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期,小孩基本都在家上網課,家長不能及時陪伴應該注意些什麼?

實體店上海


這個問題是我最煩惱的問題。月經期間孩子在家在網上學習,我想很多孩子都缺少自覺性和自律性。他們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往往都變得非常的不自覺。我的孩子就是這樣,每天總喜歡玩遊戲,可以說遊戲害了他,遊戲害了很多孩子。為了防止上述現象發生,我覺得作為我們做父母的應該不要給孩子手機,除了學習外。並且在學習的時候要坐在他身邊看著。看他有沒有作弊,有沒有偷懶,有沒有抄答案。做好這些孩子才能在家好好學習。在全國人民和國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疫情馬上就會過去,讓我們一起迎接燦爛的明天。


汪氏航拍


雖然我今年才19歲,並不是一個媽媽,但是我是一個姐姐。我有一個10歲的親妹妹,看著她長大的, 她今年上小學5年級。因為疫情,學校安排了在家裡上網課,今年我大一我也在上網課。所以平時父母忙工作,我跟妹妹就一人一個房間同時學習,她有不會的不懂的問題會過來問我,她學習很好自覺性也很好。這一部分來自老師的監督,一部分來自父母從小給她培養的習慣,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很重要,她會每天制定一個目標,完成自己定的任務,閒暇時她也不看電視她最愛看書,她也會在畫畫的時候聽四大名著,每天有一定時間去練鋼琴。她給我“姐姐,我覺得我每天完成自己定的任務很有成就感”我想這就是從小父母培養的習慣吧。


是小吉同學


疫情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孩子們在家學習也持續了一段時間,近期全國都開始復工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了父母的陪伴和監督,又沒有到校學習,作為父母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每天都有學校的課程,孩子準備專門的筆記本,養成每節課做筆記的習慣,紅筆做出重點標註,即使父母上班了,也可以下班檢查孩子的筆記。檢查筆記記的是否認真,字體是否工整,重點是否突出。每天可以讓孩子把上課的圖片傳到班級群裡,父母老師都可以看到。

到家後,要認真檢查孩子的筆記和作業,看看知識是否掌握了。如果知識漏洞很大,好多錯題,估計孩子沒有認真聽課,也不要批評,耐心地問清楚不會的原因。不會的也可以讓孩子重新觀看視頻,把不會的知識學會。如果孩子喜歡遊戲,可以等父母回來後,適當的玩一會兒。

對於好學生,家長應該給孩子多準備一些資料,這些孩子很自覺,如果抓緊點滴時間,他們仍然會保持高昂的鬥志。學習一般的學生以基礎知識為主,家長要做好監督,及時發現孩子不足,不要整天忙於工作最後導致孩子成績一落千丈。最後是學習不好的學生,更需要監督過程,陪孩子多讀好書,和他們交朋友,相信和尊重自己的孩子,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主動上報那一些知識學不會,和孩子一起上網查找信息。現在的網絡什麼知識都有,家長做好陪伴就可以讓孩子進步。

孩子學習不可能都特別自覺的,都需要父母適當的監督,父母也要及時發現孩子問題,引導孩子儘快往好的方向轉變,順利度過疫情期。




金水三6319


特殊時期的特殊學習方式,老師們使出十八般武藝開啟了“主播模式”授課,家長們除了要把“小神獸”領到電腦前,請他坐著看網課、做作業以外,還要換著花樣做飯,又當老師又當保姆,難免有些辛苦。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孩子在家學習的時間裡,讓家長們更直觀的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家長們不妨趁著這個“機會”,觀察孩子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01 觀察孩子的學習習慣

在家裡上課,家變身“課堂”。這時候,孩子的學習習慣就都顯現出來了。有些孩子課前沒有做好相關準備,書桌上課本、作業本沒有順序的到處放。上課途中要喝水、上廁所,等喝完水、上完廁所,已經不知道老師講到哪裡了,無法合理的利用上課時間,導致遲遲進入不了學習的狀態。還有些孩子寫作業時拖拉、磨蹭,或者寫一題問三個問題,中途可能還會發發呆、走走神、玩玩筆,好不容易寫完了作業,錯誤率卻很高,父母可能因此傷透腦筋。學習習慣不佳,學習效率自然受到影響。

