電影,甚至約會,幸福感大幅度降低。
  • 僅僅休息一天,如果這天不得不加班,一週7天班,然後連著又是7天班,感覺生活都沒奔頭了,365天天天都在工作工作工作。

我覺得單休就是不正之風的企業和無良老闆想出來剝削勞動力的壞點子。

正是因為大部分人出來求生活,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才讓這些企業和領導更加猖狂。

其實我覺得企業要評判員工的貢獻度,不能單單靠時間長短這個指標。

如果有人在8小時工作時間內刷淘寶,刷抖音,打遊戲,卻在下班後加班加點工作,這樣在領導眼中就是好員工了嗎,殊不知這樣的員工浪費了多少單位的資源,增加了多少企業的成本呢。

以上是我的拙見,各位怎麼認為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笑哈哈小仙女


那要看有沒有一個時間段,短期來看,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能有效快速恢復企業生產力,幫助企業的運作重新上軌道。但如果因為疫情,從此以後都由雙休變成了單休,那時間越久,公司獲利越多,只剩下員工被壓榨地越來越嚴重。

一、每週雙休改單休,只是職場人的無奈選擇

我覺著,建議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的人應該多是企業老闆或創業的那些人。如今,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面對疫情,諾亞財富高管主動降薪,倡導全員每月5天無薪休假;松鼠AI員工投訴,一月和未來五個月被公司單方面降薪,2月工資被扣65%;名創優品要求全體員工“自願”降薪,對工作量不飽和員工建議停薪留職。

說實話,如果可以選擇,沒有職場人願意主動申請降薪,或建議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因為房貸車貸並沒有要少交,家人要求陪伴的時間也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

就算是員工提出要把雙休改單休,那也完全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為了讓公司繼續存活下去,為了讓公司不辭退自己而做出的無奈選擇。

我有個朋友去年3月份進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因為疫情,大家都在猜測公司是不是撐不住了。等到最後公司發佈通知說:“疫情階段,以後只發基本工資。”我朋友鬆了一口氣,無奈地笑了笑:“挺好的,這至少要比被裁員好,畢竟現在大環境不好,誰也改變不了,肯定是需要員工和公司共同分擔才能活下去。”

二、“一週雙休”的權利不能隨意退讓

“一週雙休”是職場人的法定權利。要知道,如今的雙休,是曾經的工人階級們在經過長久的無休止的壓榨後從資本階級那所爭取來的權力。為工人階級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曾經是馬克思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格瓦拉說過,資本家給工人各種福利,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我們(共產主義者)來過。

1995年,《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發佈,其中規定:“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一週雙休”自此發端,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這樣在歷史上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一週雙休”法定權利,可笑的是如今的我們卻總想著不要這個權利,把雙休都變成加班來換金錢。

三、為公司著想的同時,公司也應該為我們著想

雙休,不單純是休息時間,更是尊重我們是人這一本真的表現。我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插電就能無休止工作的機器。工作不應該侵佔我們生活的全部,工作五天休息兩天,在工作之餘我們需要有自己能支配的時間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能滿足自身精神和文化需求的活動。

所以,疫情特殊,短時間內把雙休換成單休沒有問題,但決不能因此就決定以後都是單休。

與公司共苦,也應該能與公司同甘。

我們在為公司著想的同時,公司也應該為我們著想,就算一定要為了活下去而把雙休改成單休,那也要給我們設置一個期限。

以上。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如果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了一下,還是不願意的。

為什麼我們會有要把週末改為單休或者是直接不休的方式,主要是從以下兩個角度:

1、彌補延遲復工這個時間帶給工作的影響

在延遲復工的那段時間,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都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暫緩復工或者在家辦公,或多或少對公司的業績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例如:對於銷售人員來說,都會揹負指標,而受到疫情的影響,不能正常開展工作,無法達成自己的銷售目標。這種情況下,在既定的銷售指標不變的情況下,肯定需要在後續的工作中彌補自己之前未能正常工作的時間。

因此,把雙休變成單休或者是直接不休息,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是可能為了彌補之前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未能達成的業績目標。

