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起來,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這樣,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合作越來越緊密、頻繁,也越來越需要高效、快捷的交通條件。在這一需求下,自然而然我國也就成為了世界數一數二的航空大國,北京、上海、廣州……等等許多中國城市成為了世界級的航空港。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C919(圖來自網絡)

大型客機,中國依賴外國數十年

但是,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我國使用的大型客機都是從國外購買的,我們自己並不能生產。我們使用的大型客機不是歐洲的“空中客車”,便是美國的“波音”飛機。無論是從經濟因素還是安全視角來看,這種狀況對我國的長遠發展都是有極大弊端的,甚至存在著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中國C919(來自網絡)

中國研製大型客機的巨大成功

為徹底改變對國外大型客機依賴的不利局面,國務院於2006年2月9日,頒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一2020年)》,大型飛機被確定為“未來15年力爭取得突破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為此,國務院成立了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組織了專家論證委員會獨立開展論證,經過6個月的工作,形成了《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報告》。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C919.來自網絡

接下來,我國大型客機的研製非常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2008年5月11日,肩負中國大型客機研製使命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成立。

2015年11月2日,中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

2017年4月16日,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4號跑道進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測試,這是大飛機首飛前的最後一關。

5月5日,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安全落地,首飛成功。

我國大型客機的研製,以牢牢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為立足點,自主研製,突破了眾多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C919首飛成功,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研製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在大型客機領域將會形成我國與歐洲、美國三強鼎立的格局。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C919成功(圖來自網絡)

歷史遺憾:中國曾是製造先進大飛機的佼佼者

大飛機一般是指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大型運輸機和民用大型運輸機。“大飛機”只是相對的概念。國際航運體系習慣上把300座以上的客機稱作“大型客機”,中國把150座以上的客機稱為“大型客機”,100 座以下的叫做“支線飛機”。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運-10”(圖來自網絡)

其實,我國曾是製造先進大飛機的佼佼者,取得的成就曾讓世界驚歎!

1970年,中國開始製造自己的大型噴氣客機,代號為708工程。來自全國航空工業300多個單位的各路精英被調集參與研製任務,該型被命名為“運-10”。運-10”研製非常成功,1980年9月26日,“運-10”就實現了首飛上天!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運-10”圖來自網絡


當時,“運-10”飛行最遠航程8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高飛行升限超過1000米。該機還在被稱為“空中禁區”“死亡航線”的西藏連續7次試飛,均獲得成功。“運- 10”成為中國第一架按英美適航條例設計的國產飛機,也由此成為繼美、蘇和歐共體之後第四個能自己造出100噸級飛機的國家。

四十年前,運-10技術與波音、空客相當!當年放棄它是否太可惜?

中國運—10.來自網絡

但非常可惜的是,由於多方面原因,80年代中期,耗資5.377億元人民幣的“運-10”項目卻下馬了!這個僅比歐洲空客晚兩年起步的中國大飛機制造業,自此舉步不前,實在是遺憾!當年放棄“運- 10”大飛機項目,您覺得遺憾嗎?當時是什麼原因放棄了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大飛機制造項目呢?歡迎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