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推翻薩達姆雕像的人,現在生活過的怎樣了?

琅智笑談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現在的伊拉克民眾享受推翻薩達姆後的民主,那麼也要承擔戰後後伊拉克支離破碎的政局、衰落的經濟和羸弱的軍事。

一、政治上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過後,將薩達姆的獨裁統治推翻,伊拉克進入民主時代。但是伊拉克的民主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總統為庫爾德人擔任,議長為遜尼派人擔任,總理為什葉派人擔任,這就造成伊拉克境內政治實體的建立及鞏固。正是由於現在伊拉克政治力量呈破碎狀態,讓伊拉克很難組建非常團結的政府。而前不久的伊拉克大選,不僅投票、計票存在問題,在最後組建政府時,由於各方的力量博弈,讓政府組建難產。

雖然現在的伊拉克實現了民主,但是伊拉克境內仍然存在比較嚴重的派系、部落統治,各政治派別獨立因素比較嚴重,這讓伊拉克的民主水分非常的嚴重。各派為了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形成政治割據勢力,伊拉克民眾嚮往的民主可能並沒有那麼完美。

二、在經濟領域,推翻薩達姆後,伊拉克的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是這些發展並沒有給伊拉克民眾帶來任何的實際利益。由於戰爭後伊拉克的石油等關乎伊拉克經濟命脈的經濟部門幾乎被美國的企業壟斷,雖然伊拉克的經濟數據非常的亮眼,但是絕大多資金都被美國公司賺取,伊拉克政府及民眾很少在其收益。

而且在伊拉克的現實中,這種表現更為明顯。伊拉克南部重要城市巴士拉等城市前幾年爆發遊行,原因是希望政府能保證城市的供水、供電等民生資源的供應,因為很多靠近伊朗的伊拉克城市都是從伊朗採購電力等資源來維持城市運轉。可以說伊拉克戰爭已經結束十幾年了,但是伊拉克政府仍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恢復被摧毀的基礎設施,很難讓人相信伊拉克亮眼的經濟數據能給政府及民眾帶來利益。

三、伊拉克在伊拉克戰爭後組建的軍隊並沒有保家衛國的能力,在面對極端勢力時,伊拉克的軍隊丟盔棄甲。如果不是什葉派民兵的支援,估計現在的伊拉克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平定極端勢力對伊拉克的摧殘。

由於民兵等勢力的快速崛起,讓伊拉克國內的政治力量更加獨立,而通過這種政治、軍事力量的合體,讓這股力量能更多的影響伊拉克的局勢。

因此,不管未來的局面多麼美好,如果連現在都沒有能力控制的話,未來的美好局面不是那麼好創造的。因為一旦伊拉克多個勢力集團利益固定的話,估計只能另一場戰爭才能打破,但未來的伊拉克還敢再開戰嗎?


昨思今明未武


2003年4月9日,美軍攻陷巴格達後,一位壯實的中年人正掄起大錘砸向廣場上的薩達姆雕像,他專注而憤恨的表情被定格在了各大主流媒體,這一舉動標誌著薩達姆政權的倒臺。此人就是哈希姆·哈桑·賈布里。

二十天前,美英聯軍以薩達姆政權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二十五天後,美軍宣佈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結束,聯軍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薩達姆出逃。

巴格達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矗立在天堂廣場的薩達姆雕像,被歡慶的民眾圍得水洩不通。45歲的哈希姆拿著來歷不明的大鐵錘,第一個砸向了薩達姆雕像,他的表情中明顯帶有憤怒。

從哈希姆健壯的體格來看,他絕對不是普通的民眾。哈希姆早年是一名舉重運動員,練就了一身肌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轉行經營摩托車生意。從他掄錘砸雕像的表情可以看出,哈希姆對薩達姆十分不滿。

這事還得追溯到十八年前,哈希姆經營的摩托車有不少都是豪車,他與薩達姆長子烏代很早就認識,烏代之前是主管體育方面的。烏代看上了哈希姆的一輛珍藏版摩托車,並以威脅的手段要哈希姆低價出售。

