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城區好,還是成都新城天府新區好?

見解派


老成都更有成都味道,新區更具發展潛力,各有各的好,求生活舒適選老成都更合適,求投資就業發展可以去新區尋找機會



和美馨家


我們以成都的中軸線——人民南路為線索來分析下老城區和天府新區各自的優缺吧。

上圖是老城區的人民南路

上圖是天府新區的人民南路,也叫天府大道。

通過這條中軸線上不同的城市面貌我們可以看出老城區和天府新區的不同

老城區優點:生活氣息濃郁,街邊林立各種小店,吃飯買菸都很方便。醫療資源、教育資源豐富。

老城區缺點:道路擁擠,由於房屋老舊,大多數小區居住環境一般,而且老小區停車位緊張。

天府新區優點:道路寬闊大氣,高樓大廈林立,環境優美,綠樹成蔭。

天府新區缺點:1、寬闊的道路考慮的更多是車輛,對行人來說,過馬路非常不便,馬路對面往往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2、住宅雖然密度低,品質高,相應的生活配套卻相當匱乏,買瓶醬油都需要開車是這裡很多居民的真實寫照。

3、由於道路結構的原因,“逛街”這個概念在天府新區只怕會不復存在,無形之中少了很多生活情趣。

要我選擇的話,我可能更願意選擇在老城區居住。


成都小房子


在成都掙得到錢才好!


蜀江春水636


你其它條件都還滿足的話當然是新區啊。


苦命青年


天府新區屬於假成都!


用戶3226680066163


這樣給你說新城區就跟其他省市的一樣,還不如就在離你近的省市遊玩或者居住,老城區才能真正感受得到成都人的生活,很多成都有條件的在新城區買了房但是耍還是跑回老城區耍


1233211234567第


新老城區這個話題很多年就開始了。以前是二環內外的區別。發展到後來成了新舊城區之分。作為老的成都人來說,肯定覺得三觀內甚至二環內的成都才是我們習慣的成都。出了三環,就覺得很遠,出城了的感覺。先說說老城的優勢,中心城區,交通,城市配套,衛生教育醫療都是成熟的。這點看看所謂的公立學校的部署就看出來了。基本都是老的東西城區沿襲下來的資源。反過來,建築老化,道路相對狹窄,過於市井氣息也許是現在很多新的成都人不習慣。這就成就了新城區的熱。各有千秋,外來開到成都的人肯定選擇高新,天府新區。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來說,老的東西城區才是他們的過去和根


辰辰不吃飯


百年後成都一一重慶間均是城市。


用戶1619821796688


就目前而言來說,天府新區還在熱火朝天的建設著,不論是基礎配套還是生活配套,都不是很完善。比如學校、醫院、交通。每次看病好一點的醫院都要到城裡去,地鐵每天的早晚高峰也是堵的很。但是,新區的環境、建設還是不錯的,桂溪公園、興隆湖、環球中心、西博城等等都是有口皆碑的。

成都老城區,畢竟有這麼多年的歷史根基和城市發展,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商業、學校、醫院、交通都是不錯的。以前大家的活動範圍基本都在二環以內,出了三環大家都覺得比較遠。

老城區有成都的味道,喝茶、打麻將、吃蒼蠅館子,很多外地人羨慕的生活方式,在城區內隨處可以。只要太陽一出來,河邊、路邊等等都是曬太陽、打麻將和喝茶的人們。

老城區因為歷史規劃的原因,很難有大片的拆遷和建設,所以經常可以看到,新與舊、市井與時尚、歷史與現代的東西並存,有些地方也融合的比較好。

而在天府新區,畢竟是新規劃的區域,大多數人口也是外地來的,來到這裡,很多地方已經開不出成都的痕跡(除了隨處可見的火鍋店和串串店),尤其是在金融城、軟件園這些地方,越來越現代,跟北上廣沒有什麼區別。

對於本地人來說,我覺得更喜歡老城區,畢竟這有老成都的味道,有我們記憶中成都應有的模樣;對於外地人來說,可能更喜歡新城區,一切都是新修的,有現代化城市的味道,可以看到各個城市的人在這裡,而絲毫沒有違和感。


木木沙棗樹


一直很想在成都這個城市的某個小角落裡,或者是不太繁華的巷子裡,喝喝街攤擺的茶,靠在破的藤椅上,揮著一把蒲扇,然後聽聽小曲兒,或是一首小調子。當然,腰包要是勒得不緊的話,順便再掏掏耳朵…簡直就是美滋滋

問題是根據成都統計局的數據,從2011年到2015年的5年這麼長時間成都的常住人口才增加了區區50多萬。而且在如今全國各地大城市都在搶人口的大背景下,你一個空氣糟糕,冬天幾乎全是霧霾天的西部內陸城市哪裡去搶這1000萬人口去填天府新區?

