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攝影是藝術?

慧畫派


我們有句俗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藝術也是一個道理。美院的學生在畫一副人體,有人說這是藝術,有人說這是傷風敗俗。攝影作品也是一樣的,同樣一張照片,有人說是藝術,有人說這不就是張相片麼。


如今這個大眾攝影的時代,人人都能拍,隨時隨地都在拍,大家更多的給攝影賦予的是記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攝影也確實就是記錄。而對於某些人來說,攝影確實是藝術。同樣的東西,同時間拍攝的,為什麼你拍的和他拍的就是不一樣?為什麼別人拍的就是要好看些?這裡面有藝術。首先是審美。一個人對美的認識不僅僅是看著覺得美,還和他的學識,人文底蘊是分不開的。


下面這幾張,你認識是繪畫作品還是照片呢?答案是照片。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攝影師的作品,他叫郎靜山,是我國最早期的一批攝影師,他的作品也富有極高的國際聲譽。百度就能知道,這裡就不多說。我認為這些照片是藝術。


路小朵


攝影之所以被稱為一門藝術,就是因為它需要的是一顆平靜的心,任何浮躁與虛榮都是要不得的。

我相信,雖然進入了數碼時代,但攝影的基礎知識還是需要掌握的。我看來,既然接觸攝影,要學會看懂五本書。

第一本要認真看的書,當然是產品說明書!在攝影論壇裡,如果有人問產品說明書上本來很醒目的答案,是會遭到痛毆的。你只有在充分了解產品和基本操作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發揮系統的優點。也只有這樣,相機才能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第二本要看的書,是《紐攝》。是的,很多人說,紐攝老了,沒錯,紐攝是老了,老了就抽抽了,抽抽得只剩下精華了。人們對照片有不同的追求,咱們不說,追求亮麗明快,或許紐攝不適合,但我看來,它仍然是攝影聖經。開篇三個要求,主題、主體、簡潔,自始至終都是我們評判片子的依據。看明白了紐攝,相機就會成為你的左右手。你會開始為光影而喜悅,為色彩而快樂。

第三本要看的書,就是感情。太浮躁的人是用不好相機的,因為他看見的只有服裝和表情,他拍到的是漂亮或者醜陋,而不是喜歡或者厭惡;拍到的是笑容或者眼淚,而不是快樂或者悲傷。那樣拍的片子,我們叫快門機器。單純拍片子不是攝影,更不是藝術,攝影是藏在片子後面的感情!很遺憾,大部分人都還在看這本書,我也是。但是知道了方向,我想我們會突破的。等到突破了這一步,相機就能成為你的感情,你能很容易在打開一張片子的時候,迅速回到當時的現場,伴隨一杯茶,半包煙,和一個寧靜的下午。

第四本要看的書,是人生。太年輕的人也是無法理解攝影的真諦的。沒錯,現在市場上的相機種類繁多,也不乏索一類的時尚機型,但是,如果把攝影定位成那種時尚,那就錯到家了。攝影不是時尚,在這兩個字後面蘊含著前輩們多少年的積累和精華,從取景框看出去,轉動對焦環,在景物開始清晰的同時,你能隱約看見大師的身影飄然而過,翩若驚鴻,矯若遊龍。

鏡頭表達的,是你眼中的世界,是你對人生的理解。攝影大師們,在拍風光的時候,他會充滿了敬畏;在拍花鳥的時候,他洋溢著喜悅,在拍人文的時候,他骨子裡刻著悲憫。鏡頭便是人生,你的片子便是你對大千世界的理解,走到這一步,鏡頭就是你的伴侶,你已經感覺不出它的存在,但它確實開始融進了你的生命。第五本要看的書,便是你自己的心。世間萬事萬物,其實都是你內心的投影,心無掛礙了,從此得了解脫,自在啊!那時,你不再以潮起潮落雲捲雲舒為意,繁華起伏,俱是浮光掠影,一頭一機,從此笑傲江湖。


