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石油價暴跌?

95512879714


美國頁岩油革命,美囯從原油進口囯變成原油出口國,將對世界原油供給產生深遠影響,供大於求,受疫情影響,俄羅期與沙特就原油減產談崩


逆水行舟884


我來說說石油價為何暴跌,首先原油市場的話語權一直被沙特、俄羅斯、美國三個國家牢牢掌控著。因為全球用油需求日益旺盛,而原油的開採和產量也逐漸提高,但一旦量多了,供大於需,那麼價格就會掉下來。三巨頭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達成了一份協議,叫OPEC協議,這份協議規定大家不能過度開採石油,必須在每年的石油產量上有所控制,這樣才能保持價格穩定,否則石油貶值了,大家誰都賺不到錢。

但是協議歸協議,這其中美國並沒有遵守約定,不僅加大了頁岩油的產量,還搶佔了更多的市場份額。而在上週要續約OPEC協議的談判桌上,俄羅斯拒絕了減產。這麼一來,徹底惹惱了三巨頭的大哥沙特,既然大家都不想好好玩,那就互相傷害吧!

於是,沙特回去後宣佈了兩件事:

1、調低油價。

2、增加產量。

於是,原油市場炸鍋,油價跳水。甚至,原油價格一度下跌30%,創史上最大單日盤中跌幅。目前原油的價格也來到了一個歷史較低位置。存在投機機會。

最後說一句,別怕跌,別太焦慮,市場就是這樣,習慣就好了。



雲淡心平


沙特這次發動價格戰,導火索是對於俄羅斯疫情不減產的回應,實質是石油市場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根本原因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能源興起,風光伏發電已經實現平價上網了,再結合鋰電池和氫燃料可以削峰填谷,滿足電網正常平穩運轉,導致石油稀缺性越來越弱,必須趕緊高位套現掙錢。

沙特的石油成本一直在10美元以下,打井鑽油比打井取水都便宜,之前也一直想趁著新能源大幅普及之前,擴大規模賺更多錢,但美國不願意,因為美國頁岩氣開採成本是40美元,油價較高對美國和加拿大的石油出口市場有利,這次終於以俄羅斯為藉口正大光明的擴產,心裡不知道有多開心。

俄羅斯號稱有1500億的國家儲備基金,可以無懼石油降價,但再多的錢也扛不住油價一直下跌長期入不敷出。我認為俄羅斯的真正信心來源是俄羅斯跟中國的石油長協,之前俄羅斯籤的長協價格不錯,俄羅斯拒絕減產之前我不相信他沒給中國打過電話。但到底俄羅斯能撐多久不好說,畢竟他們對石油經濟的依賴性太重,開採成本20-30美元,遠比沙特高,俄羅斯經濟也一直不見起色。

石油價格戰受傷最大的國家,應該是石油經濟依賴重,國家負債水平高的一些國家,比如委內瑞拉、伊朗等等,這些國家的經濟更加脆弱,伊朗這次受疫情嚴重,不知道能不能扛過,沙特的決策對他們來說是雪上加霜,對這方面美國應該心裡有數,甚至是竊喜的。

不利好的還有美國、加拿大這些石油開採成本偏高的國家,能源行業會受到影響,但不至於傷筋動骨。

利好的是像中國一樣的能源進口國,可以降低經濟成本,緩解通脹壓力,趁機多買石油做大戰略儲備就好了。但也別光顧著省錢,跟我們利益相近的國家,該扶持也要扶持一把,唇亡齒寒;也別太無私奉獻,國家利益都是要等價交換的,釋放善意的同時,儘量換點東西回來,做生意公平公正,不寒磣!


