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業務能力強的就讓做事,業務能力差的人才讓去做領導,這叫人盡其才!你認同嗎?

贏在高三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業務能力差的領導業務能力強的,豈不就是外行領導內行?

很多人可能抱有一種觀點,那就是領導好當,不用幹具體業務,不用跟客戶打交道,坐在辦公室聽聽彙報,開開會,指點指點就可以了,活都是手下人幹。領導要是真這麼幹,沒幾年公司就垮了。可能部分國企和一些事業單位是這樣,但一個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公司,這樣做只能死路一條。

以我個人經驗看,領導只有比員工忙,沒有輕鬆的,並且至少有下面幾點:

1.必須要非常懂業務。不懂業務,不懂公司運行機制,不懂一線人員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又怎麼能協調工作,做好統籌?

2.必須要非常懂管理。要時刻思考如何發揮手下員工戰鬥力,如何提高能動性,如何讓大家各司其職,團隊協調高效運轉。

3.必須要非常懂人性。不光要關心大家工作怎麼樣,更要關心大家思想怎麼樣,協調處理內部員工之間的關係。同時還要懂人情世故,跟上級搞好關係,掙錢自己團隊的利益。

領導不是那麼好當的,做好技術需要智商,做好管理不但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畢竟人比機器難管。


艾希瑞


看到題主寫的這個問題,我立刻想到了我大學期間選班委會的場景。

當時計劃選4個班委會的成員,和一個班長總共5個人。當時老師就讓我們投票選出來5個人,然後對這5個人進行分工。在分工的時候,A君學習好就當學習委員,B君體育好就當體育委員,C君唱歌好就當文體委員,D君愛勞動就當勞動委員。最後就是E君,好象什麼都不突出。那就幹班長吧。



對於題主所說的現象,過去在國營企業裡面還是比較常見的。

但是我的觀點是,如果企業希望長久發展,還是需要領導有真正的才幹。

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是非常嚴謹的,這就要求領導的素質會更高。 真正的好領導必須具備的條件:



1、懂業務

現在的企業管理,大多數的領導都是從基層做起,有著豐富的基層實踐經驗。這對他們日後走上管理崗位時,下屬不會不服你。對於“空降兵”式的管理人員,現在的企業都非常謹慎地使用。 尤其是現在大多是90後員工,如果你沒有真才實學,那麼90後的員工一般都不聽你的。

2、懂管理

管理和基層的實踐工作經驗完全不同,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更多的是講究團隊的力量,如何充分調動團隊每一個人的積極性,來共同達成一個目標,這才是目的。

3、高情商。

通俗的說,一個人來完成一項任務,我們需要的是高智商,但帶一群人來完成一個任務,需要的是高情商。

因此如果你業務能力不強的話,做領導也是非常的困難。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圖片來自網上,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假導演聊職場


機關事業單位這種事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單位還是比較普遍的。因為吃皇帝,不用創業績,不用講效益。“和平年代又不打仗,誰當團長都一樣"。用人看來頭,看誠府,看機靈,看站隊,看他是誰的人,看他會不會來事,看他對領導忠不忠誠,孝不孝敬。美女下屬則看她有沒有氣質風韻,會不會善解人意,思想是否前衛,對領導是否鍾情,為人是否低調,處事是否謹慎,有沒有獻身精神。至於能力,有執行力更好。

企業就很難說,不能同曰而語。國企和機關是異父同母,大同小異,同一個央媽,一樣的奶水。外企和私企就不一樣。事事處處講效益,上上下下講業績。外企私企不會養懶人,不會養庸人,不會養閒人,不會養花瓶。你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沒有精進的工作態度,沒有良好的工作作風,沒有頑強的意志毅力,沒有開拓的創新視野,沒有吃苦的黃牛精神,沒有奉獻的精神境界。剛靠點頭哈腰逢迎阿諛是混不出名堂的。歌功頌德不能創造財富,建言獻策才有利企業發展。你不勤奮工作,不奮力拼搏,不開拓進取,不努力完成目標任務,那只有打包走人。

