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個適合中醫的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真的有那麼難嗎?

英揚天下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用西醫的標準來檢測中醫呢?中藥與西藥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西藥為化學物質合成藥,其合成後有一定的化學變化反應,這種變化後的成份還有多少治療的功效,還有多大的藥性毒付作用,都無法確定,唯一的辦法只有釆取小白鼠試藥的雙盲試驗來鑑定,以確保其安全性,然後整體投放市場,運用到臨床上;然而雙盲也非一勞永逸,由小白鼠試藥到人體服藥,畢竟是有區別的;臨床屢屢發現問題,就只能停用下架,這在西醫藥中是普遍現象,但不意味著中醫藥也必然有如此結局。

中醫藥是由若干中藥飲片組合起來的複方藥,其中每一味藥都經歷了數千年的病人服用的檢驗,帶毒無毒己有認識,藥性固定,多味藥組合的藥方具有藥理辨證的合理性,針對藥性配伍的禁忌,十八反、十九畏都是古人經實踐得來的經驗總結,避免了不合理的隨性配伍用藥;而且,方藥針對的對象是一人一方,目的性很強,是對症用藥,而非如西藥是針對所有患者共用一種藥,因個人差異,就會反映出西藥的普適性的適應範圍,如針藥皮試,就是要區分出不適用藥者,以保證用藥的相對安全,儘管藥品事先已經進行過雙盲試驗,也不能確保它萬無一失。

用西藥都無絕對把握底氣的雙盲試驗來要求中藥也要如法炮製,難道是科學的嗎?明顯的是違背科學的嚴謹性的!

可以說,所謂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對中醫藥真的就那麼難;因為它違反了中西醫是完全不同道的自然規律;任何標準的確立,都必須符合對象自身的客觀規律,否則,一切以科學幌子進行的所謂檢測結果,都不會是真實的,是徹底的“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