哈希姆因此對薩達姆家族懷恨在心,經常私下向他人抱怨。烏代為避免節外生枝,將哈希姆請進監獄關了十一年。正因如此,哈希姆在推翻薩達姆雕像的行動中,他第一個拿起鐵錘猛砸,也是最憤怒的一個。

哈希姆後來接受採訪時說:他恨薩達姆的原因除了讓他坐牢外,他還有十幾個親屬死在薩達姆手裡。他聽說美軍抵達巴格達郊區時,他就著手推倒雕像,他迫切的想看到它粉身碎骨,他當時內心裡非常興奮。

在雕像倒地前,美軍士兵講美國國旗蓋在雕像臉上。哈希姆說他無法接受這一點,他給了美軍一面伊拉克國旗。有人認為哈希姆有配合美軍擺拍的嫌疑,一位匿名的美軍上校說,這不是伊拉克民眾自發的行為。

美軍提出了這一建議,然後用喇叭鼓勵伊拉克民眾協助行動。哈希姆儘管強壯,但他也只能砸下幾片水泥渣。最終,美軍出動裝甲拖車將薩達姆雕像拉倒。後來美軍士兵向雜誌透露,哈希姆手裡鐵錘來自美軍。

當時向薩達姆雕像臉上蓋國旗的是美軍下士愛德華,他說當歡慶的民眾看到雕像上的美國國旗時,頓時沉默不語,有位婦女高聲痛斥,要求更換成伊拉克國旗。整個過程並未提到哈希姆,取而代之的是位婦女。

2016年,58歲的哈希姆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他說悔恨的:“現在,當我每次走過廣場雕塑舊址時,就會感到痛苦和羞恥。我一直問自己,當初為何要推倒它?”這是13年來,哈希姆第二次接受外媒採訪。

哈希姆說:他現在每次聽到人們談論“巴格達的陷落”和“推翻薩達姆雕像”時,他都會感到心痛。目睹如今的一切,哈希姆希望重回薩達姆時期。他說:現在事態一年比一年遭,永無休止的屠殺、恐襲和劫掠。

當初美國幫伊拉克人民建立自由民主政權的承諾並未兌現,伊拉克戰爭打破了原有的政治生態,戰後的伊拉克建立了配額制的政治體系。但各派別間的矛盾很深,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導致政府工作效率極為低下。

哈希姆說:他很希望能重建薩達姆的雕塑,希望回到薩達姆治下,但他又害怕這麼做會招來殺身之禍。事實上,這並非哈希姆首次表達悔意。在伊戰結束十年後,哈希姆在採訪時,指責美國應該為這場戰爭負責。

哈希姆認為,當時美英都撒了謊,人們至今也沒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他們毀了伊拉克,把我們帶回原始社會。如今的哈希姆已經61歲,他早已離開巴格達,新家在黎巴嫩貝魯特,與眾多的難民在一起。

哈希姆從希望盼來的卻是失望,他說如今的伊拉克恐襲不斷,國家的油田重新被幾個大石油資本家壟斷,老百姓得不到任何實惠。他們雖然還是免費醫療,但好的醫生都逃亡到了國外,就連免費的教育也沒有了。

美式民主已經十幾年,伊拉克沒修過一所學校。薩達姆時期的免費養老早已作廢,伊拉克人悲喜交加,充滿絕望。哈希姆為自己的魯莽行為悔恨不已,與哈希姆情形相同的人有很多,都從當初的希望變成如今的絕望。


野史也是史


在2003年4月推翻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的薩達姆雕像,賈布里自詡為伊拉克的英雄人物。16年過去了,賈布里已經52歲,深深為當年的所作所為後悔,生活的非常痛苦。薩達姆倒臺了,伊拉克卻更亂了。從表面上看,2003年以後,伊拉克的GDP總量翻了8倍,已經達到了2259億美元。然而,伊拉克所謂的經濟成就都被上層社會攫取,普通伊拉克人依舊生活在貧困之中。更為重要的是,薩達姆倒臺以後,伊拉克還曾經爆發ISIS之亂,庫爾德人已經獲得了實際上的獨立!面對如此種種,賈布里怎麼能不後悔?