外企不是天堂,私企不是銀行。他們的每一毛錢財富都是員工的辛勞和汗水及智慧的結晶。沒有員工的勤奮,就沒有企業的輝煌。請記住: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居家活佛


咋一聽這話,似覺得有點不近情理。但,卻是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業務能力強的人,讓他做事;業務能力差的人,去做領導。你以為現實當中,沒有這樣的現象存在嗎?這裡所說的業務能力強,只是單純指業務;業務能力差,只說明這一個方面不強。

不要感到奇怪。這種現象不但有,而且還為數不少。

業務能力強的人,就適合做業務。這種人,擅長務實,不擅務虛。讓他坐在辦公室當領導,天天開會,研究這,研究那,他會難受的如坐針氈。因為,做業務才是他的專長。

業務能力差的人。這話聽起來有點彆扭。應該說,有些人,不擅長或不喜歡做業務,但有分析決策能力,善於運籌帷幄,具備做領導的潛質。

不能不說,這同樣也是人盡其才。充分發揮了各人所長,避免了人才浪費。

做業務的人,首先要具備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業務素質。善於給不同的人群打交道,心無旁騖地把業務做好,不用顧忌其他。

做領導的人,要有組織協調能力。視野開闊,格局要大。另外,善於做人的工作,掌握人的思想動態,統攬全局,把握方向。因此,做領導,綜合能力必須要強。

總之,術業有專攻。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位置。定位定的好,才能夠發光發熱。

這是我的觀點,你認同嗎?



東音八度


這是什麼鬼畜邏輯,簡直搞笑。

業務能力差,也就是說他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不能勝任,拿的錢還是業務能力好的人掙來的。

這種人不是應該被稱為“寄生蟲”,然後回爐重造嗎?怎麼能讓他去做領導,去指揮別人?

難道這單位就這麼缺人嗎,以至於飢渴到這個地步?

.

  • 業務能力強,不代表其他方面弱

業務能力不是白來的,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及情商。

沒有長期的努力,以及對專業的深耕,是不可能“業務能力強”的。

業務能力強,也間接證明了其他能力,如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組織能力,等等。

.

  • 業務能力強,才能更好地領導業務部門

業務部門來個外行是可怕的,因為他不但不具備專業知識,更喜歡“劍走偏鋒”,胡作一氣,亂指揮一通,最後把個好好的部門搞個亂七八糟。

業務能力強的人則不然。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不用浪費眾人的時間和智商來“現學現用”;他也有深厚的基礎,能帶領部門快速、穩步向前。

.

  • 業務能力強,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少些“花頭”,不會讓單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業務能力強,那代表以前一直在努力,今後也想一直在這條路上努力下去。

那他大概率不會搞那些弱智的事,比如打壓能人,造成人才流失;比如任用弱智小人,搞得部門烏煙瘴氣;更不會胡亂做決定,讓部門的經濟和業務陷入崩潰。

他們會任用真正有能力的人,摒棄小人,讓部門實現真正的繁榮。

.

...

總之,因為“業務能力弱”而“應該去做領導”,聞所未聞,不知是何處搞來的段子,只覺荒唐。


也許雜談


說這種話的人,就是業務能力差還不努力,還想靠這種話忽悠別人,當別人傻啊!

什麼叫人盡其才?就是讓擅長做事的人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業務能力強的人去做業務,這點當然沒錯:阿里巴巴P12大神多隆,到現在還不去開阿里會議,連馬雲面子都不給。但是人家是什麼人?單槍匹馬寫出來淘寶最初版本的超級大神,業務水平比扎克伯格還要高的行業超級大牛。

這種就叫業務能力強,在他自己擅長的領域內,他就是霸主級人物,他就跟業務的定海神針。請問下哪個公司沒有這樣的人?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這種業務能力,當然就是讓他做業務了?說實話,其他業務能力不夠的人,敢去說自己作為他的“領導”嘛?敢隨便對著人家指手畫腳嘛?

