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合掌------许冬林

惊蛰一过,楼外花开一日繁过一日。这繁,是繁丽,是繁密,更是繁忙。

春风里闭了眼,仿佛有无数个姑娘,红裙翠袄,在那里理扇,展屏,放下罗帐……花开里,春有了层次,有了深度,有了动静,有了节日的仪式感。

但这个庚子的春天,仿佛立于险境。闭门不出,日日楼上俯看花开,常生隔岸之感。这个春天,因为疫情,花开分外有远意。

楼下有几株玉兰,立春时,那一个个赭褐色的小花蕾儿像打点好的包裹。一树的蕾,像是千百名整装待发的兵。那时,我默立窗边,想着花开时,我一定可以堂皇下楼,堂皇在花下流连,花阴下打盹,把春光过得像词牌名“醉花阴”。

困居楼上,一边读书,一边等。等着等着,那窗外的玉兰花蕾便一日日胖起来,毛绒绒的花梗处吐出一笔一笔的紫色来——是紫玉兰。那些紫玉兰,亭亭直立于枝间,每一朵花儿都开得似乎特别有信仰,它们心意一致,齐齐朝着天空打开花冠——花开,总令人增添希望;春天,到底是春天,不曾漏下这一笔重彩。在这个疫情还没解除的春天,在许多人还奔忙于抗击疫情的战场时,此刻看着花开,格外令人感奋和慨然。

楼前有一条细细小河,河边一排临水的垂柳。也是立春前后,那柳柯还是深色的,静默的,像一枝枝搁在砚边的细笔。春雨春风里,迷蒙的水汽里,柳柯一日日醒来,一点点吐绿。那绿,起先像细小的雨点儿,打在水面上,后来便荡漾成一大圈一大圈儿的绿。我站在楼上阳台边,看那不断蔓延伸展的绿色,竟觉得那柳也是花儿了。

柳是绿色的花儿。我这是“看碧成朱”了。是因为这个春天是狭窄的,足不出户,所以看柳成花吧。一点点生长的绿色,都能唤起潮涌的春心。

想起去年春天,在城南公园,是晚上,路灯下和两位体己的友人散步。一路走过,春风澹荡,春草在脚底蓬松柔软,我们碎碎说着人间日月光阴。彼时,一树一树的海棠花正盛开,在头顶,在肩边。粉色的,白色的,累累簇簇的垂丝海棠,在月光下,在路灯朦胧的光色里,开得浪花飞溅。我和友人纷纷掏手机,拍月下海棠。

此刻回想,已经又是一个春天了。想必,今春的海棠也一定如约盛开,甚至比昔年更盛——人间到底还是风光如画,阴霾、风霜、冰雪,各样的磨难总也挡不住春的步伐。

在这个春天,我常常会抑制不住地流泪,为深处疫难中的同胞。

生命是脆弱的,它有时薄得就像一片花瓣,一阵风就能将它收走。在这个春天里,也有天使收敛翅膀,像花儿一样过早凋谢。在治病救人、抗击疫情的职责里,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个花开的春天。他们让这个春天,变得凝重,变得沉甸甸。

可是,生命,又是顽强的。当一场疫情黑云压城一般,笼罩在江城武汉的天空时,才发现,“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单薄的“我”,“我”是群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的一部人。“我们”相携握紧手,不轻易让一个“我”走丢。流泪时,“我们”的泪水会交汇成同向的河流……有更多的人,他们是医生、警察、志愿者……他们逆行到武汉。他们像伟岸的乔木,撑起绿荫,撑起花开,撑起一片宁静无恙的岁月。他们,为我们撑起人间的春天。撑起我们对春天的信念,花会蓬勃地开了又开,英雄会踏着萋萋芳草,平安归来……

在这个别样的春天,我常站在楼上,俯对楼下花开柳发,默然良久。这默然,是对溘然长逝的生命的哀痛,是对勇敢坚定的逆行者的礼敬,是对浩瀚春天的向往,是对人间平安无恙的祈祷……

在花开对面,我低眉合掌,十指在额。

摘自:2020-03-09《安庆晚报》

花前合掌------许冬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