2、增加自己的收入

在延遲復工期間,一些良心的企業,會正常支付員工的公司,但也存在一些公司,並不按照法規要求,正常支付員工工資。

而即使是正常支付員工工資,但也只是員工勞動合同中的工資。而對於一些員工,獎金、績效、分紅等才是自己收入中佔比比較大的部分,這種情況下,因為沒有正常工作,無法拿到自己正常水平的收入。

這種情況下,如果把雙休變成單休或者是不休息,週末算加班,按照雙倍的工資,可以增加的收入。

把雙休改成單休或者是不休息,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可以彌補公司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而對生產、經營等造成的影響;而從員工個人的角度來說,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對待這種方式,就像每個人對待加班的態度是一樣的,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選擇。對於同意的,主要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但對於不同意的,可能有下列的原因:

1、只有一天或者沒有周末,會沒有自己的業餘時間。

我曾經有段時間,因為工作特別忙,幾乎每個週末都在加班,連續半年以上的時間。

那段時間,會發現自己除了工作,基本沒有業餘生活。

如果自己只有一天週末,這一天的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說,可以會睡個懶覺,等起床,半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其餘的時間,因為平時上班比較累,自己也根本不想去做一些比較耗費時間、精力的事情,所以,從個人感受上來講,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

當長時間沒有適當的休息時,就會忍不住懷疑生活的意義,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應該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部分,而不應該是全部。我們生命的意義並不能通過工作得到全部的實現。

2、會影響到工作的開展

我們之所以會有周末,是因為人在比較密集的勞動以後,需要有一定的休息去放鬆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之後,才會有更充足的精力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而如果每週只有一天,或者是沒有休息的時間,人會一直處於比較疲憊的工作狀態,從而,會導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工作的質量不高。


淋說職場


我不願意疫情結束後取消雙休改單休。我覺得這是公司變相剝削員工勞動力。如果把雙休改成單休的話,我覺得有以下三方面弊處。

01.引起員工不滿,打擊勞動積極性

如果雙休改單休,員工表面上不敢有意見,但是私底下都會議論紛紛,埋怨公司變相延長工作時間。已經習慣雙休的員工,突然讓他們平時休息的週六回到公司上班,他們肯定充滿怨氣。

可想而知,在這樣消極怨懟的心態下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公司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02.單休不利於員工勞逸結合

公司之前一直是雙休的話,員工的生物鐘早就習慣了週一到週五工作,週末兩天身體進入休息調整狀態。而且受到疫情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很多員工都度過了史無前例那麼長的春節假期。

身心其實很長時間處於度假休閒狀態了,疫情結束後,員工要花費一定時間調整生物鐘,以便適應正常上班。如果疫情結束,直接把雙休改成單休,他們身心就更難適應了。這樣不利於員工勞逸結合。

03.上下游公司如果是雙休,公司改成單休的意義不大

最後一個就是,如果公司改成單休了,但是上下游公司也是單休嗎?如果他們是雙休的話,星期六讓員工回來工作的意義有多大呢?因為公司的上下游都休息了,員工週六辦事根本找不到聯繫人處理。這樣儘管週六員工上班了,他也無法及時解決工作上的問題。

既然雙休改單休不是一個好辦法,公司就要想別的方法去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增加他們的勞動時間。

我覺得可以由部門主管統一分配任務,具體把哪一項任務落實到哪一個下屬身上,給他制定一個限定時間,讓他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工作。這樣既能保證公平分配任務,也能實現高效完成任務。

總之,疫情對公司經濟效益的影響是無可避免的,但是不一定只能通過增加員工的勞動時間去彌補經濟損失,而應該尋求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方法,這才能“治本”!

關注喬念一,分享豐富實用職場乾貨,助你平步青雲!


喬念一


完全可以。因疫情的制約,復工延遲,訂單到期交不上貨視違約,會被追加罰款及違約金的。將半個月的雙休日改為單休日,能節省時間,加快進度,提高工作效率,把時間找回來用於生產中,避免損失,使利益最大化!


菀雲418


我不願意。

我的建議是:

一,不用改單休,直接取消週末休息。

二,直接取消一切節假日,比如春節國慶之類

理由如下

一,控制人口流動

二,儘快恢復損失的gd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