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疾風劍豪


大明帝國:疾風劍豪

公元1588年,日本名將“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島,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日本基本走向大統一。豐臣秀吉麾下更是有一群驍勇善戰的日本武士,在戰場上敢打敢殺。巔峰時期的日本勢力決心開疆擴土,豐臣秀吉揮師14萬大軍北上......

擊破漢城

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執掌了整個日本的軍政大權,延續百年的戰國精英,全部彙集到日本太閣麾下,兵力強大雄厚,為了獲取更多的土地,逐發動對外戰爭。

公元1592年4月12日,日本武士渡海出征,豐臣秀吉在戰略上採取陸海並進和速戰速決,日軍首先在釜山地區登陸,大破朝鮮軍8000人,佔領了全寧山口,進攻勢如破竹。面對侵略者入侵,朝鮮無力組織抵抗。日本武士連戰連勝,在登陸作戰19天后攻克漢城,並在6月15日攻陷平壤城,朝鮮軍一潰千里,豐臣秀吉初戰告捷。

開戰僅僅一個月,朝鮮就丟失領土無數,“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日本武士所向霹靂,沿途焚燒城鎮,在攻打晉州戰役中,屠殺了6萬軍民,州地橫屍遍野。朝鮮國王李昖眼看無力抵擋攻勢,倉皇逃離了平壤城,流亡至明朝邊境的義州,並向大明王朝求援。

當時執政者正是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對朝鮮告急的國書難以置信,沒想到朝鮮一個月就戰敗了。最後明廷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萬曆皇帝同意出兵,揮師明軍進入朝鮮,力圖挽回半島局勢,史稱“萬曆朝鮮戰爭”。

疾風劍豪

兩千餘人的明朝前鋒軍率先出發,日夜奔馳百里,在六月份渡過鴨綠江,副總兵“祖承訓”率軍奇襲平壤城。由於朝鮮方面給出的情報錯誤,平壤城並非只有1000人的日軍,而是駐紮著1萬日本武士,再加上連夜傾盆大雨,火銃被雨水淋溼,明軍的火器基本失效,慘遭日本劍豪的疾風斬殺,導致軍潰將亡,明軍初戰不利。

自從平壤城兵敗後,明廷判斷日軍絕非小規模部隊,就連朝鮮方面都不知道日軍具體多少人,明廷決定揮師4.8萬明軍兵鋒直取平壤城,正面逼迫日本武士決戰。雙方第二輪交鋒開始了,在平壤城內駐守的是日本大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總兵力1.6萬人,在城牆頭頂設立火槍和弓箭防禦,在城外部署拒馬木樁,平壤城堅不可摧。

公元1593年1月8日,黎明破曉時,平壤攻城戰正式開始,明朝大將李如松下令百門火炮轟炸,“響振天地、山嶽皆動”,炮彈在城中爆炸(“直衝城裡,林木皆焚”),隨後明軍發動全面總攻。日本武士依託城牆拼死拒敵,兩軍短兵相接時,武士刀削鐵如泥,白刃戰中大破明軍,第一輪強攻受挫。明朝大將李如松見狀,大喊:“先登者賞銀五十兩”,明軍士氣大振,紛紛登上攀梯亂砍日軍,各個奮勇殺敵,戰鬥異常激烈,斬殺的屍體被扔下城牆,副總兵“駱尚志”手持長戟率先登上城樓廝殺,身上多處傷口,依然奮戰不止,劈斷日本軍旗,耀威明軍士氣,最終攻克城樓。

與此同時,明朝火炮輪番射擊,轟毀了城西七星門,明軍乘勝爭先地衝入城中,與日本劍豪白刃戰,只見刀光劍影,港道血流成河。明朝大將軍李如松的戰馬被射殺,摔落在泥地上,換上其他馬匹再戰,明軍繼續深入平壤城內推進,港戰每前進一步,都需要經歷殘酷廝殺,城內城外皆殊死搏鬥,兩軍橫屍遍野。

日本大將“小西行長”不能抵擋明軍攻勢,下令日本武士退入城中堡壘,繼續堅守陣地。而這時,明朝大將李如松為了避免繼續攻城而加大傷亡,下令撤圍一條道路,讓日本武士能夠逃出平壤城,日軍爭先恐後地逃跑,平壤戰役以明軍勝利告終。

“其軍威之盛,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面對疾風

4萬明軍揮師南下,沿途收復失地500餘里,幾乎兵不血刃。明朝大將李如松欲乘勝追擊,下令進軍王京城,碧蹄館是前往王京城的必經之路,日本武士在碧蹄館(位於漢城以北)重兵埋伏,日本大將“立花宗茂”發動奇襲戰術攻打明軍右翼,給予對方沉重打擊,因此明軍只得往北邊的碧蹄館撤退,待重整隊形後再次迎戰,兩軍白刃戰交鋒5小時,屍山血海,明軍擊破日本武士,大將“立花宗茂”的鎧甲都被箭矢射穿,日軍狼狽逃跑。

中午時分,後續的2萬日軍進入戰場。與此同時,明朝大將李如松也率領援軍趕到了戰場,兩軍對陣於碧蹄館,兵力處於弱勢的2萬明軍主動出擊,企圖奪取戰場主動權。擊潰西側的日本武士(粟屋景雄部),成功打破日軍的兩面合圍,明軍在突圍戰中誤入泥灘,嚴重影響了軍隊機動性。頓時被日軍四面包圍,士兵各自奮力殺敵,從午後交鋒至黃昏,血戰6個小時之久,明軍數次擊敗日本劍豪的攻擊,死傷極其慘重,鮮血染紅了樹林,終於等到了援軍,前來支援的副總兵“楊元”下令火炮轟炸援護明軍,炮彈在陣中爆炸,殺傷數百餘人。最終,雙方各自退兵,戰爭不分勝負。

根據朝鮮史書記載,兩軍各死傷6000多人,打成平局退兵。而現代史書《Samurai Invasions of Korea 1592-1598》和楊昭全《中日朝關係史》則認為是明軍戰敗,傷亡比日軍更加慘重。

公元1593年6月,戰爭進入白熱化,雙方互相攻伐,戰況各有勝負,嚴重破壞了朝鮮半島的生態,造成瘟疫流行,惡劣環境已經不利於繼續交戰。於是明朝和日本開始議和,4萬明軍主力逐步從朝鮮半島撤出,只留下7000守軍駐紮在各個關口。豐臣秀吉在名護屋會見了明朝大使,並提出了七大要求:迎娶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后;發展明日兩國勘合貿易;明日兩國武將永誓盟好;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朝鮮送一王子至日本作為人質;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明朝兵部急於停戰,竭力掩蓋真相,居然偽造了日本投降書,以及偽造了豐臣秀吉嚮明朝稱臣的冊封書。聽聞明朝使團的造假行為,豐臣秀吉對此勃然大怒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哉!”,下令驅逐所有的明朝使者,歷時兩年的議和徹底破裂,萬曆皇帝也並非笨蛋,從朝鮮方面已經得知日本再度備戰,根本沒有稱臣之意,更沒有投降之意。於是萬曆皇帝以欺君誤國之罪,派錦衣衛將兵部尚書捉拿歸案。

明朝和日本議和徹底破裂,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豐臣秀吉正在積蓄力量,日本劍豪醞釀著發動第二次戰爭,明朝面對疾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