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超:老軍醫退而不休,戰疫情義不容辭

上機操作、診斷新冠肺炎疑似病人……自春節以來,年近古稀的上海軍休幹部馬玉超,一直奮戰在他曾經讀大學的地方——武漢,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武漢二八八醫院裡,馬玉超每天持續工作12個小時,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人進行診斷、專家把關。剛開始的時候,由於缺乏隔離服,被感染的風險極大,但老爺子始終堅守崗位,一直到現在,他說:“要為培養我的武漢人民作貢獻,作為軍人義不容辭。”

臨近春節時,馬玉超買了1月23日的高鐵票,準備回上海與家人共度春節。而此時,醫院除了值班人員,其他同事也早已離開武漢。但就在此刻,武漢新冠肺炎暴發了,送來醫院的病人越來越多,醫務人員與之相較,卻少得可憐,根本忙不過來。在這緊要關頭,老馬決定放棄回上海過年,留下來與老同志、老黨員、老醫生並肩戰鬥。

馬玉超:老軍醫退而不休,戰疫情義不容辭

二八八醫院的主要任務是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人進行診斷、鑑別,然後將確診者送去定點醫院救治。老馬主要負責診斷、專家把關。但由於病人太多,一天的CT量在50個以上,上機操作的一線工作人員實在是分身乏術,老馬便親自上陣。當時防護設備並沒有到位,只有口罩和普通工作服,沒有隔離服,被感染的風險極大。雖然之後有了隔離服,但由於數量有限,老馬只能少喝水,儘量減少更換隔離服的頻次。

馬玉超:老軍醫退而不休,戰疫情義不容辭

老馬每天早上7時30分上班,需要持續工作12個小時,有時還得加班,中午只能在控制室簡單吃個盒飯。如此高強度的連續工作,讓老馬十分疲憊,但老人依然堅守崗位。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線,馬玉超已經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周家渡幹休所的夥伴們都非常想念他:“我們期待著老馬和支援湖北的醫療工作者凱旋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馬玉超:老軍醫退而不休,戰疫情義不容辭

1952年出生的馬玉超,是浦東新區周家渡幹休所的退休幹部。1978年9月,馬玉超從武漢醫學院醫療系(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畢業,來到濟南軍區第一五〇醫院放射科工作,在介入放射學和利用計算機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等方面,分別獲得過軍隊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四等獎。2008年光榮退休後,他又被武漢二八八醫院返聘,在影像科發揮餘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