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撤縣並縣方案的設想,孝義交口合併?

山西省撤縣並縣方案的設想,孝義交口合併?

對全國縣一級行政區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山西省是一個典型的小縣林立、官多民少的省份。因此本方案旨在以山西為首要分析對象,提出一個合理撤併小縣的方案。

  對各市縣進行面積人口的統計,其中地級市的市轄區合併為一個統計單位,根據其面積人口數字計算其綜合規模。

  綜合規模=面積(萬平方公里)+人口(百萬)×3

  綜合規模不足1的市縣屬於必須撤併的,如果不是“分區的市”,綜合規模小於4的市縣不需拆分,綜合規模大於4小於5的市縣可分可不分,綜合規模大於5的市縣必須拆分。

  計算結果,山西沒有需要拆分的市縣,而是存在著大量的需要撤併的市縣。

  對於這些需要撤併的市縣,結合各地的地形、交通情況合周邊形勢,提出如下的撤併方案。

  以下數據表中,面積單位為平方公里,人口單位為萬人,數據根據2006年行政區劃簡冊計算。

縣和縣級市

  新名稱 面積 人口 規模 來源 新縣城 註釋

  天陽縣 3313 50 1.8313 天鎮縣、陽高縣合併 原陽高縣城

  廣靈縣 4003 41 1.6303 廣靈縣、靈丘縣合併 原靈丘縣城

  渾源縣 1965 34 1.2165 不變

  雲玉縣 3279 24 1.0479 左雲縣、右玉縣合併 原左雲縣城

  懷仁縣 2938 53 1.8838 懷仁縣、應縣合併 原懷仁縣城

  代縣 4089 45 1.7589 代縣、繁峙縣合併 原代縣縣城

  五臺縣 3732 52 1.9332 定襄縣、五臺縣合併 原五臺縣縣城

  原平市 2571 47 1.6671 不變

  寧武縣 6781 45 2.0281 寧武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合併 原寧武縣城

  河曲縣 3990 40 1.599 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合併 原保德縣城

  靜嵐縣 3572 33 1.3472 靜樂縣、嵐縣合併 原靜樂縣城

  興縣 3167 27 1.1267 不變

  古交市 2830 33 1.273 古交市、婁煩縣合併 原古交市區

  臨方縣 4412 72 2.6012 臨縣、方山縣合併 原臨縣縣城

  柳林縣 3024 40 1.5024 柳林縣、石樓縣合併 原柳林縣城

  文水縣 2885 63 2.1785 文水縣、交城縣合併 原文水縣城

  汾陽市 1176 40 1.3176 不變

  孝義市 2206 55 1.8706 孝義市、交口縣合併 原孝義市市區

  介休市 1949 62 2.0549 介休市、靈石縣合併 原介休市市區

  平遙縣 1260 49 1.596 不變

  太祁縣 1888 55 1.8388 太谷縣、祁縣合併 原祁縣東觀鎮

  盂縣 2439 29 1.1139 不變

  昔平縣 3293 55 1.9793 平定縣、昔陽縣合併 原平定縣城

  遼和縣 4279 30 1.3279 左權縣、和順縣合併 原左權縣城 左權縣原稱遼縣

  武鄉縣 3261 35 1.3761 武鄉縣、榆社縣合併 原武鄉縣城

  沁源縣 3853 32 1.3453 沁縣、沁源縣合併 原沁縣縣城

  襄屯縣 2200 50 1.72 襄垣縣、屯留縣合併 原襄垣縣城

  潞黎市 1781 37 1.2881 潞城市、黎城縣合併 原潞城市區

  長子縣 1029 34 1.1229 不變

  壺關縣 2563 44 1.5763 壺關縣、平順縣合併 原壺關縣城

  高平市 2697 73 2.4597 高平市、陵川縣合併 原高平市區

  沁水縣 4623 60 2.2623 陽城縣、沁水縣合併 原陽城縣城

  嶽安縣 4089 30 1.3089 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合併 原古縣舊縣鎮 古縣原稱岳陽縣

  霍州市 1640 43 1.454 霍州市、汾西縣合併 原霍州市區

  洪洞縣 1494 73 2.3394 不變

  蒲寧縣 5095 32 1.4695 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合併 原隰縣午城鎮

  吉鄉縣 3803 33 1.3703 吉縣、鄉寧縣合併 原吉縣縣城

  襄汾縣 1304 49 1.6004 不變

  侯馬市 711 46 1.4511 侯馬市、曲沃縣合併 原侯馬市區

  翼城縣 1149 31 1.0449 不變

  絳縣 2588 50 1.7588 絳縣、垣曲縣合併 原絳縣縣城

  聞喜縣 1160 39 1.286 不變

  夏平縣 2479 60 2.0479 夏縣、平陸縣合併 原夏縣縣城

  稷山縣 1280 65 2.078 稷山縣、新絳縣合併 原稷山縣城

  河津市 1630 80 2.563 河津市、萬榮縣合併 原河津市區

  臨猗縣 1350 53 1.725 不變

  永濟市 1221 43 1.4121 不變

  芮城縣 1161 38 1.2561 不變

  地級市

  新名稱 面積 人口 規模 來源 分區

  呂梁市 2764 37 1.3864 原呂梁市轄區、中陽縣合併 分為離石區

  臨汾市 1304 78 2.4704 原臨汾市轄區 分為堯都區、平陽區

  忻州市 1954 52 1.7554 原忻州市轄區 分為忻府區、秀容區

  運城市 1237 63 2.0137 原運城市轄區 分為鹽湖區、安邑區

  榆次市 3438 75 2.5938 原晉中市轄區、壽陽縣合併 分為榆城區、壽陽區

  朔州市 5759 81 3.0059 原朔州市轄區、山陰縣合併 分為朔城區、平魯區、山陰區

  晉城市 2164 80 2.6164 原晉城市轄區、澤州縣合併 分為澤州區、高都區

  長治市 828 99 3.0528 原長治市轄區、長治縣合併 分為漳澤區、潞安區、上黨區

  陽泉市 662 65 2.0162 原陽泉市轄區 分為桃河區、樂平區

  大同市 3581 160 5.1581 原大同市轄區、大同縣合併 分為新榮區、雲岡區、口泉區、平城區、雲州區

  太原市 4129 298 9.3529 原太原市轄區、陽曲縣、清徐縣合併 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清徐區(清徐縣改設)、陽曲區(陽曲縣改設,陽曲鎮劃入作為駐地)、晉陽區(新設)

  其中呂梁市(改稱離石市)、臨汾市、忻州市、運城市、榆次市、朔州市、晉城市也可成為不分區的市。

  市轄區的劃分以人口為標準,每100萬人3個市轄區為基準,正負50%的浮動範圍,以便結合各地具體情況有所變通

  合併前山西全省一共107個市縣,合併後全省一共59個市縣,數量大大減少,可以不再由地級市管轄市縣,而實行省直轄所有市縣的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