做領導者,需要的能力素質,和做基礎業務的本身就不一樣。但是,不要本末倒置,不是業務能力差的就能做領導,而是領導能力強的人才能做領導。

領導能力需要戰略能力、策略推進能力、項目執行能力……這些點好做嘛?能問出這種問題的人其實就不夠格,思維深度就完全不夠看。


欣旋諮詢


我相信人的天賦是分類的,我相信領導有領導的天賦,幹活賣力的優秀員工有他自己的天賦,領導有領導的業務,員工有員工的業務。

說說我自己現在的領導,40歲。你讓他坐在電腦前面受理單子,處理單子,跟進單子,他已經做不到了。可是,這就能說明我現在的領導能力不行嗎?

請看他平時都做什麼:

1,平衡公司裡面各個幫派的利益。

領導知道公司有幾個幫派,每個幫派都有誰。誰是頭,誰是混日子的親戚,誰佔著茅坑不拉屎。當公司規模擴大的時候,要競選管理崗。我們公司領導把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年輕漂亮的女生推向了管理崗的位置。

因為我們公司的派系鬥爭太厲害,如果給任何一個派系上去,其他的派系必然會不服,給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年輕姑娘上去,一下子誰都服了。因為這時候你無話可說,該幹活的還是幹活。我現在的領導幾乎每天都在做平衡各幫派利益的事情。

2,為員工打工。

員工負責做事,當他需要別的團隊配合的時候,他自己是不能出面的,別人不會理他。這個時候一般由領導出面,向別的團隊抽調人力,也順便把加班費的事一次性談清楚。工作做完,各回各崗。領導在這種事上效率很高。

公司的很多大事,大的變革,離不開大資源的支持,而這些大資源,都是領導去談的,談下來了,新的項目就可以啟動了。

說真的,如果讓我去談,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談,也不知道跟誰談,我的手機號碼簿裡面並沒有這些人物。所以我還是覺得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做領導,他能讓員工真心真意的跟他做事,領導有領導的業務,員工有員工的業務,就好像他考的是歷史試卷,你考的是生物試卷一樣。


夢裡瀾濤


這個本身沒有錯,有些人業務強,但是領導能力不怎麼樣,把他放在領導崗位就浪費業務人才了,領導能力跟業務能力本身就是2回事,只是大多企業非要把領導管理的薪資高於業務,這本身就不合理,業務辛苦,難做,提成高正常。領導沒必要都要高於業務的待遇。

我還發現有這麼個公司,有個業務能力超強的業務分出去開分公司,任分公司總經理。分公司開了2年了,2年都是虧損。分公司前前後後一共招聘了100多人上崗了,都做不了3個月就走了。但是都是保持10個左右在職,不斷有人辭職,人事不斷招人。分公司每年虧損房租,這些人員工資,這個總經理自己業務很強,只有他一個人有業績,他工資每個月可以拿幾萬,屬於賺錢的,公司屬於虧錢的,進來的員工也發展不了,都是耗損公司底薪。整個公司就他一個人有利。老闆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個人以前對公司貢獻很大,業務能力也很強,手上也有很多公司主要客戶資源,開除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就意味著會把資源帶給競爭對手。毫無疑問,這個人作為業務對公司是有貢獻的,也是優秀的業務。但是調人管理崗位,就害人了,不但沒有了貢獻,公司虧,下面員工的發展不了,他自己壓力也大,雖然自己有工資,但是知道公司是虧的,心裡也不好過。但是也不好,也不甘心返回業務崗位了。2年了。老闆說讓再做一年看看,都是好人,老闆給機會了,這業務也做13年老員工了。基本我看再做一年結果一樣的


