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非上海生源應屆生申請戶籍評分辦法》中你看到了什麼?

《2019年非上海生源應屆生申請戶籍評分辦法》其實已經公佈了幾個月了,為什麼我要拿來單獨說一說,就是因為這個評分辦法中可以告訴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分數線公佈後,在選擇高校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重點。


2019年進滬落戶標準分仍為72分,這些分從哪裡來呢?包括:高學位和學歷、畢業學校、學習成績、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用人單位要素等。但是重點其實不是這個,而是下面這幾條:


  1. 最高學位、學歷
《2019年非上海生源應屆生申請戶籍評分辦法》中你看到了什麼?


2. 畢業學校

《2019年非上海生源應屆生申請戶籍評分辦法》中你看到了什麼?

其實就是原“985工程”建設高校、在滬原“211工程”建設高校、中科院在滬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養單位;


《2019年非上海生源應屆生申請戶籍評分辦法》中你看到了什麼?

就是原“211工程”建設高校、中央直屬研究生培養單位、上海各本科高校和研究生培養單位);


這裡我截取部分高校名單給大家看看:

《2019年非上海生源應屆生申請戶籍評分辦法》中你看到了什麼?


3.辦法明確,最高學歷在上海高校就讀,可另加2分在滬學習分。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選擇高校的時候會傾向於北上廣的大學,也有很多考生願意留在那裡發展。那麼單獨拿上海來說,上面這個評分辦法其實直接告訴你了:如果你想留在上海,第一是學歷越高分數越高;第二是學校平臺越高分數越高(不要以為偏遠地區的211就不行了,有些地方還是比普通本科管用的);第三是最高學歷的落腳高校最好選擇上海本土高校,可以加2分不說,也算提前為留在上海預熱了。


其實高考分數線出來後,根據自己的分數和發展意向選擇高校是一件十分費心費力的事情,需要考慮的方面實在是太多了。上面這個評分辦法中還涉及到了專業的要求,這些東西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都是需要仔細閱讀和認真研究的。有實力去任性的當然用不著費心了,至於大部分普通考生和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多操點心還是值得的。


注:為避免有些人喜歡抬槓,拿專業強校的強勢專業來和偏遠地區的211比較,我想提醒一點,選什麼學校首先是看你能考多少分,然後才是儘量在你的分數夠得上的層面爭取選擇最具備性價比的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