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復工去上班,寶寶每天脹肚,只因外婆衝奶方式弄錯了

2月底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進入3月,不少單位開始復工,小雅產假到期,也需要離開寶寶去上班。

因為奶水不足,寶寶剛滿6個月,小雅就給寶寶斷奶開始餵奶粉,但受疫情影響,寶寶經常喝的那個品牌奶粉斷貨了,小雅只得給寶寶換了新的奶粉。單位開工有些突然,小雅還沒給寶寶完全轉奶,就突然被要求儘快復工。小雅把寶寶託付給同城的老媽照顧,囑咐好各種育兒事宜,小雅忍痛去上班。

老媽自信滿滿:我一手拉扯大你們姐弟三個,一個小奶娃我能照顧不好?

然而現實啪啪打臉,外婆帶寶寶三天,孩子小肚子都脹脹的,第三天寶寶開始哭鬧,無奈之下,小雅只得請假,老媽陪著一起帶寶寶去看醫生。經過詢問,外婆照顧寶寶的方法沒錯,問題出在給寶寶衝奶上面。

媽媽復工去上班,寶寶每天脹肚,只因外婆衝奶方式弄錯了

關於寶寶轉奶

寶寶交給外婆照顧時,小雅交代了各種事宜,獨獨漏了轉奶方法的詳細解釋。

啥叫轉奶?寶寶喝的奶粉都是有不同段位的,一般寶寶0-6月會喝一段奶粉,6-12月會轉為二段奶粉,1-3歲轉為三段奶粉。這種同一種牌子不同階段奶粉的轉換或者是從一個階段奶粉轉為另一個階段奶粉的過程,就叫做轉奶。

不同段位的奶粉營養配比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了適應不同月齡寶寶成長髮育的需求,如果一直給寶寶喝某一個段位奶粉,就可能造成營養不良或者不均衡,而影響寶寶成長髮育。所以給寶寶正確轉奶很重要。

0-3歲寶寶胃腸道消化能力較弱,所以轉奶的時候不能太突然,也不能一刀切地給寶寶轉奶,否則就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應,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

媽媽復工去上班,寶寶每天脹肚,只因外婆衝奶方式弄錯了

寶寶轉奶如何正確進行?

很多媽媽給寶寶轉奶或者是馬上換新奶粉,或者是新舊奶粉摻在一起給寶寶衝,這都是錯誤的。給寶寶轉奶要循序漸進,最忌諱一刀切;另外,每種奶粉配比不同,每勺加水量也不同,貿然這個一勺那個一勺混在一起衝,很容易導致寶寶腸胃不適。

給寶寶轉奶,一般有兩種常用方法:混合轉奶和隔次轉奶。

混合轉奶

這裡所說的混合轉奶就是把新舊兩種奶粉混合給寶寶餵奶,但並不是新的一勺、舊的一勺混在一起衝,而是要分開沖泡好,然後再混合在一起給寶寶餵奶。

比如你家寶寶每次要衝4勺奶粉,轉奶的時候需要逐勺進行:第一次先把一勺舊奶粉換成新的,另外3勺奶粉還用舊的,準備兩個容器,分別按照兩種奶粉衝配方法準備好奶粉的需水量,然後分別加入兩種奶粉,衝成新舊兩種奶粉,再把衝好的奶混合均勻給寶寶吃。切記,一定不能把奶粉混在一起按照一種奶粉加水量進行沖泡。

更換一勺的方法給寶寶餵奶3天左右,如果寶寶沒有不適症狀,第四天的時候用2勺新奶粉、2勺舊奶粉給寶寶餵奶,持續三天左右,然後給寶寶3勺新奶粉、1勺舊奶粉,持續兩三天,直至完全換成新的奶粉進行餵養。

隔次轉奶

如果你家寶寶每天要喝5次奶,在第1-3天裡,5次中插一次喝新的奶粉;第4-6天,插2次喝新的奶粉;第7-8天,插3次喝新的奶粉;按次下去正式轉為喝新的奶粉。 

混合轉奶因不同奶粉成分存在差異性,沖泡比例很容易弄錯,所以建議家長採用隔次轉奶方式比較好。

媽媽復工去上班,寶寶每天脹肚,只因外婆衝奶方式弄錯了

寶寶轉奶注意事項

轉奶方法掌握了,還有一些事情要注意:

1 寶寶越小,胃腸道適應能力越差,換奶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或者腹痛、腹瀉,所以在寶寶1歲之前換奶不要太頻繁。

2 寶寶每經歷一次換奶,胃腸道和消化系統都要進行一次重新適應,給寶寶換奶,儘量選擇同一品牌不同段位升級,讓寶寶身體更容易接受。

3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換奶更是需要循序漸進,換奶過程可歷時2周左右,家長切莫操之過急。