雲麾財經


暴跌的起因,是沙特和俄羅斯談崩,沙特直接宣佈增產。其實沙特和俄羅斯談不出啥的,本來這幾年就是美國瘋狂生產,美國不參與,OPEC+怎麼減都沒啥用。再減市場份額都要被搶完了。俄羅斯估計也是看到這點不談了,40美元的油價只能剛好財政平衡,再減了如果美國撒歡生產,因為疫情估計油價也不會漲多少,產減了,份額沒了,何必呢。

香港科技大學國際管理碩士“Odysseus”則認為,這是沙特和俄羅斯借用了三個意外事件合在一起,嘗試擠出美國頁岩油一部分生廠商產能的舉動。\r

這三個意外事件分別是:

1、聯儲去年9月開始的,在貨幣市場的Repo讓一群對沖基金開始做多套息交易,期貨溢價的原油自然不在話下,這個交易2020年1月到頭,空頭進場邏輯充分。\r

2、2020年2月的疫情發酵,短期需求悲觀的時候原油價格下跌。\r

3、美國高收益債市場隱患浮現,頁岩油生廠商現金流出現隱憂其實上週四,我還覺得如果期限利差走闊,高收益債不會出問題,那麼俄羅斯和沙特應該會談好,因為這種情況下談崩等於自殺份額。但我沒想到上週五美國期限利差收窄+高收益債出問題。我不知道這是原油沒談好導致這個事情,還是這個事情發生了導致原油沒談好。但結果是現在美國的頁岩油廠商需要思考問題了。




經濟和管理


每一次的經濟巨震,都會引發很多的分析。

既然你問怎麼看,我也拋開媒體的官話,從自己的角度看一看。

1、當危機來時,保住自己才是主要的

中國有句古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

這次的石油價格暴跌,便恰如其分印證了這句話,

——石油輸出國老大沙特,率先點燃了油價暴跌的導火索。

在OPEC組織裡面,不同的成員國產油的量能和成本是不一樣的,加之各國的經濟實力不同,因此,每個成員國在對待通過原油“減產提價”的問題上,其重視的力度是差異巨大的。

所以,最近的一次關於原油減產的“OPEC群會”開砸了,沒談成!

轉身回到家,沙特就等不及了!

別人還沒上班,他就趁著休息日立馬開始大減價大甩賣“9快9包油”。

為嘛呢?搶市場爭客戶唄——尤其對老VIP客戶,比如阿拉伯,更是甩出了“折上折”的優惠。生怕別的“OPEC群員”在開會開砸了之後搶了先機……

你說,這個2020年3月9日這個禮拜一,能不黑嗎?

因此,這次的原油價格暴跌,反應了在“經濟危機大面積預警”越來越清晰的背景下,經濟混戰不可避免的現實。

2、多種綜合因素催生所致

其餘與大家的看法一致,媒體也有諸多評論分析。

不外乎就是:疫情導致的全球性生產停滯導致原油消耗減少是必然的;股市等表現反映出全球大經濟進一步走低導致資金偏離原油;不斷寬鬆的全球性貨幣政策對現狀的改變乏力……等等。

“石油美元”時代早已過去,所以,但凡大面積經濟危機來臨之際,資金肯定是遠離生產類領域追逐保值增值渠道——黃金、日元、瑞郎的大漲,便是這種理論的真實反映!


總結&友情提示:

在當下這個“非理性”的全球經濟暴躁期,太多“天不時(危機持續時間)、地不利(意外事件不確定)、人不和(各人自掃門前雪)”多種坑遍地的情況下,無論是某個國家,還是具體到每個個人金融交易參與者,都在、也都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先保證自己“活著”要緊!——這種大經濟危機的持續時間,基本是難以精確預測的。

儘管我也不斷說:不要錯過經濟危機帶來的機遇,但,這也是確保自己能夠活下來才行啊!


檀紙間


第一種說法:沙特提議進一步減產保價遭到俄羅斯拒絕,惱羞成怒開啟價格戰,給各地區用戶現貨大打折扣,並說可能增產。

第二種說法:俄羅斯宣佈4月1日起,不再受減產機制約束,就是說將放開產能,誰怕誰呀!

