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但次年要歸來問斬,結局讓李世民感動不已

李世民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的能力非常出眾,在歷史這麼多大的帝王之中都是排的上號的。不僅知人善用,還開啟了貞觀之治,為唐朝400年長盛的歷史打下基礎,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江山體察民情,更好了解民間疾苦,他經常都找機會,親自去民間看看了解勞苦大眾的生活。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但次年要歸來問斬,結局讓李世民感動不已

公元628年,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在後宮閒逛時,看到皇后旁邊侍奉的宮女們,李世民突然好奇就問他們:“你們進攻大概都有多久了?”宮女當中管事的就回答他:“有的是宮裡的老人,隋朝的時候就已經在皇宮裡工作了,而有些是剛剛進攻的新人而已,還只是剛剛來了一兩年左右。”而長孫皇后看著身邊年齡非常大的宮女們,也為她們感到哀傷,覺得她們在這裡已經工作太久了,卻沒有機會和家人團聚,過自己的生活。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但次年要歸來問斬,結局讓李世民感動不已

所以她就請求李世民將那些年齡比較大而且願意出宮的宮女們都放出去,李世民自然也不太願意讓這麼多年齡大的宮女們老死宮中,所以就派人給她們準備行李和銀子,讓她們出宮。當初有3000多宮女出宮,李世民這個舉動不僅減少了朝廷支出的成本,而且讓這些宮女們有機會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過上自己的生活。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但次年要歸來問斬,結局讓李世民感動不已

公元632年李世民親自到監獄裡複審刑事案件,在審核的過程中有幾十名囚犯懇求李世民放他們回去,能夠讓他們在死之前看看家人和家人團聚。聽了這些話之後,李世民動了惻隱之心,打算放他們回去探親,但是監獄的長官一聽到李世民這個想法,就勸阻他說:“這些囚犯都不是真心實意想要回家探親的,他們只是想要借這個機會逃脫自己的罪行而已。皇上萬萬不能夠把他們放走,即便放走他們,他們最後也不會真心實意的回來的,到時候想要追回來就非常麻煩了。”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但次年要歸來問斬,結局讓李世民感動不已

唐太宗聽到監獄長官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面對這個兩難的境地,他跟囚犯們立下一個規矩,可以放他們回家探親,但是第二年的秋天一定要準時回來監獄,接受自己的處罰,如果同意的人簽字畫押就放他們走。那些囚犯很早就想再見自己家人一面了,如今能夠回家跟家人團聚,並且還免除了一年的牢獄生活,自然非常樂意。而在囚犯們同意簽字並且離開之後,李世民也沒有派人監視他們,或者隨時準備重新抓捕他們。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但次年要歸來問斬,結局讓李世民感動不已

等到第二年的秋天,400名囚犯們悉數歸來,而且沒有任何一個人借這一個機會逃走,唐太宗也非常感動,覺得這些人還是有重新改造的機會,於是最後也赦免了他們的死罪。可見唐太宗除了治理朝政,知人善用,他還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對人一直都保有惻隱之心。後來白居易為了稱讚他的善舉,還主動寫下了一首詩來稱讚他,表揚他的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