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美債,一個月付出多少利息?

歡樂的鐵雪龍954


謹防落入美債的圈套

2019年8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6月份持有的美國國庫券和中、長期國債規模增加了219億美元至1.12萬億美元,為逾兩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與此同時,中國的持有量迎來四個月以來的首次上升,至1.11萬億美元,增長了23億美元,由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跌為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

目前,美國聯邦公債總額23萬億美元,平均每個家庭擔負27萬美元。

普通借貸需要用資產作抵押,當發生債務違約時,債權人就收回債務人的抵押資產。但主權國家政府借債不能用資產抵押,國家不能把國土抵押出去。考慮到經濟發展和政治因素,各國政府對清償債務的能力是不一樣的。經濟實力強大、政治穩定的國家清償債務能力就強;新興市場、政局不穩的國家清償債務的能力就相對弱。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對投資者來說,很難獲得足夠的信息判斷各個國家的信用度,這就需要評級機構為政府的信用評級,讓投資者知道政府潛在的違約風險會有多大。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國債是安全的,如美國經濟學家弗雷德裡克·S·米什金就認為:“美國國債常被認為不存在違約風險,因為聯邦政府總是可以通過增加稅收來清償債務。”

其實,在西方國家,政府增稅比發動一場戰爭還難,增稅要經過國會批准,而議員都是選民選出來的,要代表選民說話,幾乎沒有選民願意多交稅。

例如,奧巴馬總統在2010年4月21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採訪時談到增值稅時說:“一些國家徵收增值稅,但對美國來說它是新生事物。”考慮到美國聯邦公債突破上限,政府為避免再次陷入關門危機,必須開源節流,公眾普遍擔心總統有徵增值稅的考慮。參議院立即對增值稅動議進行無約束力的投票,85票反對徵收增值稅,贊成票只有13票。多數議員認為,增值稅會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稅負,這會給美國的經濟復甦帶來負面影響。見公眾普遍抵制增值稅,美國財政部長提姆·蓋特納立即給總統打圓場稱“奧巴馬總統並不贊成在美國徵收增值稅”,以避免奧巴馬失去民意分。

可見,在公共政策由國會山把關的美國,推出增值稅的幾率幾乎是零,這是因為,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選民能夠認識到“增值稅等價於收入所得稅”,它會讓中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下降,而選民中的中低收入者佔80%的比例,增值稅在國會當然很難通過。

這也是美國物價低的原因,因為商品的價格裡沒有增值稅!

所以,為了償付國債,“開源”的渠道很窄,只有通過“節流”來實現,即縮減政府開支,讓預算盈餘償付國債。

但政府縮減預算也不是件容易事情,美國政府開支中福利支出佔58%,減少預算就意味著縮減貧民醫療、失業救助、退伍軍人福利等項目,這似乎不太人道,很難獲得選民的支持。

醫療保健、教育、社會福利和國防是美國政府的主要開支項目,政府行政費用僅佔預算的2%。美國聯邦僱員工資低於全國平均工資,奧巴馬上臺後凍結了高官工資的增長,政府“差錢”頻繁關門,政府行政開支已沒有削減的餘地。如果削減醫療保健、教育、社會福利開支,恐怕很難得到選民的支持。

美國雖不如歐洲一些國家那樣,公民享受從搖籃到墳墓全方位的福利保護,但窮人的福利也比歐洲差不到哪裡去。筆者的一個朋友移民美國,父親在國內檢查出患癌症,便把父親接到美國治療。到了晚期,醫院派醫生、護士、翻譯和社工來家庭護理病人,個人不需要掏一分錢。

筆者的一個朋友早年移民美國,後來患癌症的父親去美國陪她居住,並在美國接受治療,老人在美國生活3年去世,三年來,手術費、治療費、藥費、護理費等花了上百萬美元,全部由政府買單。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美國醫院不得詢問病人的經濟狀況,要盡一切努力治病救人,先看病後交費,富人自己買保險,窮人則由政府買單。要削減這樣的醫療保健項目,肯定會遭到低收入者的抵制。

美國人活在當下,拿未來的錢現世享受。而債權國的百姓是現在努力工作存錢為將來作打算。當然,這和社會保障制度有關,如果養老、教育、醫療主要靠自己解決,存錢是必須的。

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曾說:“借新債絕不是還舊債的好辦法。”可美國從1837年至今從未償清過債務,基本上是靠借新債還舊債度日。現在,美國兩黨也意識到了債務問題的嚴峻性,但要在不增稅的情況下減少赤字談何容易!

