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甘藍上面蓋著薄膜能生長嗎?

焓26


大家好,我是60後趙大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可以

甘藍是我國重要蔬菜之一,中國東北地區俗稱“大頭菜”,雲南俗稱“蓮花白”。喜溫和溼潤、充足的光照。較耐寒,也有適應高溫的能力。甘藍適應性強,既耐寒又耐熱,喜溫和氣候,可選擇早中熟品種,也可選遲熟品種,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對土壤的選擇不很嚴格,但宜於腐殖質豐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種植。那麼甘藍種植中如何預防不結球?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播種育苗。早春甘藍地膜覆蓋及露地栽培在2月中下旬溫室播種,夏甘藍在3~4月可排開日期播種於溫室或溫床,分期定植,秋甘藍在7~8月播種。播種時,育苗畦可做成平畦,每定植1畝地約需30米2苗床,用種量30克。畝施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然後進行深翻,整畦。播種前澆足底水,水滲下後播種。一般幹籽撒播,播種量每平方米3~4克,播種後均勻覆土0.5~1釐米。根據不同季節,上面再蓋稻草或薄膜,高溫季節要設遮陽網,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

甘藍要求較低的溫度,高溫易引起徒長。播種至出苗18-22℃;出土後保持在10℃左右防徒長;移植後白天15℃、夜間10℃,但早熟品種移苗後夜溫要特別注意,不能長期處於10℃以下,以防春化。出苗整齊後,應立即除去上面的覆蓋物,不要過長時間覆蓋,防止出現高腳苗影響苗的質量。夏季結球甘藍一般不進行分苗。出苗後於子葉展平後進行第1次間苗,二葉一心時進行第2次間苗,三葉一心時進行第3次間苗,最後使苗距達6~7釐米。

苗期一般採取控溫控水辦法調節其生長。澆水多了易引起徒長和發病。一般在播種及移苗時澆透水,以後不旱不澆。育苗期間最好結合澆水,輕澆1~2次肥水。苗具有3~4片真葉時,苗床進行1次追肥,每30米2苗床追施尿素1千克。定植前15天開始控制水分,大通風進行秧苗鍛鍊,定植前5天晝夜不覆蓋。

整地定植。早熟品種適於沙壤土結球甘藍忌連作,要求同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3年以上。種植前深翻土壤20~25釐米,然後耙細土壤、平整。結合深翻耙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5000千克、複合肥30千克,每隔1米做1條壟,壟高20釐米,寬45釐米,將壟上土塊打碎,踏實。定植時期為苗齡30~35天,葉齡為5葉1心。低溫季節要選晴天定植,保證在緩苗期有一段好天氣,在定植穴內澆水;高溫季節在陰天或傍晚定植,在畦面上澆透水。大小秧苗分開移栽。

田間管理。緩苗期應及時查苗、補苗,可中耕1次,疏鬆土壤,利於根系生長,同時剷除雜草。澆過定植水後,每隔4天澆1次水,水後進行2次中耕。緩苗後結合澆水追一次提苗肥,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捲心前15天控制澆水蹲苗,心葉開始抱合時結束蹲苗進行澆水追肥。

結球初期,春、秋甘藍每畝帶水澆施人糞尿1500~200千克、尿素15千克或硫酸銨30千克,以後看天氣,每隔5~7天澆一遍水;結球盛期,視苗情每畝追施硫酸銨15千克或人糞尿1000千克。夏甘藍結球期正值高溫,肥水管理上採取“少吃多餐原則,每隔4~6天,畝施5~8千克硫酸銨。切不可潑澆糞水和其他有機肥料,以免引發病蟲害。夏季栽培結球甘藍,不易蹲苗,注意防止高溫乾旱引起病毒病。另外澆水不宜過大,雨後注意排水,防止高溫高溼引起軟腐病的發生。

防治病蟲害。結球甘藍病害較輕,蟲害威脅大。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蟲害有菜青蟲、小菜蛾和蚜蟲。黑腐病苗期發病子葉形成水漬狀,蔓延到真葉後,葉脈上出現小黑點,以後葉緣出現由小到大的“V”形病斑。成株期多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形成葉斑或黃脈,由葉緣向葉內擴展至大片組織壞死。防治菜青蟲主要是清理田間殘枝落葉,耕翻土壤,避免與同科蔬菜連作或間套作。

採收。當葉球基本包實、外層球葉發亮時及時收穫。對結球不整齊的地塊分期收穫。採收時間應該在清晨露水乾後或近傍晚進行,要避開高溫時段。採收前5天不澆水,以免出現炸球現象。謝謝,希望能幫到大家,請點關注互相學習,再見!