02 觀察孩子情緒表達的能力

特殊的疫情時期,孩子無法外出,見不到身邊的朋友,去不了想去的地方。同時,“線上開學”與以往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也有所調整。再加上假期孩子處於相對放鬆的生活狀態,而“線上開學”進入規律、緊張的學習狀態。因此,不管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這些對父母和孩子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但也給父母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孩子情緒的機會。由於各種壓力,孩子可能會有憤怒、恐懼、焦慮等情緒。情緒沒有好壞,所有情緒都是一種自我保護。重要的是: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在出現這些情緒時的表達方式,接納孩子的情緒,引導、幫助孩子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03 觀察孩子行為控制的能力

“在線教學”,沒有了學校的氛圍和老師的監督,有些孩子在電腦前坐不住也聽不進,摸摸這兒,看看那兒,聽著聽著就離開板凳。還有些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干擾,一點動靜就轉頭看周圍發生了什麼,或者父母一走開,注意力就飄到遠方,停止學習。由此可以發現,行為控制能力對孩子的聽課有重要影響。當然,這個還需要根據孩子的特質和年齡來觀察。一節課45分鐘,很少有孩子能從頭到尾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低年齡的孩子通過家長引導能夠大部分時間聽課、思考、互動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如果是高年級的孩子,父母一走就不知道該做什麼,聽課效率極低,作業被老師一催再催都無法完成,那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04 觀察孩子的認知能力

孩子上課和寫作業的狀態可以很直觀的顯示出孩子的認知能力。有些孩子上課開始沒多久就開始做自己的事情了,注意的持續時間需要加強。有些孩子很認真的聽課,但是老師剛講完的內容,很快就忘記了,聽覺記憶能力需要加強。有些孩子寫字、抄題的時候,看一眼寫一筆,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視動協調能力需要加強。還有些的孩子在讀書的時候常常跳讀或者漏讀,寫字的時候常常漏看、漏寫,視覺分辨能力需要加強。不難發現,認知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05 觀察孩子的運動能力

觀察孩子上課時候的坐姿,有些孩子一堂課都可以坐的筆直,有些孩子可能上了一會兒課就開始趴在桌子上,腰直不起來,腰背缺乏力量。孩子寫字手沒有力氣,或者寫一會兒字手腕疼痛,手腕缺乏力量。沒有充沛的體力,聽課時沒有精神,注意力和記憶力也會下降。同時,沒有良好的感覺統合能力,身體的各個器官不能協調運作,學習狀態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06 學習真的很困難

有些孩子學習認真,但是學習依舊很困難,有可能是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足,缺乏運用知識、技術、方法的能力,無法應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缺少應用已學知識的思維等等。還有些孩子可能是由於內部因素(生理、心理)、外部因素(學校、家庭、生活環境等)造成學習困難。希望父母和老師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接納、鼓勵、肯定、支持,幫助孩子成長。


滿媽咪育兒驛站


 陪同可以,但別剝奪他的思考,慢慢引導,比如講鐘錶

1.你先讓他觀察兩個針有什麼區別,因為不同所以名字不同,然後告訴他粗短是時針,細長是分針。兩個整時的

2.準備幾個整時的圖片,讓他找分針在哪裡了,時針又在哪裡了,一步一步的引導他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一步一步的引導他去做,逼著他思考,他有成就感還能慢慢培養他探究,比較,總結歸納的能力。 語文要培養閱讀能力,如果他不愛閱讀,你可以給他讀,但不讀完,讀到精彩的地方,讓他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或者你倆角色互換,你就給他瞎猜,他就會告訴你正確答案,這樣,他就讀下來了。生字不會寫,建議解刨生字,比如村,木學過,加上寸就是村,寫局部到整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