啊貴姐


有一次我去德邦物流面試的時候,HR告訴我,他們的公司有兩種人才培養晉升模式。

管理者方向

第一種是管理者晉升途徑。這類員工的人際關係較好,職場情商更高,能更舒服地處理同事間的關係,調節上下級矛盾,能最大程度地吧上級安排的任務指標在基層落實下去。他們的目標是門店店長,大區管理者。

技能專家方向

第二種是專家晉升途徑。這類員工可能並不擅長人際交往,更專注於自己的技能提升。在業務方面遇到挑戰的時候,能非常專業地搞定問題。這種專業性極強的員工,能發揮自己最大能力的地方就是業務第一線。如果要提拔他們,最大可能就是做企業的專家顧問,和業務方面的講師培訓師,負責員工的業務培訓。

人才複合是團隊需要

這兩類員工特點不同,成長方向也不一樣。這樣區別對待,是因為好的團隊一定是優秀員工複合形成的小生態系統,有分工有配合,穩定性強。團隊需要各類不同的人才,而不是大量單一人才的複製體。這樣在團隊遇到不同問題時,都會有一個專業的夥伴站出來解決問題。

要達到這個目標,好的領導會注意,把每一個員工的能力都最大化應用,對每個人因材施教,態度和方法肯定不一樣。

我的理解

樓主出現疑問,可能就是在認知上,就單純的認為只有直接做事的人是有能力的,管理他人的左右不太明顯。


然而在領導眼中,“能力差”的員工,可能專業技能一般,但是在運營方面有好的大局觀,也懂得調節同事和領導的關係,對團隊目標的理解更好。這樣的人做基層員工很弱,但是做管理者,可能會讓別人乾的更好。


同時,在領導看來,有的員工,專業技能極強,是團隊不可或缺的技術骨幹。這種專業人才,活動在第一線,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這種員工提拔成管理者,自己的特長和專業技能發揮不出來,反而容易在管理中出現溝通問題。


所以我認為,團隊管理,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業務能力強就做業務,溝通能力強就做管理。這本身就是管理的基本規律。


以上。


陸凱L


有人說:業務能力強的就讓做事,業務能力差的人才讓去做領導,這叫人盡其才!你認同嗎。答案是:業務能力強如果只是指的專業能力,那這句話基本就是現實。

第一點:業務能力如果指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不強可能會是好領導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是大型製造業企業裡面的設計工程師,他們單位因為是大型國企,所以裡面工程師的數量很多,大領導為了方便設計工程師彼此間互相溝通,因此選擇設計部門小領導的時候,都會從這些設計工程師裡面選擇。


但是每一次大領導選擇的都是那些業務能力一般,交際溝通能力比較強的設計工程師,按照設計部門那些非常牛的設計工程師的看法:領導不懂行,幾句話就覺得那些人很專業,其實那些人業務很差的。


這樣的話傳來傳去,幾乎所有的設計工程師都覺得領導是什麼也不懂的外行人。


後來我問了一下部門領導他的工作好不好做,他拼命搖頭:這個和設計工作完全兩回事,設計的時候我只要按著規範不出錯就可以了,這個沒規範可以遵循,和客戶喝酒拿項目前一秒剛說好後一秒就要立刻簽字,不然離開酒桌就不認賬,喝的我胃疼,要不是我靈活應變而且還能扯一堆技術的東西,真是搞不定啊。

第二點:業務能力強如果指綜合能力,那就是領導的材料

公司大領導任命下屬絕對會考察他各方面的能力,不光光是考察他的專業能力,他隨機應變能力,脾氣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包括他的出身背景都會考慮在內,越是任命級別高的領導這些方方面面就越需要考慮到。


原因很簡單,任命一個領導比較容易,但是如果這個領導乾的不好,再把他撤掉那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總結:一個職場人專業能力非常強,這是很好的人才。如果一個職場人的綜合能力非常強,這也是很好的人才,不同的特長應該被用到不同的崗位上去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