2003年3月初,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僅僅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面,美英聯軍就進駐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周邊地區。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逃往了家鄉提克里特,整個巴格達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之中。美英聯軍兵不血刃地進入了巴格達,宣告了薩達姆政權的倒臺。很多伊拉克人被美國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以為薩達姆倒臺以後,就能夠迎來富裕、和平的生活,這其中就有36歲的賈布里。

賈布里全名為卡杜姆·阿爾-賈布里,曾經是一名舉重運動員,還曾經獲得過伊拉克全國冠軍。在退役以後,賈布里在巴格達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店,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1991年,薩達姆的兒子烏代的手下在賈布里的摩托車店修理摩托車,因為賴賬與賈布里發生了衝突。烏代是出了名的交橫跋扈,他的手下也是如此。因此,賈布里獲刑11年。不過,由於在監獄中表現不錯,賈布里提前出獄。

入獄之後,賈布里十分痛恨薩達姆政權。2003年4月9日,部分伊拉克人為了慶祝薩達姆政權倒臺,前往巴格達市中心天堂廣場慶祝。當時,在巴格達的天堂廣場有一座薩達姆的雕像。賈布里也參加了此次慶祝活動,與其他人不同,他是有備而來,攜帶了大錘。賈布里舉起了大錘,猛擊薩達姆雕像的底座。賈布里的舉動,也吸引了其他伊拉克人的注意力。最終,在幾百名伊拉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天堂廣場的薩達姆雕像轟然倒塌!隨後,西方媒體做了大幅報道,賈布里成為了很多報紙的頭條人物。

那麼,16年已經過去了,賈布里生活的如何?賈布里已經52歲,生活的非常不如意,也為當初的行為感到懊悔。2003年到2018年,伊拉克的GDP總量從300億美元的規模,增長到了2259億美元的規模。從表面看起來,伊拉克的經濟似乎非常不錯。但經濟快速發展,獲益的是伊拉克的上層,而非底層民眾。再加上,伊拉克政府低效、貪汙成為,伊拉克普通人民生活的非常痛苦!

也許,在賈布里的內心裡面,已經非常後悔當初的舉動,亦或是非常懷念曾經平穩的生活!


美國觀察室


當年媒體大肆報道掄錘砸毀薩達姆雕像的人叫做賈布里,現在的他過著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至於一些自媒體關於他非常後悔砸毀薩達姆雕像的說法,信不信任君取捨,在此不打無意義的口水仗。

現在的賈布里

當年美軍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可謂摧枯拉朽,整場戰鬥結束之快令世界震驚!巴格達陷落之後,大獲全勝的美軍開始有組織地清除薩達姆在全國各地的雕像,意圖從精神上抹除薩達姆的個人權威。





美軍損毀薩達姆雕像的同時還不忘鼓動伊拉克平民一同加入,所謂殺人誅心,薩達姆統治的餘威就這樣隨著一座座雕像的傾倒而被漸漸破除。不可否認的是薩達姆當政時對外窮兵黷武,對內肆意為瘧,儘管他執政之初憑藉產油之利給了伊拉克民眾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等福利,但權力最終使其腐化墮落變成孤家寡人。

其殘暴行徑不是幾個搖旗吶喊者能夠遮掩的,若非民怨沸騰,伊拉克民眾也不會那麼積極清除他的雕像,而這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掄錘砸向薩達姆雕像的賈布里。



當年薩達姆的兒子烏代及其手下在賈布里的修車鋪修車,但是修好之後卻不給錢,賈布里氣不過就罵了幾句,然後就因此被判處11年刑期關進了監牢,好在最後被提前釋放,有此私仇賈布里的舉動自然可以理解。
烏代


除此之外,賈布里的個人行為恐怕也是民意的反映,當恐怖不再時人們必然會怒吼釋放,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美軍確實帶來了長久的動盪和戰火,伊拉克人民也承受了太多的苦難折磨,但有一點不容置疑,凡以公利為旗號而行謀私之實的瀆蔡,天下人當共擊之!



