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林西縣十二吐鄉烏蘭溝村黨總支副書記房文峰沒有想到,三年前的這個時節,他帶著村裡大棚蔬菜種植戶到縣內外接受培訓。三年後的今天,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在縣委黨校的講臺上,向來自全縣各鄉鎮的村“兩委”成員“現身說法”授課。作為全縣設施農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親歷者,房文峰在講臺上向“兩委”同事們分享著經歷與感慨……


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隆冬時節充電忙

2019年12月25—27日,林西縣村“兩委”帶動帶領設施農業發展專題培訓在縣委黨校和縣內外設施農業產業園區舉行。來自全縣11個鄉鎮街道41名經營設施農業、或有意向經營設施農業的村“兩委”幹部以這種方式進行集中充電。培訓採取專家講座、親歷者現身說法、現場教學、交流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縣農牧局蔬菜辦負責人,來自十二吐、大營子兩個鄉鎮的4個經營戶從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前景、策略方法、效益比較以及自身經營設施農業歷程、經歷的挫折、克服困難的辦法、體會與建議等方面充分與參訓人員溝通交流,產生了較大共鳴。“我們村裡建了60多個大棚,大家有種植的積極性,但始終缺一種心氣兒,對前景也感到很困惑,回村後,我一定要把這次培訓帶給我的信心傳遞給鄉親們,讓大家多用心思發展好大棚蔬菜種植。”來自新城子雙興村村委會的趙瑞平這樣說。

感知差距找路忙

雪地冰天寒風朔,萬枝桃李競相開。這種在三年前絕不可能出現的景象,今天已實實在在出現在參訓者眼前。在赤峰楚東設施農業園區,以及林西縣內的十二吐達康、大營子幸福設施農業園區,參訓村“兩委”實地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在松山區大廟鎮,兩萬畝設施農業園區宏大的規模、完善的產業鏈條、巨大的收益,讓參訓人員感到眼前一亮。聆聽著講解人員講解經營理念、關鍵技術、效益分析,參訓人員被巨大的差距深深的震撼。

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大棚內外兩重天。“兩重天”不僅是風光的迥異,更有每畝單產數倍的收入差距。官地鎮兩棵樹村黨總支副書記張慶冬深有感觸:“我們對設施農業發展沒有太高的認識,今天看到設施農業已經發展到了這樣的程度,這是我以前難以想象的,我們感到了差距,回家後,一定要認真思考,帶頭帶動發展設施農業,壯大規模,把我們村的設施農業發展好,找到一條能讓老百姓致富的新路。”

如果說設施農業改變了農業發展的方式,而培訓則改變了思路和眼界,“這樣的培訓太及時了,我們真的特別歡迎這樣的培訓,因為這讓我們看到了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的希望。”統部鎮五四村村委會委員等年輕村“兩委”成員同大家一道分享培訓帶來的收穫。

觀念一新發展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次培訓點燃了“兩委”成員的發展熱情,也拉開了林西縣2019-2020冬春之交系列培訓的帷幕,更大規模、更高頻次的培訓將在春節前後全面展開,習慣“貓冬”的林西農村農民將開啟新的“過冬模式”。

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村“兩委”幹部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設計12期縣級培訓班次,讓培訓“喚醒”村幹部和農民的發展意識和首創精神,為農民致富、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強勁動力。

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赤峰市林西縣的農民這個冬天有點“忙”

系列培訓剛剛開頭,發展的步子已經邁開。大井鎮黑山頭村村委會委員羅海利回村後打算在2020年1月份主題黨日中帶領種植能手到設施農業基地實地參觀感受,回村發展設施農業;新城子鎮雙興村村委會委員任學軍逐戶做工作,讓那些持有觀望態度的種植戶抓緊著手種植大棚,把鄉土專家的聯繫方式分享給所有種植戶;新林鎮八一村村委會委員安俊傑培訓結束後,向村民分享了他的體會感受:“如果指望‘望天收'、‘順著壟溝撿豆包’,一輩子也富不起來,必須多看看別人的變化,換一換自己的頭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