4 給寶寶換奶應在其健康情況正常時進行,如果寶寶有腹瀉、發燒、感冒等症狀,或者是接種疫苗期間儘量不要換奶,以免病情加重或者出現其他情況。

媽媽復工去上班,寶寶每天脹肚,只因外婆衝奶方式弄錯了

衝奶的方法

很多媽媽給寶寶換奶方法對了,但寶寶仍舊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就可能是你衝奶的姿勢不對。

給寶寶衝奶粉,主要步驟是:一洗、二調、三量、四搓、五試

一:洗

媽媽在給寶寶衝奶粉之前,先要洗乾淨雙手和奶瓶,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給寶寶衝奶粉的時候不會因為一些髒東西讓奶粉受汙染。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沸水煮一下奶瓶、奶嘴消毒,如果條件不允許,就拿沸水沖泡三五分鐘,也能達到消毒目的。

二:調

洗淨手和奶瓶之後,就可以調試衝奶粉的水溫了。

衝奶粉的水

一些家長認為自來水雜質多,所以他們更願意給寶寶用純淨水給寶寶衝奶粉。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純淨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大多被過濾掉了,寶寶食用反而不如自來水燒開的白開水好,所以給寶寶衝奶粉直接選擇自來水燒開的白開水為好。

衝奶粉的水溫

在我們常見的奶粉說明書上,大多數要求衝奶水溫在40-50℃,也有一少部分奶粉要求70℃。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製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推薦,應使用溫度不低於攝氏70℃的水來衝調嬰兒配方奶粉,以殺死奶粉中的阪崎腸桿菌或其它病原菌。

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原料乳粉在生產過程中是經過殺菌的,足以殺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細菌。但衝調奶粉時周圍環境或者被汙染的器具和雙手等都可能會汙染到奶粉,40-50℃衝調好的奶粉是細菌很好的養分來源,阪崎腸桿菌的增殖速度非常快。為了避免寶寶受到病菌的感染,家長儘量選擇70℃的水給寶寶沖泡奶粉。

對於6月齡以上的大寶寶,如果在沖泡奶粉的時候,你洗淨雙手,給奶瓶消好了毒,就可以根據奶粉說明書上面推薦的40-50℃水溫沖泡,但對於兩個月以內的寶寶,建議用70℃水進行沖泡。有些家長可能擔心水溫太高,奶粉中的營養物質被破壞,但其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僅僅是一些維生素,這些對寶寶健康影響並不太大。

媽媽在給寶寶準備衝奶粉水的時候,建議白開水直接晾至所需溫度,而不是沸水兌涼水。

媽媽復工去上班,寶寶每天脹肚,只因外婆衝奶方式弄錯了

三:量

給寶寶衝奶粉,需要量取合適量的水和奶粉。

量水

給寶寶衝奶粉,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

奶粉說明書上面一般會告知多少毫升的水加多少勺奶粉,媽媽在給寶寶衝奶粉的時候,要嚴格按照這個標準來,但要注意的是需要先往奶瓶中加入適量的水,如果先放奶粉的話,水量沒法掌控,奶粉就可能太濃或者太淡,太濃會影響寶寶消化吸收,太淡寶寶營養不良,也會影響發育。

量奶粉

奶瓶中加好水,在加奶粉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用奶粉罐中附帶的專用小勺,挖取一小勺奶粉,然後在奶粉罐口的刮片處(刮片不是擺設,用處在這裡體現)刮平。取完奶粉之後,一定要蓋好奶粉蓋,避免奶粉受潮或者被汙染。

這樣做可以保證寶寶奶粉是按照說明書上面的比例執行的,切莫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其他小勺挖取奶粉,或者是隨便更改奶粉和水的沖泡比例。

四:搓

奶粉放進奶瓶中,蓋上奶嘴蓋,這個時候需要讓奶和水充分混合。

很多家長喜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像是調酒師一樣操作可就錯了,你這樣做看似很帥,但受傷的是寶寶。上下左右晃動奶瓶,奶中會產生很多氣泡,寶寶太小,身體發育不全,這些氣泡進入到寶寶肚子裡,很容易引起打嗝、或者是腸絞痛。

讓奶粉迅速溶解到水中的正確方法是兩手握住奶瓶中上部,搓動奶瓶,讓裡面的奶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讓奶粉溶解。

五:試

奶粉衝好之後,媽媽先要自己試一試奶的溫度,這種試可不是讓你直接嘗一口,這樣很可能會把一些病菌傳給寶寶,正確做法是滴幾滴奶在手腕上,如果手的感覺剛剛好,就可以餵給寶寶,如果有些燙,就需要再等一等。

市場上有賣測溫貼,直接貼在奶瓶上,以此檢測奶水溫度,也是不錯的,有條件的媽媽可以試一試。

其他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衝奶的時候會剩下一些,吃不完的奶不建議再次給寶寶飲用,也不建議再次加熱,因為室溫下奶水中的微生物繁殖會特別快,所以建議寶寶吃不完的奶,半小時之後要倒掉。

為了避免給寶寶衝奶太多造成浪費,媽媽們儘量是根據自家寶寶吃奶量控制,然後根據奶粉說明書的要求適當增減奶粉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