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在一線城市工作生活壓力都那麼大呢?

鄧麗霞


1.一線城市相對三四線城市的機會會多,我的老家是東北的一個小縣城,年輕人流失比較嚴重,工資普遍不高,基本上父母都有住房,縣城房價兩三千一平,家族的大部分親戚都在本地,對於工作而言,有家族留下來的自然關係網,但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外地人而言,一般沒有自己的房產,所以租房子的成本會很高,一般會佔道自己工資的三分之一,在一線城市接觸的最新的資訊,機會也很多,但是必須是自己努力爭取到,認識的人很多,但是需要自己篩選,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加班,擠不完的地鐵,陪不完的客戶和應酬。

2.一線城市的業餘生活也有很多,像話劇演唱會分享會,各種購物中心,這些業餘生活花費也很大。

3.在一線城市,如果有親戚朋友來玩或者看病,你需要招待陪玩,找人掛號各種讓你崩潰的事,最主要是一大部分親戚朋友還覺得你做的不夠好,搞不好會在其他親戚朋友面前說三道四的,讓你又心寒又無奈。

4.回不去的叫故鄉,當你習慣了一線城市的生活方式,你再想回家鄉工作的時候,多部分會不適應,你在大城市一個月一萬月薪,在家鄉二三千很正常,在我老家工作辦事都得託多關係,在一線城市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在老家不託關係你基本上是辦不成的。

5.想留在一線城市,買房是一個大難題,比如北京來說動不動四五萬的單平米房價讓你壓力山大,像我在北京的北三縣買的房子,這邊的房價都和過山車一樣,我買的時候是八千一平,大前年被炒到三四萬,現在又降回一萬七八,其實這也是壓力大的一部分。



谷茶茶日常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很高的,就拿租房來說,一間10來平方的小房間最少都要2000多的房租,如果想住的稍微舒服一點,最起碼都得3000多,而伙食一個月最少都要1000多這是隻吃工作餐和自己做的情況下,如果出去外面吃,1000元只夠3~5個人吃一餐,還有交通費也是硬開支,因為住宿大家都會選擇偏僻一點的地方。就這些開支就得大幾千了,一萬元也剩不了多少,每天都看的到的,不管你有沒有收入都必須要的,如果在一線城市還有房貸的,又是一筆不少的支出,因此,很多人都會都會擔心萬一沒有經濟來源,怎麼辦,壓力自然就大。





創客棠哥


大家好,我是手工BO 我來幫你回答一下吧
我以前也生活在準一線城市成都,在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800元左右,
而大部分人的平均工資為4000元左右,那個時候我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一個月工資在1萬左右
工作了3年買了一套二環半的二手老小區房,那個時候的房價是在7800左右,就為了買這個
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一點錢,才付上了首付
為什麼大城市的開銷那麼大,這真的不能細算,具體來算一下
大城上班一般是不開車的,那樣你很容易遲到,所以都是坐公交或者地鐵,一個月300左右
吃飯應酬保底2次,現在的消費,1000算便宜
買衣服及其他物品,保底1000.
如果還有房貸跟車貸,那麼5000是保底,在加上一些人情往來,物業話費,小1000沒有了,
如果沒有房貸,租房的話,單間最低1000.
綜上所述,你算算這生活成本有多大。
這還是在西部準一線城市,如果在沿海,壓力更大


我是手工波,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ffca0aebc6043a78a047d772f8665da\

鳳仙坊手工bo


一線城市的很多東西都跟著他的規模被放大了。

人數眾多,掙得多,競爭也大。

通勤時間長,交通費用大,那麼為工作的時間被拉長。

方便,滿眼都是可以消費的場景,開支項目增多。

樓價奇高,可望不可及,一個你拼命努力但卻遙不可及的目標你肯定會累會沮喪

分工非常的細緻,長期下來非常枯燥乏味

所有的人都在忙忙碌碌,從眾心理使人停不下來,不是正常休息你就會有罪惡感

你揹負了太多,看的見的賬單和看不見的未來,你不可能停下來,其中一環斷了,一切就亂了,所以你根本不可能長時間停下來

其實每一個人都差不多,調整下心情,


沈飛57705220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一線城市壓力都很大。在一線城市生活工作過的人,深有體會。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為什麼一線城市工作生活壓力很大。