關注『仲夏輕颺』持續為您奉上新鮮優質的國際資訊!


仲夏輕颺


一介蠻夫


奧斯卡斌


薩達姆,一個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在薩達姆沒有上臺前,伊拉克大量的石油田都落在西方國家的手裡,都被西方國家控制著,當然伊拉克人民也不會好過到哪去,生活質量也並不太高,但是到了薩達姆上臺之後,薩達姆就果斷把石油國有化,不久本國國民經濟得到迅速增長,國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政府有錢之後也毫不吝嗇的給民眾發了更多的福利,伊拉克從此也成為了中東富裕的國家。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薩達姆政治野心和軍事獨裁一點一點的擴大,對外也不短挑起戰爭,人民的生活質量迅速下降,並且薩達姆還經常和美國叫板,終於在2003年3月20號的這一天,美國徹底對薩達姆失去了忍耐力並以生化武器為理由,對伊拉克發動了第二次海外戰爭,標誌著伊拉克戰爭爆發。

薩達姆引以為傲的百萬雄師面對美國聯軍,兩國軍事實力相差甚大,簡直不堪一擊,伊拉克軍隊就普通紙糊的一樣,在短短的29天內,就被美軍佔領了薩達姆首都巴格達。在同年4月9號的時候,伊拉克人民興高采烈的來到首都天堂廣場,一起來看薩達姆的銅像被推倒的著一歷史時刻。


其中在推倒塑像的時候有一個名為卡杜姆.阿爾-賈布里的身強力壯的男人,用一個大鐵錘猛擊薩達姆雕像下的底座,連續瘋狂的錘擊。根據消息稱他原本是舉重運動員,隨後又開了一個摩托維修店,然而在後來薩達姆的兒子前來修理摩托車,卻來了一個不給錢。更讓賈布里氣憤的是薩達姆的兒子因為賈布里的抱怨直接把他送進來監獄,一吃就是11年的牢飯,這件事放在誰身上能夠受得了,當然要藉此機會用一錘一錘的砸來慢慢化解這11年的怨氣。


但是他一個人畢竟力量有限,只能夠敲下柱子上的水泥塊,隨後就有一群人一起上來用繩子套住雕塑拉,即使在300個人一起用繩子也無法拉動的雕塑在美國派來的拖車後也順利的將這個銅像給毀掉了。

然而這群曾“推翻”薩達姆銅像的人群生活的如何吶?

據我所知他們現在過得並不開心,其中被薩達姆政府曾迫害的賈布里也發出感慨道:“原本到時候還只是一個獨裁者,而現在卻又100個獨裁者。”並且稱他寧可活在薩達姆統治下。在薩達姆政府被推翻後伊拉克依舊部分地區處於戰亂當中,民生真可謂苦不堪言,而他們與能過上和平生活更是無緣。不過如今他們所過的生活能怪的了誰吶?一切不都是拜他們自己所賜嗎?


我們也應從中醒悟到,熱愛黨,跟黨走是一定不會錯的。千萬不要在後悔莫及的時候又言“當初”,而我們應當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把這一句話落實在實際當中。

(琅智笑談錄,點不關注不迷路。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喜歡我的不要忘了加我關注呦。)


琅智笑談


2003年4月9日,推翻薩達姆雕像的“掄錘哥”賈布里,這個國際網紅,伊拉克人民的“大英雄”後來還“二進宮”。十六年過去了,他過得可是一點都不如意啊!三年前,他接受BBC的採訪,對於當年的壯舉,他後悔了,他甚至想重新樹立薩達姆的雕像,還要向小布什和布萊爾掄錘,要他們的命。一年前的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記者簡.阿拉夫(Jane Arraf)對他的採訪,他依然懷念薩達姆的時代。

