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三策!湖南人社三位一體精準助力復工復產

湖南人社三位一體精準助力復工復產人才報/民生網 記者 曾鶴群 通訊員 唐振宇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人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正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湖南人社人更是風雨兼程,堅持“政策、資金、服務”等同步推進,全力推動復工復產。

抓“牛鼻子”,政策資金保障復產

“破壁”三策!湖南人社三位一體精準助力復工復產

(3月6日,資興市為部分復工復產企業、扶貧車間兌現第一批穩崗補貼及交通補貼101.68萬元。)

“沒想到今年的申報又快又早,當天申報,第二天就獲得批准,一週內資金到帳。”近日,長沙市湖南夢潔家紡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56萬多元穩崗返還,勞資主管李紅衛開心地說,將把這筆資金全部用於為職工繳納社保。

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企業面臨經營困難。湖南人社在第一時間抓住“牛鼻子”,在企業急需的政策與資金上給予支持。

在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上,湖南人社降低門檻、放寬期限、提高標準,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截至2月底,湖南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46億元,惠及4653家企業、55.95萬名職工;併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發放一次性招工穩崗補助1340萬元,為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重點涉美貿易企業撥付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1.44億元。

穩崗舉措之外,湖南人社搶時間為企業減負。2月24日,湖南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實施意見》,在國家政策範圍內頂格實施企業社會保險免、減、緩三項措施,支持企業渡難關、保經營、穩發展。

一是免。從2020年2月至6月,免徵全省中小微企業5個月的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以單位身份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執行。

二是減。從2020年2月至4月,減半徵收全省大型企業3個月的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機關事業單位以外的其他單位參照執行。三是緩。允許受疫情影響連續3個月累計虧損的企業,緩繳不超過6個月的三項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三項措施預計減輕企業社保費負擔108億元左右,其中企業養老保險96億元左右,工傷保險7億元左右,失業保險5億元左右。同時,湖南人社不斷打出“組合拳”堅持穩企穩崗穩就業聯動。

在保障重點企業用工上,建立1930家重點企業臺帳,組建一支583人的人社服務專員隊伍,對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用工服務,幫助招工4.1萬人。對58家重點防疫物資生產和37家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實行24小時用工調度保障,目前95家企業已全面復工,職工到崗4.4萬人。

為支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創業載體建設,湖南在省本級就業資金中安排1億元給予補貼;52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為2055家入駐企業累計減免房租4213萬元、水電費500餘萬元。

舉措落實提振的是企業的信心、穩定的就業預期。截至3月3日,湖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15776戶,復工率達到98%。

專班服務,“破壁”三策力助復工

“破壁”三策!湖南人社三位一體精準助力復工復產

(搭乘返崗直通車的農民工下車前,向工作人員揮手致謝。)

湖南是勞務輸出大省,僅農民工數量就達到1632萬。但新冠肺炎疫情卻讓勞動者面臨著“不敢出、不能出、不便出”的問題,企業則面臨著招不到人的窘境。兩者間形成了一道無形的“隔離牆”。

復工復產急需砸破這堵牆!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湖南已相繼與廣東、江西、浙江、江蘇省簽署《推動疫情期間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各省均成立省級層面的工作專班,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部門和單位參與,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務工返崗的組織協調、人員協查、信息溝通等工作。

湖南人社拿出“破壁”三策。

一“策”:採取下派小分隊、設立人社服務專員等方式,建立“農民工集中出行需求清單”“農村勞動力資源供給清單”“企業用工需求清單”,特別是開展“湘融相愛”返程專項服務,為農民工提供從家門到廠門“點對點”專車輸送服務。

2月24日上午11點30分,湖南首趟始發赴粵農民工返崗“點對點”直達高鐵專列——G9628次高鐵從婁底南站緩緩駛出,455名農民工免費搭乘這趟高鐵返崗復工。

3月2日,湘西州勞務輸出專列從吉首火車站正式發車,621名懷揣脫貧致富夢的花垣籍勞動力(其中建檔立卡戶勞動力189名)直達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企業務工。……

