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崩盤,俄美或加入上演“三國殺”

國際油價3月9日創下1991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其中,布倫特原油大跌31%,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報每桶36.09美元;WTI原油跌幅超過27%,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到28.51美元/桶。受此影響,3月9日,各國石油股全線走低,全球油老大沙特阿美更首度跌破其IPO發行價,跌至30.9里亞爾/股(約合8.24美元)。

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崩盤,俄美或加入上演“三國殺”

3月9日,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引發市場恐慌。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這並非偶發性暴跌,下跌行情很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高盛公司已發出陰森恐怖的警告——將2020年第二季度布倫特油價預期調降至30美元/桶,認為油價可能將暴跌至每桶20美元。

當前全球疫情籠罩下,世界經濟與金融市場舉步維艱。此時,國際油價為何又遭斷崖式暴跌?市場普遍認為,兩個原因:歐佩克減產協商失敗,引發沙特的原油價格戰回擊。

3月6日,第八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組織產油國(OPEC+)部長級會議在維也納召開,主要議題是下一階段生產計劃。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成員國認為,新冠肺炎擴散至全球必然令今年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下滑,為保油價,建議將3月到期的現有減產協議延長至今年12月,並且在4至6月每天再多減產150萬桶,其中OPEC成員國承擔每日100萬桶的減少任務,非OPEC成員國則每日分擔50萬桶。

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崩盤,俄美或加入上演“三國殺”

3月6日,第八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組織產油國(OPEC+)部長級會議未能就減產達成協議

看起來OPEC成員國的這個建議很合理,但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OPEC成員國明確反對。俄羅斯的主張主要包括兩點:反對徹底減產,支持有條件的部分減產,比如將減產協議由3月延長至六月而不是12月;以及不再新增減產任務。經過5個多小時激烈談判,最終雙方談崩。俄羅斯隨後宣佈從今年4月起,將不再受產量限制,將恢復到減少前規模。

俄羅斯如此不“配合”必然引發沙特等國強烈不滿。3月7日,沙特單方面宣佈大幅降低官訂售油價格,並且主動提供超優惠折扣吸引亞洲、歐洲和美國煉油廠採購沙特石油。舉個例子,沙特將銷往亞洲市場的每桶原油報價下調4到6美元,這應是亞洲市場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折扣了。

此外,沙特主動向市場放出消息,暗示如果俄羅斯繼續磕下去,沙特可將日產量提高到1200萬桶。

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崩盤,俄美或加入上演“三國殺”

3月9日,國際油價全線下跌。

這件事背後邏輯很簡單: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下滑,減產才能支撐油價。道理俄羅斯人也懂,但俄羅斯經濟眼下只能靠石油,減產相當於斷血,油價重要,活下去更重要。俄羅斯人的另一個考慮是,低油價可以擠壓北美頁岩油的市場,高油價才將令北美頁岩油生產商受益,因而,不能減產。對於沙特人來說,既然不能讓俄羅斯減產,那隻能先把油價搞下來,逼俄羅斯重回談判桌,直至停止增產、同意減產,共保油價。

雖然現在博弈的主力是俄羅斯和沙特,但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另一個關鍵產油國——美國也將加入這場“能源戰爭”,很可能將出現沙特、俄羅斯、美國的“三國殺。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頁岩油生產國,油價崩盤將導致頁岩油危機,因為油價高,頁岩油行情好,油價低,頁岩油行情也勢必受衝擊,因而,美國不參加這場“能源戰”恐怕不可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