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早年網上有段子說:

奔馳研究豪華,

寶馬研究操控,

奧迪研究車燈,

而大眾在研究中國人。

不可否認,大眾在中國的成功,源於其對中國的瞭解。


帕薩特跌落神壇

“帕薩特”對中國人的意義,不單單是一個汽車產品。

1999年,上海大眾國產了帕薩特。2014年國務院“公車改革”前,帕薩特是二三四線城市領導幹部的標配。早年道上默認,開帕薩特的、出門帶雨傘的、穿中山裝的都不好惹……

從那時開始,帕薩特帶著“德國油紙包”的光環,帶著領導認可的加持,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一代標杆。而日系車想要標榜自己的安全性,總得面對帕薩特這個“德國人家的孩子”。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C-IASI正面25%正面偏置碰撞成績:帕薩特墊底

今時不同往日,當你開著19款帕薩特嘚瑟時,C-IASI碰撞測試結果卻告訴你:這車的正面25%偏置碰撞安全性就是個P(差)。

C-IASI開張以來,就沒有這麼差的。要不是中保研就四個評價檔次,帕薩特估計能是第五檔。

帕薩特跌落神壇不由讓人唏噓。不過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可能壓根就沒注意到這個事情。“我又沒買帕薩特,這於我何干?”

實則不然。


薛定諤的MQB

2017年,美版“中保研”——IIHS對上一代帕薩特進行過相同項目的測試,美版帕薩特正面25%偏置測試成績為G(優秀)。這和C-IASI測試成績差了十萬八千里。

IIHS測試的帕薩特沿用PQ平臺,而C-IASI測試的新一代帕薩特已經更換了MQB。

越更新、安全性越差,德國大眾真有你的!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大眾官方MQB平臺示意圖

MQB平臺是不是不行?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IIHS2019新途觀測試成績

事實上,IIHS可沒少測試採用大眾MQB平臺的車型。美版第7代GOLF、JETTA(國內為新速騰)、Tiguan(國內為新途觀)、Arteon(國內為新CC)、Atlas(國內為途昂)……

這些車型在北美的表現都還不錯。相同平臺架構,相同測試方法,測試結果天壤之別。難道大眾造車,用的量子力學?

其實,汽車平臺誕生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上通用零件、節約成本、提升總裝效率,而安全問題是次要的。

同一個結構件,材料可能是超強度鋼,也有可能是玻璃鋼、甚至也有可能是塑料……反正組裝起來都能跑。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大眾MQB平臺車身結構材料

帕薩特為什麼在中國不耐撞,在美國耐撞?

這說明,大眾不是能力問題,純粹是態度問題。


DSG醜聞

大眾搞市場區別對待,不是一天兩天了。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2008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大眾DSG變速器缺陷問題發起調查。
在NHTSA干預下,2009年8月,大眾汽車承認其“6速DSG變速器”存在缺陷,並在北美市場召回1.3萬輛缺陷汽車。
此後不久,大眾德國又宣佈召回1.7萬輛缺陷汽車,原因為DSG管理設備存在問題,可能造成更大危險。

此次召回,國內涉及2009款國產邁騰和部分大眾進口車型,共2760餘輛。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DSG變速箱畫面,早安美國稱其為“死亡閃爍”

DSG變速箱畫面,早安美國稱其為“死亡閃爍”

2009年召回後,大眾DSG技術幾乎退出北美市場。

但大眾在中國,卻是另外一種做法……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2011款邁騰 說明書對DSG變速箱描述

2011年新邁騰上市,毅然開創了把DSG產品缺陷寫入使用指南的先河。

2011款新邁騰說明書稱:若頻繁起步,長時間以“慢速”行駛,或隨車流時行時停,則雙離合器變速器可能過熱。

變速器過熱時警報燈點亮,組合儀表顯示器還可能顯示警報文本,同時,系統還可能發出警報聲。遇此情況,必須立即停車,冷卻變速器。

翻譯過來就一句話:DSG沒毛病,有毛病的話,是消費者使用不當。

不出意料,國內市場的DSG變速器問題不斷,給中國消費者上了個異響、頓挫、熄火、動力中斷的全家桶。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接到投訴高達8840例。

