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奧迪汽車故障檢修案例

1

A6L新車行駛時廢氣燈報警

故障現象:裝備2.0BPJ發動機的A6L新車,加了97號汽油,上路後發現廢氣燈報警。

檢修過程:

① 用5052檢查,顯示氣缸列1在非怠速工況下混合氣過稀。

② 根據引導性故障查詢提示檢查進氣系統是否有洩漏,檢查活性炭罐電磁閥是否正常。

③ 更換老型號的廢氣閥、節氣門、凸輪軸調節器、氧傳感器,並對油路系統進行了清洗,故障仍未排除。

④ 嘗試對該車的發動機控制單元進行更換,該車的硬件版本號是19,換上的硬件版本號是16。然後進行路試,還是報警。

⑤ 給該車加不含乙醇的汽油,並添加燃油寶,行駛後廢氣燈還是報警。

⑥ 對“氣缸列1在非怠速工況下混合氣過稀”這個故障重新進行分析和梳理,混合氣稀的原因無非是空氣多了或供油少了。檢查油壓、汽油濾芯、噴油量,都很正常。

⑦ 通過對同一車型發動機數據組1第三列發動機空燃比數據分析發現,冷車快怠速時,正常車輛的數據值在-4~0.8範圍內波動,而該車的數據值在8~11之間波動,顯然,混合器過稀。

⑧ 通過數據流分析可知,在空氣流量計後面有多餘的空氣進入燃燒室。

故障點有3處:

一是壓力調節閥漏氣;二是活性炭罐電磁閥漏氣;三是從渦輪增壓器到節氣門之間有漏氣。

由於前兩個故障點經檢查正常,那麼只有“從渦輪增壓器到節氣門之間有漏氣”這個故障的可能性最大了。

⑨ 拆下從節氣門到節氣門之前的壓力管,包括中冷器這一段,然後加壓試漏,結果為正常。再檢查諧振腔,也是正常。最後檢查渦輪增壓器出口到壓力管之間的這根軟管,結果發現加壓試漏還是正常。

⑩ 當把所有管路都裝上後再讀數據值時,發現數據值在-4~1範圍內波動,表明數據正常。在拆從渦輪增壓器出口到壓力管這根軟管時,發現連接渦輪增壓器出口這頭軟管拆下時管子較鬆動。

附加分析:

① 發動機熱車怠速運轉時,進氣量較少,漏氣較少。

② 當發動機進入部分工況時,渦輪增壓器出口處氣流加大,由於出口處軟管較松,根據文杜裡原理,外面的空氣隨進氣流被吸進燃燒室,造成混合氣過稀。

故障排除:把渦輪增壓器出口軟管卡箍上緊,故障排除。經路試,廢氣燈不再報警。


2,Q5發動機啟動後抖動

故障現象:發動機啟動時有抖動現象。

檢修過程:

① 該車發動機啟動後,怠速正常,待轉速降到800r/min時,發動機抖動嚴重,出現多缸缺火現象,電腦檢測存儲“發動機混合氣稀”故障,按引導性故障查詢診斷後未發現故障。

② 讀取數據塊,節氣門前洩漏顯示-1.00,節氣門後洩漏顯示0.99,對比正常車,發現正常車節氣門前後均為-1.00,因此確定節氣門後空氣有洩漏,更換進氣道、曲軸箱通風閥後,無效。

③ 仔細檢查,發現氣缸蓋後部缸蓋密封堵塞缺失,被吸入缸蓋內,導致空氣洩漏,進行處理後,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更換曲軸箱通風閥,並打膠處理氣缸蓋密封堵塞。


3,A5發動機啟動困難,啟動後抖動嚴重,組合儀表廢氣燈報警

故障現象:8F配備0AW變速器車型發動機出現啟動困難。

檢修過程:

① 用VAS6150B檢查有氣缸列1,凸輪軸位置傳感器G40/曲軸位置傳感器G28定位錯誤,1、3缸失火的故障碼。

② 通過數據塊觀察,發現1缸失火嚴重,試更換1缸點火線圈、火花塞,故障依舊。

③ 檢查氣缸壓力,發現1缸壓力只有3.2bar,其他缸壓力正常。

④ 因為存在凸輪軸位置傳感器G40/曲軸位置傳感器G28定位錯誤的故障碼,先對配氣相位進行檢查。結果發現進氣與排氣凸輪軸的配氣相位正確,但凸輪軸與曲軸的配氣相位錯誤,相差1個齒。

⑤ 拆檢正時鏈時,發現一段斷裂的活塞油環,而1缸的氣缸壓力僅為3.2bar。

⑥ 分解發動機後,發現1缸活塞破裂損壞,活塞環斷裂,氣缸拉傷,分析由於活塞破裂後,活塞及活塞環碎片掉落正時鏈區域,導致正時錯位。

故障排除:更換活塞套件。


4,A4L發動機怠速抖動,有異響

故障現象:B82.0T車型搭載CDZ發動機與0AW變速器,車輛怠速抖動,有異響。

檢修過程:

① 經試車及電腦檢測,故障存在。

② 電腦檢測為油軌壓力過高,讀取數據時發現為17000kPa,正常為4000kPa左右。該車油壓確實過高,而異響“吱吱”聲為油壓高造成。

③ 同時發現2缸有失火現象,嘗試更換高壓油泵、高壓傳感器、燃油壓力調節閥繼電器、油泵控制單元、發動機電腦,都未解決故障。

④ 重新對準正時、對調正時鏈條後,發動機運轉平穩,2缸失火故障消失。

⑤ 但油壓高還是沒有解決,綜上分析,曲軸正時鏈輪可能有磨損,更換後故障依舊。

⑥ 詢問客戶,得知其在外面修理時換過凸輪軸。

⑦ 拆下凸輪軸,檢查凸輪軸桃尖時,發現與其他車凸輪軸桃尖位置偏向不一樣,對調後,故障解決。

故障排除:重新調整正時,對調凸輪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