美國從1837年至今從未還清過國債,現在的國債已是個天文數字。別說還債,每年的國債利息就要支付3000多億美元,平均每個美國人要位國債支付1000美元的利息。

今後的美國只有靠借新債來還舊債,加上鉅額債務利息,美國國債雪球越滾越大。美國幾乎沒有清償國債的可能性。

美國人的信條是:借到手的錢就是自己掙到的錢。他們把消費看做是經濟發展的萬能鑰匙,認為只要提高消費水平,就能刺激經濟增長,因此,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習慣於借錢消費。美國人對債務的感受恰似“溫水煮青蛙”,每一代人都覺得債務沒那麼嚴重,都不想承擔償債責任,把債務負擔一直往下一代推,這樣下去,在未來的某一代美國經濟必然崩潰。

多數國家把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首選貨幣,這是“羊群效應”的結果。大家都認為儲備美元相對儲備其他貨幣更安全,這才維持了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幣值的相對穩定,使美債發行順利。

但任何時候債務人都是“大爺”,上了美國國債的“賊船”,只有由美國擺佈。我們出口美國產品,換回一堆美元,美國人玩個小花招,又讓我們乖乖地把美元送回美國,這就相當於美國人民免費享受中國人民用血汗創造的財富。

希臘債務違約後,希臘債券持有人實際減計了約75%的債權,只能收回25%的投資。希臘政府聲明,拒絕參與債券置換的投資者將不會得到賠付。言下之意,希臘可能把債務一筆勾銷,分文不還。

如果將來有一天,美國真的發生債務違約,我們也沒什麼辦法可以挽回損失,因為美國國債是我們自願購買,也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家願打,一家願挨,這完全是金融市場的自由交易,損失當然由我們自己承擔。主權債務就憑國家信用擔保,美國債務違約,中國也不至於出兵美國,佔領美國國土抵債。

馬克思警告人們說,歷史重大事件總是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中國應引希臘債務違約為戒,逐漸減持美債,不然,總有一天會把持有的巨量美債打了水漂。


鐵塔-劉植榮


美國國債規模大致22萬億美元,每年需支付利息大概3500億美元,每個月約300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2019年財政收入約7萬億美元,國債利息支出約佔財政收入的5%。

通過數據分析,美國國債仍處於“可控可防”範圍,還是很安全的,屬於世界範圍內優質資產,所以我國也購買了約一萬億美元。

很奇怪,國內一些憤青極力反對購買美債,難道中國精英階層的智商還不如你?這麼簡單的問題腳丫子也能想明白。

購買美債的外匯都是富餘資金,也就是除了滿足正常的進口或海外投資所需資金,剩餘的外匯購買了美債,這是非常明智的,我們不可能把這些美元放山洞裡等著老鼠吃了或發黴吧,總要理財的,而美債是最佳選擇,市場大,盤子大,買賣方便,可以隨時增持,也可以隨時減持,如同股票交易一樣,關鍵每年還有一定的利息收入。

而有些人以為,應該多買黃金,但黃金不方便投資,只能儲存,沒有利息收入,相反還有一定的損耗,有一定量的儲備就可以了,不可全部購買。


堯天舜地


再付多少美元都是A4紙,根本不是真金白銀,美國的廁紙,全世界都需要用黃金去換!這就是美國創造的世界金融規矩!


春風拂面細細聽


既然欠帳,何懼利息,在美國心目中本金都沒打算還,至於多少利息從何談起!


田園紅棗65433512


很多國家都在購買美國的國債,因為美國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保證國債的安全性,而且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還可以,美國財政部8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6月末,日本持有1.12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超過我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我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113萬億美元,是美國的第二大債主;美國的前5大債主分別是日本、中國、英國、巴西和愛爾蘭。

美國最新的債務

截止到2019年9月26日,美國的債務總額為22.60萬億美元,高於美國的GDP,其中聯邦債務為5.86萬億元美元,公共債務為16.76萬億美元,財政赤字嚴重,特別是特朗普上臺後推動的稅改和支持計劃讓美國的債務從19萬億上升到現在的22萬億,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很大程度是和美國不斷增長的財政赤字有關,目的是減少貿易逆差。

美國每年支付的國債利息

2019年全年美國預計支付的國債利息為538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98%;2018年全年美國支付的國債利息為5230.17億美元,每個月約支付435.84億美元。按照美國22萬億的國債餘額,國債的平均收益率為2.37%,對比日本、歐洲的負利率,這個收益率還是可以的,所以日本央行最近在加快持有美股國債,日本已經超過我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

下圖是過去30年美國曆年支付的國債利息,1988年美國每年支付的國債利息為2141.45億美元,到2018年上升到5230.17億,年複合增長率為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