COLDSAND寒沙


為什麼攝影是藝術?那麼,為什麼攝影不是藝術?我認為攝影是藝術,這是因為::一、攝影是創作藝術。什麼是攝影?攝影是攝影師用光影繪畫。攝影是攝影師有目的的活動,不是簡單的紀錄與拍照。是通過攝影師的明確的攝影主題,突出的攝影主體,簡潔的攝影畫面,並寄予了攝影師的很多思想情惑,構成一幅優美的攝影作品。所以說,攝影是攝影師的體力與腦力勞動的結合,是一種創作過程,是創作藝術。

二、攝影是光的藝術。觀察、捕捉光線是攝影師的基本功。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有表現手段,攝影師表現手段就是光。通過用光,形成了攝影師的自身造型方式,決定其拍攝的畫面的表述意圖。通過用光,不僅區別於其他藝術,就是在攝影家之間,也產生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光也有多種表現形式,攝影師就是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創作要求的光線來達到特殊目的。所以說,攝影是光的藝術。

三、攝影是構圖藝術。攝影創作就是一個構圖的過程,面對精彩的畫面必須根據自己的創作思想進行取捨,這就是構圖。在構圖過程中,拍攝者就是處理好畫面的空間關係。從而達到突出拍攝主體,增強作品的紀實、藝術效果。在攝影構圖中,攝影師通過運用對比、均衡、黃金分割等形式,創作出賞心悅目的攝影作品。

四、攝影是減法藝術。攝影要求畫面簡潔。要對畫面元素進行取捨,濾掉一切影響畫面主體表現力的景物。極簡攝影、大面積留白等攝影創作方法都是攝影減法藝術的體現。

所以說,攝影是藝術。





張衛國手機攝影


早期的攝影更多地偏向於“記錄”的功能。而現在,隨和數字化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攝影越來越大眾化了,但其對美感的追求,卻始終如一,甚至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手機,大多數手機都有照相功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拍出優秀的作品,這就是攝影的專業性。之所以說攝影屬於藝術,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攝影講究構圖



這就跟畫素描一樣,攝影對構圖有嚴格的要求,一幅構圖較好的作品,往往給人美的享受,也比較耐看;

2、攝影講究用光



攝影是一門關於光的藝術,在什麼樣的光線下,用什麼樣的參數設置以及拍攝技巧,都是有講究的,所以,不是說隨便拍拍就可以稱為攝影,它是有一定的藝術理念的;

3、攝影追求美感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攝影也不例外,好的攝影作品往往使人印象深刻,甚至給人美的感受;

4、攝影講究用色



在色彩美學的指導下,優秀的攝影師總是很會用色,他們拍攝時不是亂拍的,而是對色彩有嚴格要求的,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所以優秀的攝影師拍出來的作品總是有一定的色彩藝術感,給人帶來非常好的視覺感受!


一筆一畫硬筆書法


藝術,從狹義的定義上並不包括攝影。但是廣義的延伸,藝術也指用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來表達形體、生命、故事以及生活的態度。

所以攝影也是藝術,是一幅動態或者靜態的畫作,是一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界的認識,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感悟。一幅美景的照片,需要良好的構圖,找到作者最想表達的意境,忠實還原作者眼之所見、心之所想。壯美的河山、淒冷的秋雨、活潑可愛的孩子、秋日午後靜物的閒暇,哪怕只是掛在車窗上的雨滴,都可以體現作者的思想、態度,甚至可以一窺作者的心靈。美與醜、動與靜、光與影都可以帶動欣賞者的感情。

