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六師紅旗農場退休職工馬獻民,沙漠種樹15年

在六師紅旗農場附近的沙漠邊緣,有一道寬約4米的林帶,就像一堵牆,屹立在沙漠邊緣。

這條林帶是紅旗農場退休職工馬獻民栽植的,他和家人用了15年。

這堵用15年時間栽植的“牆”,讓風沙在它面前悄然止步,也讓紅旗農場的生態環境逐年好轉。

2002年以前,紅旗農場沙漠邊緣的土地異常缺水,乾旱、風沙大困擾著職工,馬獻民家承包的土地就在沙漠邊緣。

“那些年,風沙特別大,紅旗農場沙窩沿線莊稼基本上不長。”馬獻民說。

為了讓地裡的農作物有收成,馬獻民有了植樹防風治沙的念頭。到了2003年,馬獻民毅然下定決心植樹防風固沙,這一干就是15年。

新疆兵團六師紅旗農場退休職工馬獻民,沙漠種樹15年

新疆紅旗農場北庭沙漠


馬獻民說:“自己決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幹到底。不管有多少困難,我必須堅持下去。”

馬獻民植樹防風固沙的歷程異常艱難。疾病的困擾、家人不支持等,但他依然堅持著、奮鬥著。“當時兒子和妻子都不支持我做這件事,說我身體不好。我說給國家盡義務給社會盡義務,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不需要讓別人知道,我不圖出名。”馬獻民說。

寒來暑往,馬獻民帶著家人一直堅持著。

成功永遠屬於奮鬥者,15年裡,馬獻民和他的家人累計栽植30多萬株樹苗,覆蓋面積達1500多畝。

紅旗農場沙漠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沙漠邊上的土地旱情有所好轉,馬獻民也已75歲高齡,但老人的話語中仍然流露著那份永遠的執著。“有能力為國家做些大事,沒有能力就為國家做些小事,人總是要做點事情。”馬獻民說。

昔日的小樹苗在馬獻民15年的悉心呵護下終成大樹,而馬獻民也對這條林帶有了親人一般的感情。“看到林帶,我的心情就好了,兩三天不去,心裡就好像缺了一些東西。”

為了將植樹的“接力棒”傳遞下去,從2013年開始,馬獻民每年都組織家人在林帶上開展植樹活動,那條林帶也成了紅旗農場沒有盡頭的生態“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