第三種說法:美國頁岩油革命潛力太大 ,讓美國從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出口國只是開始。中國、巴西、非洲都蘊藏大量頁岩油,技術的分享將讓石油國家經濟體系鉅變。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跡象明顯,經濟受到衝擊不可想象。現在疫情就是筐,什麼危機都往裡裝。

如果增加流動性經濟就發展,降低利率市場就勇往直前,那麼各國都會是發達國家。

總需求不足明顯,科技進步有限,即便頁岩油革命也帶來那麼多不安,如果人工智能、機器人大規模使用,巨大的失業可能,會讓人類節制科技進步嗎?美國的大規模基建可以趕緊出臺,如果怕連任不把握可以公佈概要,難說可以拉選票;印度100萬億盧比基建計劃已經出臺,油價進入低價時代有利於印度整體經濟;中國公佈7個省市的新基建計劃,就傲視群雄。

世界合作精神潰散,是所謂危機的始作俑者。姆努欽緊急約見俄駐美大使,強調了有序能源市場的重要性。


雲端美


這次石油暴跌,緣起俄羅斯。週一,國際油價暴跌30%,歷史上前所未有。這不是一次普通的下跌,具有強烈的政治目的。

  石油,一直都是政治工具。美元的霸主地位,就是因為綁定了全球的原油貿易,國際結算用美元。中東,哪個國家敢取消美元結算原油,哪個國家就要遭殃戰爭之苦。

  此次,俄羅斯主動發起石油戰爭,目的就是瓦解美國和中東的聯盟關係,從而瓦解美元原油的結算體系。

  俄羅斯,是被美國長期打壓的國家,深受美元制裁之苦,所以,俄羅斯外匯儲備中早就沒有了美元,儲備最多的是黃金。

  俄羅斯和中國的原油結算用的是人民幣。

  今天,註定會載入史冊,不僅僅創造了史上最大單日下跌,史上最大低開缺口,更重要的是,今天可能是美元石油結算體系瓦解的導火索。

  在美國還不是原油出口國的時候,沙特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現在,沒有表面的那麼鐵了。

  這次,俄羅斯不減產,超出世界的預期,俄羅斯就是要激化沙特和美國的矛盾。

  沙特增產,是要賣的。全球最大的買家是中國。沙特想讓中國買,就必須用人民幣結算。不然,我們全買俄羅斯的就好了。沙特增產壓力會很大,全球就會進入到買方市場,買家有決策權。這對於中國,絕對是大大利好,既能低價購買原油,又能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俄羅斯,被美國製裁那麼多年,深受其害。為了搞倒美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事先有計劃,肯定有對沖措施,犧牲不會是表面的那麼大。再說了,戰爭就必然有犧牲,這些犧牲和蘇聯解體的痛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俄羅斯很清楚,只有美國沒落了,才有出頭之日,否則就會一直被美國壓制。

