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沒有什麼不同


一年級的小朋友識字還不是很多, 如果是給孩子自己閱讀的話可以選擇一些帶有拼音的繪本故事書。

親子閱讀需要做到以下3 點:

1、 選擇孩子愛讀的書籍

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一些書籍, 閱讀需要從興趣培養起, 孩子喜歡的書,讀起來就會比較有熱情, 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物專注力也會比較高一些。

2、 每天堅持閱讀

閱讀是一個長期建立起來的習慣, 親子閱讀也是一樣, 不能因為今天比較忙, 或者是有其他事情耽誤了而放棄每天的閱讀。 根據21天養成好習慣的原理, 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 這個動作就會變成習慣。 爸媽的陪伴同時也是一種親子互動的過程, 也是一種增進親子關係的方式。

3、 閱讀時間要掌握好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 專注力的時間不是特別長。 親子閱讀的時間要掌握好時間, 不宜過長,否則孩子專注力下降,不能集中精神聽,降低了閱讀的效率, 而且對於長篇的故事來講, 也不容易堅持閱讀。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可以閱讀的書籍可以帶孩子去書店多轉轉, 讓孩子挑選他們喜歡的書。 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選擇書籍的過程中。


下面的書籍米小圈上學記,淘氣包馬小跳和托馬斯系列的繪本都比較適合剛入學的小朋友閱讀, 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和孩子一起閱讀也能從閱讀的過程中看到孩子的進步。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薇子10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比較欠缺,這時候需選擇帶拼音版的故事書或者彩色繪本,比如《沒頭腦和不高興》,《米小圈上學記》《格林童話》等等,在父母的陪伴下共同閱讀。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互動閱讀,各扮演書中某個角色,邊讀邊表演,這樣能增加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樂趣,漸漸的愛上閱讀,久而久之,孩子的閱讀能力會大大提高。



林若晞


愛閱讀的孩子知識面會很廣,會對很多事情產生興趣。與一年級的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其實並不難。關鍵是家長要用自己愛閱讀的態度去影響孩子。在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父母的情感,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把閱讀和興趣能夠聯繫在一起時,他們的身體會釋放出化學物質,讓大腦高速運轉。 這樣一來,孩子會更多地參與學習過程,並且受到更多的鼓勵。


一、父母要先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興趣。

怎樣才能夠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興趣呢?首先,父母自己要多閱讀。父母在閱讀時可能會因為讀到一本好書而拍案叫絕。在閱讀時,能學到一些優美的詞彙、能感受跌宕起伏的情節的變化。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在家裡就會經常看書,也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繪本。給孩子買的繪本是一些有趣味性的繪本。先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等他們有了興趣以後,就會慢慢形成閱讀習慣。有的家長給孩子買的繪本是他自己認為好看的,並不是真正孩子喜歡的,要讓孩子自己去挑選,但是父母可以給孩子建議。


二、在家裡要為孩子創造良好閱讀環境。

孩子閱讀的時候是需要有一個環境的。比如,當我們的父母都在玩手機遊戲時,你叫孩子這個時候去閱讀,他肯定是不願意去的。他看到你在玩遊戲,他也想玩。因此,良好的閱讀環境包括成人的榜樣。還可以給孩子專門在家裡安排一個圖書角或書架。孩子每次閱讀時,就坐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個地方可以佈置的舒適一點。

現在有一些幼兒園,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會在幼兒園裡做一個圖書角,放置一些小沙發和繪本,讓孩子舒舒服服的坐在沙發上看書。在家裡,父母也可以在家裡給孩子設置一個閱讀角,放一個小沙發、一個小靠墊,買一些孩子喜歡的繪本。他們一定會愛上閱讀的。


三、不打擾孩子。

當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父母不要因為別的事情而去打擾他。只要不是很嚴重的,很緊急的事情,父母可以等孩子閱讀完以後,再與他溝通。比如孩子剛剛拿到一本好看的繪本,才過幾分鐘,這時媽媽一遍一遍的叫著孩子:“寶貝,快來喝瓶奶;寶貝,快來吃掉這個蘋果;寶貝……”孩子剛剛讀到精彩的地方,就被媽媽的聲音打斷了,這時候孩子會感到很煩躁。而且,當他重新看的時候,他又要去翻書了。這樣也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有了興趣,又有了良好的閱讀環境,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也就不難了。爸爸媽媽可以每天給孩子固定好一個時間,來進行閱讀。以後每到這個時間,孩子們自己就會記起來:媽媽,我要看繪本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幫助。

我是大賽爸爸說,關注我,育兒路上與您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