截至3月5日,湖南已有727萬農民工已經返崗復工,其中省內278萬人、跨省449萬人,復工率78.5%;組織專列、專車4540次,輸送農民工 12.9萬人。

二“策”:湖南人社依託“互聯網+就業”平臺,開展崗位發佈、線上招聘、崗位匹配推送等求職對接。

2月26日,由省人社廳推出的“湘就業”湖南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正式運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4小時之內,“湘就業”訪問量約5萬人次,頁面瀏覽量約21萬人次,覆蓋18萬人的微信朋友圈。

“快捷,方便,只要有簡歷投進來,我們會打電話一一回應。”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公司人才招聘負責人陳雄說,幾個小時內就在“湘就業”上收到了70份求職簡歷。

數據統計,截至3月5日,“湘就業”上線企業42家,發佈職位399個、涉及崗位16.7萬個,關注人數14.7萬人,訪問量達520萬次。

與“湘就業”一樣,湖南開展的各類線上招聘活動紅紅火火。截至 2月底,湖南線上春風行動共開展招聘會1170 場次,發佈崗位 102 萬個,共有 280 餘萬勞動者線上查詢求職,10.68 萬人成功實現就業。“同心戰疫、在線湘約”湖南網上公益招聘月活動火熱,組織湖南人才網、智聯招聘網、58同城網三網共同精準邀約3900多家次企業參與活動,發佈職位2.5萬個、涉及崗位16萬個……

三“策”:湖南人社讓務工者宅在家也能接受上崗培訓。

2月20日上午,湖南衡陽石鼓區角山鎮農民工楊如姣拿著筆記本,收看一所家政培訓學校的育嬰師培訓線上直播課。她時不時記下要點,“酒店服務員的工作暫時幹不了,正好學些新技能,以後就業多一條門路。”

這場直播吸引了下崗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50名學員同時在線學習。師生互動活躍,監管人員全程管控整個教學過程。

在疫情期間,湖南人社鼓勵企業依託“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技能學習平臺”等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組織勞動者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同時,湖南加大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支持力度,對現行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目錄補貼標準普遍提高50%。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職業培訓主體組織開展的各類職業技能線上培訓,經所在地人社部門審核備案後,可先行撥付一定比例的培訓補貼資金。

聚焦重點,攜手推進經濟復甦

“破壁”三策!湖南人社三位一體精準助力復工復產

(湘潭縣村民忙碌地收著香芋。)

“疫情之後在家裡待了太久,復工後雖然忙了點,但是每天可以賺到140多塊錢,比以前還多了20,挺滿足的。”在湘潭縣雲湖橋肥料生產基地的扶貧車間,因殘致貧的貧困戶趙柏林復崗了。作為一個7口之家的主要勞動力,趙柏林需要贍養年邁的父母、照顧失聰的妻子,當地人社部門助他返崗給其緩解了很大壓力。

據悉,湘潭縣評定的34家扶貧車間,共吸納1200多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截至目前,已有28家復工復產,675名貧困勞動力順利返企復崗。

加強防疫工作,統籌推動各扶貧車間有序復工復產,湖南人社兩場戰役一起打,確保如期脫貧不動搖。

2月,長沙有61支小分隊赴貧困地區“點對點”招工。

3月,濟南湘西東西部勞務協作第二批30名貧困務工人員赴濟就業。

……

截至3月2日,湖南扶貧車間開工2243個,復工率75.7%,吸納就業9.2萬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力人數2.3萬人。

聚焦脫貧攻堅的同時,湖南人社在復工復產中聚焦幫扶各群體攜手推進經濟復甦。

湖南人社力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湖南明確2020年省屬國有企業從新增崗位中拿出不低於50%的崗位專門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合理確定2020年全省公務員四級聯考、選調應屆高校畢業生面試工作時間,暫緩實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大力推行網上招聘服務,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籤約、網上報到,引導企業結合實際做好體檢、簽約和錄取工作;對疫情防控期間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中小微企業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困難學生髮放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湖南人社加強失業人員生活保障。

在綜合考量我省失業保險基金支付能力的基礎上,從2020年3月1日起,統一將全省失業保險待遇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90%,推動落實農民工同等享受失業保險相關待遇。

湖南人社加大困難人員就業幫扶。

綜合採取積極引導、鼓勵扶持、託底安置等措施,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範圍,統籌做好去產能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退捕禁捕漁民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對市場上難以就業的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截至3月2日,湖南各類扶貧公益性崗位已託底安置8.1萬貧困勞動力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