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發現4名20歲宮頸癌患者:兩個症狀是前兆,很多人沒當回事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全年共篩查出宮頸癌137例,其中30歲左右的就有37例,20歲左右的也有4例。

過去一般認為50歲以下的宮頸癌患者才屬於年輕宮頸癌患者,從現在的年齡分佈來看年輕化趨勢已非常明顯。

一年發現4名20歲宮頸癌患者:兩個症狀是前兆,很多人沒當回事

一、宮頸癌篩查需多久做一次?

宮頸癌篩查有HPV和TCT兩種方式。一般宮頸癌篩查指南的建議是每3~5年篩查一次,如果單獨做其中某一種檢查,建議每3年做一次;如果同時檢查兩項,則建議5年一次。不過臨床醫生的建議是有性生活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單項篩查,如果合併兩項篩查可以每2年篩查一次,尤其宮頸癌高危人群更應當增加篩查頻次。

一年發現4名20歲宮頸癌患者:兩個症狀是前兆,很多人沒當回事

二、宮頸癌高危人群一般指有符合以下條件的女性:

1. 18歲以前已有性生活;

2. 多孕、早產或長期口服避孕藥;

3. 自身有多個性伴侶,或配偶有多個性伴侶;

4. 曾經或正感染HPV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艾滋病毒,或患有其他性病;

5. 長期吸菸、吸毒、營養不良;

6. 有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白斑、宮頸撕裂或有癌前病變等疾病;

7. 與患有陰 莖癌、前列腺癌高危男子有過性接觸;

8. 宮頸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9. 母親或直系姐妹曾罹患宮頸癌。

符合以上任一條件的女性都應當更重視宮頸癌篩查。另外,不推薦25歲以下的女性單獨做HPV篩查,因為這個年紀的女性感染HPV後有較高概率會自我轉陰,所以檢查結果參考意義不大。

一年發現4名20歲宮頸癌患者:兩個症狀是前兆,很多人沒當回事

三、兩個症狀是前兆

第一,經後出血

1、宮頸癌發生後會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現象,尤其絕經後的中老年女性如果突然發生出血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排查宮頸的問題。

2、年輕人,則可能在接觸、撞擊、擠壓後出血,常見於性生活後、婦科檢查後,或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這種不規則出血隨病情發展可能逐漸嚴重,甚至導致貧血。

一年發現4名20歲宮頸癌患者:兩個症狀是前兆,很多人沒當回事

第二,白帶增加、白帶異味

宮頸癌發生後,白帶量會明顯增多,同時白帶性狀也會有所改變。如果是宮頸癌早期,白帶一般還比較透亮,隨著病情發展可能逐漸變混濁,甚至散發惡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