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子不約929


窮清華

實際上是流傳於我們建國初期,因為那時候國家相對貧窮,所以對清華大學所投入的教育經費也相對較少,這樣一來,清華大學整體水平就跟不上,無論是建築還是內部的配置都比較落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由於條件比較艱苦,當時富家子弟是不考慮去清華大學的,只有貧苦家庭的孩子才會去。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貧苦家庭的孩子能吃苦;二是因為清華大學注重工科,而在工科畢業的學生就業比較容易,並且待遇也相對較高,為了給家裡改善條件,出身貧寒人家的子弟往往選擇去清華大學。


富北大

不僅是因為北京大學佔據的地理位置相當好,而且還因為那時候國家在教育經費的投入,對北京大學也是格外重視。無論校園的建設還是內部的設備,都是國內領先的。

如今,我們要是去北大校園看看,依然能夠從留下來的建築上感受到北大當年的輝煌。不過,那時候想要去北京大學讀書也並非易事,因為北大的門檻特別高,很多出身農村的孩子就算學習成績特別突出也很難考入北大,那時大都是高幹的子女才能在北大讀書,這也就是為什麼叫“富北大”了。



不要命的中科大

中科大,作為一所定位準確的大學,它所承載的任務就是為國家培養科研人才,因此,中科大有點類似於“麻省理工”。

眾所周知,搞科研不同於其他專業,那是需要一門心思去刻苦鑽研的學科,這就導致了中科大不管是教授還是學生,在學校裡除了科研還是科研,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每個人都非常的拼命,因此,也走出了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在這一點上中科大也是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