60後趙大姐


大家好,我是世勳媽咪,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早春地膜覆蓋甘藍具有栽培管理簡單,省工、無病害、生長期短、見效快,效益高,深受城鄉市場歡迎等特點。一般畝收入1500~2000元,是農民致富的好途徑。固安縣每年早春種植幾千畝。現將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一、選用優種根據甘藍生長對氣候的要求和提早上市時間。栽培品種應選用中甘11號。該品種屬於早熟品種,從定植到收穫只需要60~65天,上市早、效益高。二、適期播種早春地膜覆蓋甘藍,一般播期掌握在12月下旬……



世勳媽咪


早春甘藍一般年前都栽下去了,以我種菜的經驗,把地整好,用多寬的白地膜合理規劃株行距,把需要栽苗的位置用钁頭刨一下把苗子栽到刨的窩裡面,不需要太深,三幾公分就行,這樣的話鋪了白地膜可以保垧,不需要澆水,等到過了年苗子頂到地膜了用一根木棒挑個釦子就行了


林芝飛哥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問題:

早春甘藍,上面蓋著薄膜,可以生長,因為蓋著薄膜是起到保溫保溼的作用。

① 早春甘藍種植方式

春季甘藍種植一般利用小公棚,小拱棚加草苫,或陽畦,或中,小拱棚加地膜覆蓋或加蓋草苫等覆蓋保護形式進行栽培。由於甘藍耐寒性較強,生產氣溫偏低,早春和冬季定植後加以覆蓋保護,易實現早熟、豐產供應市場,很受消費者歡迎。

②春早熟甘藍品種選擇

春季早熟栽培所用品種應具備早熟、耐寒,冬性強,定植後40到50天,即可收穫等特點。目前推廣應用的品種有8398、中甘12號、中甘11號、魯甘藍二號、東農607等品種。

③春早熟甘藍育苗方法:

在山東各地及黃淮海地區,甘藍春早熟栽培,定植期為二月中下旬。不蓋草磚的小拱棚定植期為三月上中旬,中小工棚地膜覆蓋並加蓋草苫的,定植期為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採用上述幾種保護形式,甘藍的上市時間為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如果採用電熱溫床播種,在陽畦內分苗,苗齡為60天左右,這樣,甘藍春早熟栽培育育苗播種期,大體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如果多層覆蓋於一月下旬至二月下旬定植的甘藍,為培育適齡壯苗和避免發生先期抽薹,播種畦和分苗均應利用溫床,可以是電熱溫床,也可以是釀熱溫床,苗床溫度不能過低。


農村二波


結球甘藍又名洋白菜,卷葉菜十字花科苔屬,能形成葉球的草本植物。如採用地膜覆蓋栽培,由於有增溫保溼調節小氣候等作用,其增產效果十分顯著,並能提早上市銷售。前期增產可達127%,效益特別突出。要實現結球甘藍高產優質,筆者認為只要廣大菜農在地膜栽培中,選用優良品種,培育壯苗,適時定植及加強定植後的田間管理,即可實現。現將結球甘藍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結球甘藍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總結

1、品種選擇

結球甘藍品種豐富,有早熟、中熟、晚熟等配套品種,其中早熟品種有中甘11、8398、報春、元春,中熟品種有園春、東農605、西園2號、雜交種慶豐、中甘8號、東農609,晚熟品種有親豐、秋豐、冬冠等。結球甘藍春、秋季均有栽培,已成為全年均衡供應市場的重要蔬菜之一。目前使用的品種都為雜交1代種。春季栽培的早熟品種,全生育期為120~130 d,定植後45~50 d採收,如中甘11、8398、報春、元春等;中熟品種,全生育期為130~135 d,定植後55 d即可收穫,如園春、東農605、西園2號、雜交種慶豐、中甘8號、東農609等;晚熟品種,全生育期為150~155 d,定植後65~75 d即可收穫,如親豐、秋豐、晚豐、冬冠等。秋播甘藍主要選抗熱、抗病、耐肥、豐產性好等優良品種。

2、培育壯苗

春季育苗,可採用風障陽畦、改良陽畦、塑料棚育苗。風障陽畦育苗,必須在入冬前築好陽畦,夾好風障,把畦土翻到靠北幫處進行晾曬,至播種前15~20 d,將晾曬的土分2~3次分層放下,每標準畦施入過篩土雜肥100 kg,與畦土混合均勻,耬平踩實,待到播種前4~5 d扣上薄膜保溫。掌握苗齡在90~100 d。早熟、早中熟品種於12月播種。中熟品種於1月上中旬播種,用種量為450~750 g/hm2。

種子用溫水浸種4~5 h,取出催芽,溫度控制在25~28 ℃,至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畦先澆足底水,水滲入後撒0.5 cm厚過篩細土,播種後覆土蓋嚴種子,並覆蓋好薄膜保溼、保溫。陽畦育苗播種後加蓋雙層蒲席,當幼苗出土時,要撒1次細土,以減少帶殼出苗和子葉不能伸展的苗數,苗出齊後再覆1次細土。當子葉充分展開和第1片真葉開展時,分次間苗,當幼苗到2葉1心時分苗、保持營養面積6.7~8.5 cm見方。分苗成活後要中耕鬆土,以利於增產保墒。

