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年輕,有事沒事都帶個口罩,是怎麼回事?

老鐵觀言


理解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從環境及生理、心理上來理解。

我,座標包郵區,打小在這裡長大。那時山青水秀,稻米水田,河道縱橫,除了在醫院裡看到醫生戴口罩外,身邊基本看不到沒事戴口罩的人。

但是,這幾年,包郵區的環境真是大不如前,從飛機上往下看,這個區域內,底下都是灰撲撲的。青山和水稻田,早就變成工廠了,縱橫的河道,多數淤堵阻塞成了臭水溝。

戴上口罩,是不得不採取的自我保護措施。一到冬天,霧霾重重。出門一會兒,鼻子裡都是灰。這種環境下,不得已而為之,要不然誰願意帶這個讓人呼吸都不暢的勞什子?

小朋友們受潮流影響,不可避免的也會因為時髦而戴起口罩來。你還別說,冬天,羽絨服、圍巾、帽子、口罩,穿出了冬天的儀式感。特別是現在的口罩,有花哨的,有可愛的,有逗趣的,有嚴肅的,不覺得給沉悶的冬天戴了一抹亮色?

防口臭,防異味。對,沒錯,就是防口臭。現在的人,吃的東西太精細,消化系統反而會出問題。開口講話,一股子酸爽的味道。當然,我也不例外,哪幾天壓力大或沒睡好覺,講話也會有異味。為此,戴口罩,只是做一種隔離,對人對已都是尊重的表現。

更進一步講,我們在公共場合,特別是冬天閉密性好、通風稍差的環境裡,迎面撲來的“人肉油膩”味,真的是感受欠佳。比如出租車,公交車裡。

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染。如果我感冒了,我也會自覺戴上口罩,以防傳染給別人。同樣,我身邊的家人和同事,也會這樣做。這樣不是更好嗎?大家都有防範意識,避免自己感染或者是因為自己而影響了別人的健康。我覺得這是公民素質的提高。

臉上過敏了或出門來不及化妝,戴口罩暫時而為之。這是95後女生告訴我的。她說她身邊的很多姑娘都這樣。早上上學上班來不及了,但沒化妝又不好意思出門,就口罩一戴,匆匆出門。到了目的地,再把妝給補上。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與學習中,這不也是件挺好的事情嗎?

春季多發過敏性疾病,對於柳絮、花粉過敏的人士,也不得不戴起了口罩,以防止自己不幸被中招。

地域差異使大家佩戴口罩的目的不同。北方人戴口罩可能還有禦寒的目的,南方人,戴口罩,多半是防曬。

所以,戴口罩反而是人們個人素質提高的表現,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