咋整?按照美國的先例,那就是召回。而大眾對中國消費者的方案是:延保。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2013年1月,北美車展大眾汽車哈肯貝格博士稱:大眾中國市場堅持DSG戰略不變

2012年,大眾DSG事件在國內發酵到頂點,國家質檢總局對大眾DSG質量問題對大眾負責人再次約談。

大眾中國冷靜戴上三級頭,宣稱:DSG很安全,大眾不會輕言放棄DSG。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國家質檢總局迫不得已啟動緊急程序,面向社會徵集大眾DSG缺陷信息。院長特意去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站查詢,搜索關鍵詞“公開徵集”,針對單一品牌僅大眾DSG事件1例。

更令人氣憤的是,就在當年年底,大眾於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了DSG召回處理。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2013年 央視“3.15”晚會視頻報道

詳情可搜索2013年 央視“3.15”晚會針對當年大眾DSG的視頻報道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搜狐網對“大眾DSG”風波回顧

轉機出現在 2013年。
當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大眾DSG變速箱問題。隔天,質檢總局對大眾發佈最後通牒,同日下午,大眾突然宣佈將主動召回問題車型,給車主刷電腦升級系統。這種打補丁能否徹底解決DSG缺陷危險,只有大眾和上帝知道了。

“ 無法可依 ” 的汽車召回

大眾對中國研究的太深入了。

在中國,汽車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也就入世後這十幾年。而“缺陷汽車”召回制度就更滯後了。

2004年,國家發改委、檢驗檢疫局、海關總署、商務部頒發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才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確了我國缺陷汽車召回流程和責任體系。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2004《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第四十二條

不過該規定僅是政府職能部門對汽車召回事宜的行政規定,並不具備法律屬性。

規定對隱瞞、拒不召回缺陷產品的汽車企業,僅處以最高3萬以下罰款。

6年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不過中國的汽車召回體系卻沒有多大起色。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2012升級後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

2012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升級為《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有了一定法律效力。

對隱瞞缺陷、拒不整改的汽車製造企業可處以最高100萬罰款,條例法律約束力大大增強。

不過,100萬多嗎?2010年美國政府曾因“腳墊門”向豐田汽車開出的罰單是1500萬,還是美元。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 產品質量法(2018修正)》添加對“缺陷”的釋義


另一方面,產品召回制度在中國依然“ 無法可依 ”。

我國《產品質量法(2018修正)》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然對“缺陷”和“召回”進行了一些原則性規定,但具體怎麼進行召回,沒說清。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第三條對於“缺陷”的釋義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雖然有一定法律效力,但其畢竟只是條例,約束力度有限。

此外,條例本身也存在條款不清晰的問題。比如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缺陷,是指由於設計、製造、標識等原因導致的在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汽車產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

啥是“不合理的危險”?啥是“合理的危險”?不清楚。

條例還有一個坑,是對缺陷認定依賴於“專家鑑定”。中國的“專家”有多靠譜,您看看文物鑑定界亂成啥樣就知道了。

2012年,“專家”對DSG故障問題進行分析、調查、論證之後的結論就是:“ 認為目前尚不能認定為缺陷。”

此外,我國還有產品“三包”的傳統。“三包”和召回雖然都在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但解決問題的範圍卻不相同。

“三包”旨在解決單一產品的質量問題,比如奔馳漏油,這是偶發的質量問題。召回旨在解解決產品設計、製造中產生的系統問題,比如不成熟的“DSG”變速箱。

不過,由於“產品三包”和“缺陷產品召回”在我國法律中沒有明確的說明,“三包”往往成了違規廠商的擋箭牌。國外車企經常將需要“召回”的產品問題,拿“延保”來進行搪塞。

好了,上面院長解釋完了所有的制度問題,下面進入到這篇文章最關鍵的:帕薩特車主怎麼辦?


帕薩特車主自救指南

帕薩特成績一出,最難受的還是那些車主。有帕薩特車主提問,咱這車出了這個事,應該怎麼維權?