甘藍育苗期間,應儘量多曬太陽,播種後白天保持膜內溫度20~25 ℃、夜間保持10~15 ℃,4~7 d後開始通風換氣,齊苗後白天維持溫度15~18 ℃,夜間維持在7~10 ℃。2月中旬後逐漸加大放風煉苗,防止徒長,尤其是夜間溫度不要太高,可逐漸降至1~2 ℃,以增強幼苗抗逆力,苗高20 cm左右,7~8片真葉時定植,若超過9片葉展開,反而會影響產量。

結球甘藍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總結

3、適時定植

結球甘藍溝畦栽種地膜覆蓋栽培,早熟品種於3月上中旬定植,比小高畦、平畦地膜覆蓋栽培早10~15 d定植。行株距為40 cm×33 cm,密度為7.5萬株/hm2左右。

畦東西向,按1 m寬放線,沿線向兩邊翻土,邊翻邊踩埂,做成高20~25 cm,底寬33 cm的馬槽形栽培溝,溝內施足優質底肥,並扦溝使肥土摻勻,耬平,最後栽苗澆水。栽完後按南北方向跨畦蓋膜,全田覆蓋由東向西順序後幅壓前幅,接邊重疊10 cm左右。畦埂上用土把膜壓牢,防止大風把膜掀起,刮蹌,撕破。溝畦還可把畦埂做成一大一小,即2 m寬範圍,做成一大畦,埂高20 cm,一小畦埂高33 cm的畦式。蓋膜時利用小畦埂高可蓋成屋脊狀,膜上不積雨水和雪。適合於早春栽培,可早植、早發、早熟,提高經濟效益。

採用小高畦、平畦地膜覆蓋栽培,有風障的在3月中下旬定植。中熟品種在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行株距為40 cm×37 cm,密度在6萬株/hm2左右,用小高畦、平畦地膜覆蓋栽培,可先蓋膜後打孔定植,也可以先栽苗後蓋膜,打孔把苗引出膜外。不論哪一種蓋膜方法,膜的四周一定要抻緊、壓實,栽苗膜孔用土埋嚴,防止膜下熱氣從膜孔處逸出而烤傷幼苗。

4、田間管理

定植時要澆定植水,一般在定植時可施用稀糞水7 500 kg/hm2,蓮座期開始澆水追肥,施尿素75~90 kg/hm2,也可在畦溝內開溝追肥,包心開始後要肥水齊攻,追施碳酸氫銨300~375 kg/hm2,以後看天看苗每隔5 d左右澆水1次,結合澆水追肥1~2次,每次追尿素75~150 kg/hm2。秋甘藍定植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要邊定植邊澆水,連澆2~3次促緩苗,澆水後淺鋤地保摘,緩苗後再蓋地膜,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以後每隔5~7 d澆1次水,發棵後結合澆水追肥施1~2次化肥,每次追尿素75~105 kg/hm2,促外葉生長,蓮座期要適當蹲苗,控制外葉生長過旺和徒長,促進球葉分化:包心開始後肥水齊攻,每次追施尿素150~225 kg/hm2,結球中、後期再追施1~2次化肥,7 d左右澆1次水。

5、病蟲草害防治

對霜黴病、病毒病、黑腐病等病害可實行3年以上輪作,種子消毒及利用百菌清、多菌靈等藥劑防治。對蚜蟲、菜青蟲可使用樂果乳劑、敵百蟲等藥劑防治,4月中旬用樂果乳油防治蚜蟲1次,中熟品種在6月初防治菜青蟲1~2次。包心初期結合防治病蟲噴施鉬酸銨300 g/hm2,連噴3次,其增產效果很好。為了防除雜草,地膜覆蓋栽培(除溝畦式外)在定植前用48%氟樂靈乳油1.875 kg/hm2,對水900 L,噴畦面後與表土稍作混合,再蓋地膜除草效果很好,可普及應用。


汪汪的生活記錄


在我國有句諺語:春播秋種。一般都是在春天和秋天播種。播種的季節多數在春天,但每一種植物會根據類型不同存在著差異,甚至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地區何時播種也存在著差異。比如小麥,就有春小麥和冬小麥之分:在東北地區春天播種;在華北地區是等玉米收成後在秋季播種。

北方常在早春播種後採用地表覆蓋技術,用地膜覆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溫。早春,地表溫度低而且不穩定,不利於種子萌發,往往採用塑料地膜覆蓋,提高土壤的溫度,促進種子萌發提早出芽。

看幾張萌芽的種子,來點春天的氣息:

種子覆蓋上黑色地膜或銀黑地膜,是可以出苗的,並且覆蓋黑色地膜有更多的優點和好處:

保肥能力強;

保水能力強;

黑色地膜可以防止雜草的生長;

缺點是沒有白色透明地膜升溫快,目前很難降解。

開溝放肥料,適度溼潤土壤,覆蓋地膜後用土塊壓牢防止風吹。每次栽培結束後,要將地膜處理乾淨,以免汙染土壤和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