成都人應該還記得2012年初開始的北改,就是針對城北的舊城改造,所以當北改宣佈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媒體,三天兩頭做專題寫報道,把北改抬到了空前的輿論高度。後來被指責:你們這樣高密度高頻次的報道北改,我的天府新區怎麼辦?成都人看到這裡應該明白過來,為什麼宣佈北改半年後,在媒體上幾乎就看不到北改的新聞報道了。

先說成都老城區的母城,即八十年代以前的老成都城,它甚至比一環路圈上的範圍還要略小,即內環以內的部分,熟悉成都的人都知道,沿著府南河的一圈曾經在成都地圖上被標示為“內環路”,這是自秦代張儀建成都城以來二千多年未易過城址的老成都的範圍,曾經是老成都的城牆所在,故而組成內環上很多路曾被稱作“城邊街”。再後來九十年代二環路開始修建併成熟,新世紀初三環路和繞城高速先後修建,這以內差不多就是老成都的範疇。現在民間說成都老城區通常就兩個標準,嚴一點的說三環內,不太嚴的說繞城高速以內叫老城區。

再說成都的新城,現在民間主要是指天府立交以南的高新區一直向南指向仁壽的部份,它包括成都武侯區南部、高新區、天府新區、雙流區的一部分,是成都高科技企業和現代化大樓最密集的地區。這一帶的工資高,市容整潔、樓宇外觀時尚,人氣也逐漸上漲,房價甚至在老城區以上,故而很多人以生活在南部新城區而自覺高人一等。

老城區有地道的成都味,成都的老街、風景區基本全集中在老城區,沒有去過老城區都不好意思說到過成都。武侯祠、錦裡、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春熙路、天府廣場、熊貓基地,這些成都地標全在老城區,成都文化的精粹所在。當然老城區的發展並不均衡,有東窮、北亂、南富、西貴之別,並且老城區的好房子都在一環以內和二三環之間,一環以內是傳統的市中心,二三環之間基本是電梯公寓和洋氣的高樓,而一二環之間多是八九十年代建的六七層高的磚混筒子樓,並且拆遷困難,所以老城區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一二環之間的爛房子,當然也有些例外,比如著名的浣花溪片區也在一二環之間,但住的都是達官顯貴,環境好的沒話說。

從工作辦事的角度,大部分政府機構、商業機構仍然是集中於老城區的,功能比較集中,辦事比較方便。

南面的新城區,雖然沒有什麼成都味,但卻以高度時尚和現代化、全球化的一面讓人耳目一新,現在是成都新經濟的代表。從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全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新奇建築,有像擰成麻花狀的成達大廈,有被老外形容像肚皮吃大了的雌性家禽的環球中心,還有一些像芙蓉花瓣、像大碗、像三明治的。很多人炫耀:“我搬家了,搬南面去了”,然後人們在背後指指戳戳的奚落:“我曉得,他的房子偏的很,都快攏仁壽了!”其實南延線拖的很長,除了天府三街、五街以及世紀城以北,很多地方晚上燈光都沒有,很多女生加了夜班都不敢獨自回家。這也是新城區的不足之處。

所以,老城區和新城區各有長短,要說成都最好的地方在哪裡,那麼必然是新老城區相結合的地方,就是成都南二環從倪家橋、桐梓林一直向南直到金融城一帶,這裡距新老城區都不遠,能同時享受地道成都範和時尚國際範,當然房價也是成都最貴的。

成都老城區好,還是成都新城天府新區好?對於這個問題呢,我個人只能說見仁見智了,因為不管是老城區還是成都新城天府新區都是有著各自的優勢,成都新城天府新區來說的話,現代感更強,更多寫字樓,更加像是一個現代化的國際都市,更加絢麗一些,但是也少了一些煙火氣息,而老城區的話,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寫字樓,但是卻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想要真正的感受成都的生活的話,老城區毫無疑問會是更好的選擇,所以說其實不管是成都的老城區還是成都新城天府新區都是非常不錯的地方,至於哪一個更好,只能說,看你想要什麼樣子的生活了,更喜歡哪一種風格了,反正就我個人來說的話,我個人更加偏向成都新城天府新區一些,當然了,這也並不是說老城區把不好,老城區也是非常不錯的,各方面的設施也比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衛生醫療水平也是非常不錯的。

從生活的角度,新城區尤其是天府新區,其與老城區交接的一些地帶,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公共服務還不是特別地完善,當然,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但生活不僅僅要看硬條件,還要看軟條件——人間煙火味,總體來看,新城區的煙火氣少了些,放眼望去都是各種酷炫高樓大廈。新城區也在重新打造錦城湖這些綠地,但無論怎麼打造,還是不如老城區的百花潭、浣花溪來得更有味道。

但更重要的是,成都的老城區不僅僅有老,也有新,最典型的就是城中心重新打造的太古裡、IFS、春熙路沿線,儼然已經成了整個西部的時尚聖地,無數的年輕人喜歡在這裡逛逛。這裡既有古色古香的建築,也有全球一線的奢侈品牌,或是年輕人更能接受的時尚快消品牌。這就使得整個老城區的生活極具層次感——有市井生活氣息中的破舊小巷子,有時尚靚麗的高樓,有歷史氣息厚重的公園綠地。這種生活上的層次感,新城區短期內是無法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