第一,虛高的房價

自2008年後,一線城市的房價飛速增長。如今普遍10萬—20萬每平方米。這給想在一線城市買房的人帶來稱重的打擊,每個家庭都傾盡所有存款交首付,然後每個月還需要還房貸。限制了經濟自由。

第二,人才不斷湧入,工作競爭越來越激烈。

每年都有大量的高學歷人才湧進一線城市,無論是工作或者創業的人,近幾年都迎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稍微不留神,將會被淘汰。丟失工作,公司倒閉是每天都有發生的事。

第三,高物價高生活成本

這一線城市人口不斷的增加,沒有買房的人。需要承擔偏高的房租,水電,醫療費用,小孩教育費用,車子消耗的費用,各種出行,衣食,等等。

第四,緊張的生活節奏。

要應付經濟工作上的負擔,每天的時間都用來工作學習,從而沒有時間去放鬆身心。擁堵的交通和高密度的人群。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擠地鐵上面。導致旅遊,購物,鍛鍊的時間被無限壓縮。

在高房價,激烈的工作競爭,偏高的生活成本,緊張的生活節奏下很多人會感到一線城市巨大的壓力。


人文二古


分倆個問題簡單回答!

工作:一線城市人才濟濟,所以你的工作幹不好就會有人接替。所以你得拼命的幹往好了幹,那樣才不會被老闆炒魷魚!

生活:一線城市物價貴的要死,房租水電吃喝拉撒等等都需要錢掙的沒有花的多,要不就是月光族,想想會不會有壓力!

別說一線城市了,連三四線城市都生活壓力大,房貸車貸等等每個月都等著你!



gl遙遠的北極星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在大城市生活壓力肯定是比普通城市要高很多。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分析第1點房租成本,就是租房這一塊,如果是買房,每平米的單價也是比普通城市要高一點。第2點,生活的花銷。也就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如果有孩子花銷可能會更大,也就是第3點孩子的教育費用,吃喝玩樂費用,花銷等!當然,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好處。首先交通便利,工作環境好,福利待遇也不錯。發展空間也很大。有競爭就有市場壓力也很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c614217594046d08834291afc1cf300\

大衛慢生活


主要在於以下三點原因:

1、 已經習慣了一線城市的生活方式,割捨不下家鄉的親戚人情。一線城市本地居民從小就在一線城市生活,社會關係也基本處於一線成活,無論是思維習慣還是生活方式,都已經打上了家鄉的烙印,沒有必要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定居,並且難以適應陌生的環境,如果不是無奈,中國人並不願意落入人生地不熟的狀態。

2、 無法放棄一線城市的福利。一線城市雖然生活壓力,物價水平高,但一線城市的福利遠非三四線城市可比,無論是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還是養老補貼,而教育資源更是一線城市戶口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旁人求還求不到,自己已經擁有了怎麼容許輕易放棄。

3、 出去容易回來難。假如前往三四線城市定居,為方便在新的城市生活,加入當地戶籍是早晚的事,然而,在一線城市落戶制度依然得到放鬆的情況下,一旦放棄一線城市戶籍,再想要回到一線城市就難了,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尚且削尖了腦袋希望在一線城市落戶,自己何必反其道而行。

因此,有些人只是看到了三四線城市輕鬆的生活狀態和更加高級的生活水平,而不知道因為在三四線城市定居需要放棄的東西,要比輕鬆的生活狀態要有價值得多。另外,城市水平影響居民眼界,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巨大的落差將對一個人的眼界產生重大影響


開心的白開水11


我的vlog可以解釋,今年19歲,寒假來上海兼職,早9晚10,回到家中已是11點半,週一到週五網課,這是週六下班的場景,我在這裡感受到了什麼是魔都,每個人都像是在奔跑,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很多……支持下去的是夢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085f969efe342b6a1f766c7f1d1b83f\

小東學醫錄


因為一線城市物價高,消費高,房價高,生活成本高,所以圧力很大,賺錢少了,在一線城市生存很難的,還不如在三四線小城市生活,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