  時間窗口選擇的非常好,利用歐佩克會議搞狙擊。

  1、美國大選年,精力在選舉上,反應速度會慢。

  2、美國牛市超過10年,價格很高,特別容易造成恐慌。

  3、新型肺炎在美國蔓延,美國金融市場本來就很恐慌。

  4、華爾街有很多用槓桿的狼群,有些狼想要永留史冊。

  表裡面上,俄羅斯在向沙特開戰,實際上是對美國開戰,是對美元霸權開戰。如果美國輸了,美元將失去霸主地位。這對全球任何國家都是好事情,除了美國,全球皆大歡喜。

  原油,什麼時候到底?不清楚,從結果上看,戰爭總會過去,戰爭後都要重建。

  黃金,別想著避險推動上漲了,盤面上很明顯,避險已經透支,再而衰,三而竭,回調難以避免





ngh飛雪


沙特人要想繼續維持過去奢靡的生活,要想繼續愉快地擁有四個老婆,就必須通過減產來使油價站上70美元/桶。如果不能站上70,能站上60也不錯,至少還可以通過借債來養四個老婆。如果長期位於60以下,那就糟糕了。基本上每桶跌5美元,就會減少一個老婆。等到油價跌到只剩40美元時,沙特人就再也找不到老婆了。可是俄國人無所謂,他們是常年的貧賤夫妻,油價40美元就能過日子。這就叫光棍的不怕有老婆的,老婆少的不怕老婆多的。因此,當6日的減產協議破產後,布油的收盤價暴跌至45美元,只夠沙特人維持一個老婆的。這讓沙特人的週末過得非常惱火,心想俄國人竟然這麼不識抬舉,一下子把我三個老婆給整沒了。算了,剩下的這個老子也不想要了,老子就也光棍跟你幹了!於是,沙特人從原本的大幅減產計劃改為大幅增產計劃,預計下個月的產量將遠超1000萬桶/日,甚至可能突破1200萬桶/日,而本月的產量為970萬桶/日。於是,就有了今天創歷史記錄的油價暴跌。


天天漲停騎牛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正在刷新歷史。本週一開盤後,紐約和倫敦油價同時大跌,創下1991年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原油)期貨價格跌破30美元大關,跌幅超27%;紐約商品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每桶31.02美元,跌幅達31.5%。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原油價格已從高位每桶71.75美元下跌至目前價格水平,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出現了價格腰斬,極為罕見。

消息顯示,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6日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後的原油生產政策達成一致,國際油價出現恐慌性下跌。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在會後表示,由於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下一步如何應對達成共識,從4月1日開始,這些國家將不再受到生產上限或減產的約束。

分析人士稱,因歐佩克產油國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新的石油減產協議,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打算從4月1日起增加原油產量,將目前的970萬桶日均產量,提升到1000萬桶以上,以維護沙特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地位。與此同時,沙特還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市場的原油價格,降價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

受相關事件影響,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開盤即跌破發行價,全天跌幅達8.18%。同一時間,科威特股指跌逾10%,市場暫停交易。國內華寶油氣、石油基金、諾安油氣、南方原油等原油基金開盤跌停。大宗商品亦受此影響出現大幅下跌。昨天早盤,國內期貨市場上燃油、瀝青、原油、PTA、乙二醇、甲醇、苯乙烯、聚丙烯、塑料等期貨主力合約全部跌停,鐵礦石、橡膠、滬鋅、滬鎳等均有較大跌幅。避險資產黃金早盤一度上漲2%,站上近七年高點,但稍晚已開始回落。

本次引發油價暴跌原因類似的是2014年。當時在國際油價跌幅已超過10%的情況下,由於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堅持不減產,導致油價從高位滑落,曾經每桶超過100美元的布倫特價格直接被腰斬,並開啟了為期兩年的低油價時代。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堅持不減產,直接摧毀了市場信心,油價在2014年下半年拋物線跳水,沒有任何反彈機會。

由於原減產協議將於3月底到期,沙特以外的主要產油國下一步動向引發關注。高盛報告稱,將2020年第二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調降至30美元/桶,並警告油價“可能下跌”至20美元/桶附近。高盛預計,假設生產政策沒有變化,2020年第四季度將出現供應短缺。


賺第一桶金


本輪原油價格下跌,主要原因還是歐佩克,俄羅斯,美國頁岩油之間對於原油行業話語權的爭奪,一直以來世界三大產油組織都在暗地裡較量,上次2016年原油價格跌到30美元每桶以下,是因為歐佩克和美國頁岩之間的一次交鋒,不過那次美國頁岩油靠借債挺過來了,這次沙特自殺式的降價,還是為了和俄羅斯美國爭奪市場份額,誰在市場當中佔的份額大,誰就有話語權,通過降價的方式打擊對手,這是市場競爭的慣用伎倆,再加上沙特原油本來成本就低,每桶才9美元左右的成本,很有競爭力,沙特這次是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三方相爭,一定要削出一個老大來,誰贏了誰就可以在黑金帝國中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