實話實說,就目前的狀況,只能是小心駕駛,自求多福。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帕薩特C-NCAP 正面40%測試成績

憑什麼呢?

首先,帕薩特是合格產品。我國汽車管理實施產品市場準入,帕薩特有第三方機構C-NCAP發的“黃馬褂”,肯定是各方面符合規定標準的合格產品。

不過“合格”產品並不意味著“安全”,也不意味著產品沒有缺陷。

事實上,強制標準僅是對產品最低質量要求進行規定。政府如果對一類產品提出非常詳細的要求,就會形成市場干預,影響公平競爭。

在歐洲、北美這些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其強制性標準制定其實是比較低的。相對強制性標準,北美和歐洲企業都會執行更嚴格“ 企業標準 ”,鼓勵企業間通過競爭取得市場優勢。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歐盟和美國都對掩蓋產品缺陷的企業有非常嚴厲的處罰。歐盟主要通過成員國禁售制裁違規企業;

而美國則是大額報復性罰款。不過企業都是逐利的,即便是在歐美也有不少企業以身試法,就比如深陷“排放門”的大眾。

而在我國,我們還處在法規和制度的完善過程中,大家只能耐心一點。


帕薩特會召回麼

儘管帕薩特在中保研撞了個稀碎,安全性遠低於消費者的預期,但我們仍無法證明帕薩特就是缺陷汽車。

從中美碰撞成績對比上來看,帕薩特確實存在“設計、生產缺陷”的嫌疑。但我們無法證明帕薩特是單一的產品質量問題,還是設計、製造的系統問題。

想要證明帕薩特具有系統性風險,恐怕僅中國車主和中保研的力量是不夠的……


評判汽車是否存在缺陷,比評判汽車是否合格要困難。

因為證明車輛合格的標準是單一的。而證明一個產品有缺陷,單一標準往往不夠,需要多元標準。這就是召回制度健全的國家和剛剛建立召回制度國家最大的區別。

美國的評判標準有“技術安全標準”、“不合理危險標準”、“消費者期望標準”和“風險評估標準”。


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美國是如何讓豐田汽車“伏法”的。

2008年,NHTSA發起對豐田“腳墊門”的調查。整個調查過程中,政府除了常規技術鑑定和不合理危險鑑定外,還調動警察、FBI 對豐田汽車進行了商業調查。

大眾,你憑什麼“歧視”中國?

豐田章男淚灑國會山

2010年,豐田章男出席聽證會,被美國政府的證據搞得狼狽不堪。其中不僅有圖文並貌的事故報告,還有消費者聲淚俱下的指認。

甚至還有一份“關鍵證據”——豐田在美分公司向豐田總部邀功郵件。

該郵件證明,豐田在美服務商通過服務方面的努力,有效減少了客戶投訴,從而讓豐田節省了約一億美元召回成本。

鐵證面前,42歲的豐田章男卑微如塵,淚撒國會山。


今日長纓在手,何日縛住蒼龍

C-IASI相較“國標”確實是一項超前標準。它告訴消費者,你的汽車在某種極端狀況下有多不安全。

它就像照妖鏡一樣懸在那裡,那些披著精美“畫皮”的“妖魔鬼怪”,想蠱惑中國消費者怕沒那麼容易了。


院長覺得帕薩特這一撞,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把廠商生產中的蠅營狗苟全都給撞了出來。

在國內“掛羊頭、賣狗肉”的車企何止大眾。只不過早前的“貓膩”浮在水面上,現在的“貓膩”藏於水下。


北美建立汽車召回制度是在1966年,比中國早了38年。儘管國內的召回制度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一線職能部門卻在捍衛中國消費者權益問題上不懈的奮鬥。


截至2019年3月,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產品召回1800餘次,召回缺陷汽車6900萬輛,是位列美國後的第二大汽車召回國。

而且國家職能部門已經開始對汽車管理制度進行改革。放開准入、主抓監管,開放第三方檢測。假以時日,仍然對“帕薩特行為”不思悔改的車企,終會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院長和你一起,呼喚那一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