“掄錘哥”的壯舉——一錘成名

伊拉克“掄錘哥”賈布里,全名是卡希姆·謝里夫·阿里·賈布里( Kadhim Sharif al-Jabouri1958年——),2003年時他45歲,他高大魁梧、肌肉發達。當美軍攻陷巴格達後,他掄起大錘,瘋狂地砸向薩達姆雕像的底座。肌肉、大錘、薩達姆雕像,一下子讓他成為了焦點,成為了民主英雄。那麼,掄錘哥真的是為了民主、自由而怒砸薩達姆雕像的嗎?當時看,好像是這樣的。那麼,我們看看掄錘哥這三年來都是怎麼說的?

“掄錘哥”的悔恨——“衝動的懲罰”!

賈布里在回答BBC、NPR等記者的採訪,一再表示充滿了後悔,為當年衝動推到薩達姆的雕像而悔恨。他說,自己渴望民主、自由,感謝美國幫助他追求幸福夢。然而,現實讓他非常失望,一個薩達姆被打倒了,可一千個薩達姆站了起來。他痛恨小布什和布萊爾,甚至想向他們掄錘子,要他們的命。他認為雖然薩達姆跟他有仇,但薩達姆不太壞,給伊拉克帶來了強大和穩定以及統一。看到現在的伊拉克,他都想重新樹立薩達姆雕像。不過,他又表示自己不敢重新樹立薩達姆雕像,因為他現在不想死!

“掄錘哥”的大招——過得怎麼樣?

“掄錘哥”有兩大愛好:舉重、摩托,一個毛病——三隻手。還曾經是伊拉克的舉重冠軍,平時還開了一個摩托維修店。他因為自己身強力壯而獲得舉重冠軍收到薩達姆的大太子烏代的器重,加上他有摩托維修特長就成為了烏代的首席摩托維修師。掌管著100多輛高級摩托車,但賈布里非常痛恨烏代。對他那麼好,他那麼受器重為什麼賈布里還恨烏代,甚至在關鍵的時候成為推到薩達姆雕像的第一人呢?還不是賈布里窮盡一生的積蓄才買了的寶貝——諾頓摩托車,卻被逼以跳樓價賣給了烏代。賈布里於是就把手伸到了伊拉克的申辦2012年奧運會的基金上,這事兒烏代更煩。沒申辦成功也就夠煩了,結果這錢還被賈布里給順手牽羊了,很快賈布里就因為“伸手而被捉”了。

而這就是掄錘哥成為輪錘英雄的根本原因!那麼他過得怎麼樣呢?

“掄錘哥”過得並不好,英雄沒當兩年就二進宮了。因為賈布里失散多年的諾頓摩托車,完璧歸趙了。說起來,物歸原主也不該二進宮啊!問題是這哥是三隻手,又是因為手太長而被捉。伊拉克打擊犯罪特別行動小組,在賈布里維修車間了,發現了這輛昂貴的諾頓摩托車。他表示這輛摩托車是自己引進、保養,儘管是薩達姆的最愛,但薩達姆被抓了就該物歸原主。而且他說,這輛摩托車不是自己偷的,而是從一個小偷手裡購買的。結果,賈布里又被抓了。店鋪關門、參賽無望,這一關就是好幾年。

儘管伊拉克的經濟增長了八倍,民眾的生活也得到了提高,但局勢動盪,尤其是他的二進宮,讓他非常痛恨伊拉克新政府。自然而然,出獄後,也就說出了上面的話來,他懷念的不是薩達姆而是無法無天的自由!現在的賈布里已經61歲了,有的人認為他是英雄,有的人認為他是小丑,不管別人怎麼看他,他現在的生活遠沒有薩達姆時期過得好!那時,他是舉重冠軍、大太子的首席摩托維修師。如今,他只能守著他那摩托車的維修鋪子度日,還成為了大家的談資甚至指指點點。



福垊


伊拉克戰爭,美國並沒有花費太大代價就取得了勝利。這一方面確實是因為美伊之間實力相差懸殊;另一方面,號稱百萬雄師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根本就沒怎麼抵抗,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了。

伊拉克軍隊為什麼不抵抗?這主要得益於美國的攻心戰和宣傳戰。美國把薩達姆描繪成獨裁專制的暴君,聲稱美軍的到來就是幫助伊拉克人推翻薩達姆,並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國家。同時,美軍積極策反伊拉克高級將領,導致伊拉克軍隊根本沒有了指揮者,這仗還怎麼打?

