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兒童不吃藥,該怎麼辦?

用戶4091685996189


抑鬱症是一種心裡疾病,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很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尤其是兒童,受到家庭、學校、學習壓力等的影響,很容易患上抑鬱症。那麼,患上了抑鬱症的兒童,在不吃藥的情況下該如何治療呢?

首先要找出兒童患抑鬱症的原因。幫媽綜合多名抑鬱症兒童的情況,大致總結了以下幾個抑鬱症的成因。

1.性格過於內向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像猴子一樣多動,性格開朗,話多。有的孩子則天生不喜歡熱鬧,文靜內向,不愛說話。擁有後者這種性格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患上抑鬱症。因為這類兒童他們很少和外界接觸,什麼事情都自己一個人做,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玩······時間久了他們會越來越不愛說話,把心事都藏在心裡,不去與他人溝通,就容易產生心裡問題,進而發展成為抑鬱症。

2.長期缺乏關愛

在關愛包圍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比那些從小就缺愛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鬱症。研究表明,長期處於關愛下的孩子會生活的更開心,更幸福。而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抑鬱症的形成。孩子長期得不到關愛,心裡上就會沒有安全感,會整天悶悶不了,甚至覺得生活無聊,以消極的態度過每一天,進而容易導致抑鬱。

3.長期處於一種害怕、恐懼的環境中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就拿學習來講,家長們都費盡心思的想把孩子往好學校送,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因為人長期處於一種環境下,是會潛移默化的被感染。所以,孩子若是長期處於一種害怕、恐懼的環境中,會變得膽小,而且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害怕新一天的到來。心裡就容易變得黑暗,進而抑鬱。

分析了抑鬱症的原因,那麼該如何治療呢?其實很簡單,對症下藥。

因性格內向而患上抑鬱的孩子,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出去玩,有意的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人,鍛鍊孩子的交際能力,可以該孩子報些他們感興趣的趣味班,豐富孩子的生活,同時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長期缺愛的孩子家長要多抽空陪孩子,通過語言,行動等來告訴孩子自己對他們的愛,同時要多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善的事物,讓他感覺到周圍滿滿的愛:長期害怕、恐懼的孩子,家長們不要經常批評,打罵孩子,要經常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孕嬰幫幫媽


非常榮幸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他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而兒童患抑鬱症狀況形成原因又是多種多樣的,並且抑鬱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配上輔助治療,達到緩解治癒目的,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孩子是如何形成的抑鬱症。

1.幼小心靈受到創傷

這種主要集中在無法獲得家庭成員的待見,招到長期的歧視甚至是虐待等情況,導致還在從小在心靈上有恐懼感。這樣如何解決呢?

帶一個我真實的故事,我表妹(她母親和我舅舅是從組家庭)以前在她奶奶家,那時候由於管得嚴又是女孩子,所以那邊都不待見她,她在我舅媽離開的頭一年不敢吃飯,喝水,後來我舅媽接過來後再我們家真是寒蟬若驚,帶她去看醫生說有重度抑鬱症,帶回家後不吃藥、不吃飯,我舅舅舅媽就帶著她沒事出去玩、給她養了只狗狗,花了近3年時間一點點的消除了她心理的影印,現在完全康復。

所以這是值得借鑑的。

2.父母的過高期望

這種就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有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對自己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但又不願意聽孩子的心聲,盲目攀比從而導致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使孩子無法承受,從而情緒不佳,最後演變成了抑鬱。

這種情況比較複雜,得讓孩子父母多多關係孩子的生活學習,畢竟學習不是他們的全部,要學會鼓勵,要給孩子信心讓他們能在你面前敞開心扉。只有讓孩子能說了,那麼你才會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去幫助孩子。

3.孩子生活單調

小孩子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群體,如果讓他們生活太單調,長遠而遠就會出現缺乏與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思想閉塞,情緒壓抑,否認憂傷、喜悅、痛苦或歡樂,都無法充分發洩。從而演變成抑鬱。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找找自己的原因了啊,現在的高樓大廈阻斷的不光是我們大人的社交,也可能讓孩子們沒有了想象。

其實完全可以讓孩子多去邊緣的地方,多出去走走,開拓視野。

4.有些孩子因身體有關,家庭不幸,學習成績差,而心理上承受沉重負擔,認為這一切無法挽回,因而意志消沉。

這種就是典型的想不開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得多諮詢心理老師,多去開導,讓孩子能走出來。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小孩子的抑鬱基本都是後天環境影響形成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出現了早發現早治療,在沒出現之前要做好各種預防。

1.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培養他敢說的性格。

2.多讓孩子出去走走,和更多的人接觸,鍛鍊他的表達。

3.孩子天性就是愛玩,我們要給與他們更多的空間,表達自己,並給出好的建議。

如果出現了抑鬱症我們不要妄下結論,要找專業的醫院,以臨床結論為主,就算有了我們也不要害怕,根據醫囑,多開導孩子,多陪陪她,給他喜歡的,換新的環境這些方式來改變。

我是設計師2.0,很高心能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