美軍進入巴格達後,為了進一步宣傳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在市中心的天堂廣場又上演了一出大戲,那就是把塑立於廣場內的薩達姆雕像給推翻。美軍把大批的巴格達市民召集過來,一起來推翻這個象徵著薩達姆政權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推翻雕像的過程中,一個叫賈布里的巴格達市民掄起大錘,狠狠向雕像猛砸。當時,多家電視臺和世界各國的媒體記者對這一過程進行了直播和報道。賈布里由此聲名大揚,薩達姆也被更多的伊拉克人唾棄,他在伊拉克各地的雕像紛紛被拆除推翻,而美國卻成了正義的化身,成了救伊拉克人於水火的救世主。當時,伊拉克舉國歡騰,奔走相告,慶祝美國人把他們“解放”出來。

兩年後,很多巴格達人又聚集到天堂廣場。當然,這次他們不是來歡慶的,而是來發洩不滿的。兩年過去了,伊拉克人並未過上民主、自由、富足的美好生活,反而是暴亂、恐怖襲擊不斷,他們每天都生活在面臨死亡的巨大威脅之中。賈布里當然和這些人一樣,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他開始後悔當初瘋狂的舉動。

後來,賈布里實在無法在伊拉克繼續生活下去,不得不帶著家人背井離鄉到黎巴嫩去謀生。賈布里在國外的日子也不好過,他越來越後悔當初砸薩達姆雕像的行為。賈布里在接受採訪時稱,他那時真的是太沖動了。沒想到,推翻了一個獨裁者薩達姆,又產生了數百個獨裁者。薩達姆時代,基本生活條件都能滿足需求,人們不必擔心生活失去保障。沒想到,失去薩達姆的伊拉克,生活越來越差不說,就連生命也得不到保障了。

(如今的賈布里)

賈布里到現在總算明白了,當年他和眾多的伊拉克人一樣,都被美國利用了。美國利用伊拉克人的衝動,挑起他們對薩達姆的不滿甚至憤恨,以此來宣傳美國自己。美國的目的達到之後,心滿意足。至於伊拉克這個爛攤子,美國實際上並不關心。

伊拉克戰爭結束已經十多年了。到了現在,伊拉克的境況還是未得到什麼改善。大批伊拉克人特別是年輕人失業,收入不增反降。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而近千萬底層民眾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薩達姆時代推行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和養老制度早就沒有了蹤影。生活看不到希望,憤怒的伊拉克人不斷走上街頭,抗議示威,發洩不滿。自10月1號以來,伊拉克多地已連續發生騷亂和暴亂,死亡近300人,傷數千人。目前,這輪抗議示威浪潮仍未平息,總理邁赫迪已被迫辭職。

2003年砸毀推翻薩達姆雕像的時候,包括賈布里在內的多數伊拉克人歡欣鼓舞,他們不會想到十多年後的伊拉克會是這個樣子。不過,造成現在這一切的原因,除了美國的入侵,伊拉克人自己也難辭其咎,他們在無意間成了美國人的幫兇,親手毀掉了原本還算不錯的生活。


高山流水116820061


2003年春天,一名叫賈布里的伊拉克人,帶頭推翻了巴格達某廣場上的薩達姆塑像。畫面傳向全世界,作為薩達姆不得民心的鐵證。不過,如今十多年過去,這位賈布里卻頗有些懊悔。

伊拉克戰爭前,賈布里是一個著名的摩托車修理師。因為得罪了薩達姆的兒子烏代,從而被投入監獄,吃了好些年苦頭。這樣一個人按理說,是和薩達姆家族有深仇大恨的。他帶頭推翻薩達姆雕像完全合情合理。可是為什麼今天卻又懊悔了呢?

簡單說,就是因為今天的伊拉克,確實不如當年。雖然從數字上說,2018年的伊拉克,GDP總量比2003年戰爭前增加了8倍,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要知道,之前十多年伊拉克一直是遭遇美國製裁的,石油不讓出口。如今美國滅了薩達姆,允許伊拉克石油出口,所以經濟數字飛速增長。這其實並不能說明啥問題。相反,如今伊拉克的基建一塌糊塗,前些年伊斯蘭國還割據一方。即使到了如今,依然是動輒斷水斷電,普通民眾生活拮据,部族、宗教衝突和恐怖襲擊時有發生。就在2019年夏末,伊拉克發生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伊拉克政府直接出動軍隊鎮壓,造成上百人死亡,正是伊拉克現狀的真實寫照。

究其本源,中東地區的落後,乃是在於部族、教派的衝突不斷,而政教合一的體制不利於現代文明的開展。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建立強有力的世俗政權,才能抗衡宗教團體過於強硬的干涉。所以,中東地區真正復興和解放,在過渡階段需要一批強有力的世俗統治者。也就是薩達姆、老阿薩德、卡扎菲這些人。

這些人也許確實是獨裁者,確實幹了些仗勢欺人、屠戮異己的壞事,但另一方面,他們的鐵腕統治,對外能保證國家主權,使得國家財政在一部分滿足統治者個人私慾的同時,至少有一部分能用於國內基建、產業升級、民生改進,而不是消耗於無休止的內鬥或被外國資本攫取。對外,他們建立獨裁統治的同時,也在消除宗教集權的影響,驅使所在國家逐漸世俗化,並由世俗化漸漸走向文明化。薩達姆統治時期的西式婚禮可見一斑。

如今,美國打著搜刮違禁武器的旗號殺入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又打著反獨裁的旗號絞死了薩達姆。可是面對薩達姆死後形成的真空,各種宗教極端組織蜂擁而起。美國不但無法壓制他們,反而利用伊斯蘭國來加強自己在伊拉克的存在。伊拉克數字上的GDP增長,並不能給平民百姓帶來真正的幸福。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局勢穩定的希望。

其實,就拿GDP來說事,薩達姆當初的表現也並不差。

薩達姆所在的復興黨推翻前政府掌權是在1968年,這一年伊拉克的GDP是29億美元。

到1973年,伊拉克GDP增長到51億美元,五年增長了70%。

從1973年開始,薩達姆逐漸沒收外國資本控制的油田,將石油掌握在本國手中。1980年,GDP增長到534億美元,7年增長了900%以上。

可見,同樣是和平,薩達姆復興黨統治下的伊拉克,用了12年時間GDP增長了17倍,這可比美國打下的伊拉克15年增長8倍要更快。

從1980年,薩達姆發動兩伊戰爭,這才使得伊拉克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受損。但即使如此,1988年戰爭結束時,伊拉克GDP為625億美元,比八年前增長了15%左右。

一旦戰爭停止,伊拉克經濟迅速反彈。1990年海灣戰爭前夕,伊拉克GDP達到1800億美元,兩年增長了近200%(這個數據有點奇怪,可能是石油出口額度劇增造成的)

整個統計復興黨執政的前22年,在打了八年慘烈兩伊戰爭的情況下,伊拉克GDP從29億美元增長到1800億美元,提高了60倍。這個整體增幅,是比美國控制下的伊拉克要更快的。

只是後來海灣戰爭打輸了,伊拉克陷入美國長期制裁,無法出口石油,才導致經濟滑坡到300多億美元。

所以,在經歷過薩達姆時代和後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人,產生一些不同的體會,也就很正常了。


巴山夜雨涮鍋


簡單解釋:就是伊拉克反政府武裝親美親西方官員和組織、是西方帝國資本主義以掠奪所造成的,給世界帶來不安定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悲哀!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