當你看到一幅如詩如畫的攝影作品時,你就會感嘆,這就是藝術。











心向而往


攝影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和藝術脫不開干係。

從1850年之後,畫肖像的,給雜誌畫插畫的一大堆數不勝數的傳統職業畫家其實已經逐漸在轉變角色了。再加上那個時代的資產階級的興起,新的信仰體系的發展,很多中產階級開始出於興趣畫畫,原來專門給貴族老爺們服務的那些畫匠們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市場,一來二去,繪畫就在藝術領域被拔高到相當崇高的地位,王爾德也就是在這段時期講了一個“art for art'sake”。

抽象藝術其實和攝影藝術有過一段並列發展的時期。在19世紀中後期,西方社會在社會和科學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拿破崙三世重建巴黎,弗洛伊德出現了,量子物理學也出現了blabla,這進一步催生了抽象藝術的發展。反過來抽象藝術也是對1850以前舊社會的崩潰和新社會重建的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映,並且在科技的加持下,它開始具有詮釋科學的功能。

但是私認為抽象藝術的發展不能簡單被看作是藝術的發展。說到底它為什麼會快速發展僅僅是因為它是為數不多的契合那個時代的絕佳標的物。抽象藝術家們也不全是天才,大部分人是受過專業訓練後而對藝術產生敏感。現在回到攝影這個話題,攝影充其量就是一個照相的過程。一種商業化的科學技術要想轉變為藝術難度是相當大的。然而技術進步和暗房後期的出現讓攝影成了一種創造性更大的工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攝影不僅僅是一種捕捉信息的工具,它能讓我們窺探到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的另一面。這就是攝影的價值。至於藝術不藝術…真的重要嗎?


周神奇的筆桿子


這類似於問為什麼繪畫是一種藝術形式。

如果你看一幅幼兒園老師畫的他們家的畫,你會把它看作是藝術嗎?如果是的話,那就有你的答案了。如果不是,那麼一定有一些品質和/或價值,你發現在一個人創造的作品,花時間學習,完善,並磨練他們的技能,到了值得你讚揚的程度。

在今天和這個時代,攝影已經變得如此文化飽和容易做,它很容易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媒介。話雖如此,僅僅因為你的手機上有一個鏡頭,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給你提供了模仿真實攝影師可能使用的效果或風格的能力,這並不能構成這些“快照”藝術。就是這樣,快照。

就像畫家在畫布上創作圖像,或者雕塑家選擇某種材料作為媒介一樣,照相師為了創作自己的藝術作品,也做出了許多相同的決定。沒有太多的技術,有這麼多的變量,去得到一個完美的鏡頭,這等於是作出的決定時,盯著一個空白的畫布。就像選擇畫筆一樣,攝影師必須選擇鏡頭;焦點必須選擇,就像選擇畫中強調的東西一樣;照片的點亮方式讓人產生某種情緒,就像繪畫或繪畫的顏色和線條質量一樣。

總之,我覺得大多數人認為其他形式的藝術是“藝術”,因為藝術家使用某種工具來製作他們的作品,而這些工具對於一般人來說似乎是陌生的,而拍照是一個對普通人來說非常容易理解的過程,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會三思而後行,才能真正拍出一張好照片。

畫家使用畫筆和顏料,插畫家使用石墨/油墨/標記等。為了表達他們在某一主題中發現的情緒、情感和感覺。唯一不同的是用來表達這一願景的工具。僅僅因為攝影師用照相機而不是用畫筆或鉛筆來表達他們的視覺,並不能使它成為一種藝術形式,而不是藝術家選擇用來表達他或她自己的任何其他方式。





慧畫派





高處宜賞景


攝影出現得晚,幾乎是繪畫、雕塑幾經變革,攝影才開始流行。然而攝影的目的,和傳統藝術是一致的。最初是為了表現美,表現理想化的美好的事物。記錄貴族美麗的人像和隆重的節日活動。雖然攝影工業化之後,相機走入尋常百姓家庭,但人們依然渴望記錄下家人美好的影像留作回憶中不可或缺的紀念。

之後,有些人開始逐漸拿著相機拍攝一些自己看到的東西,不光是人,是街道,是風光,是任何東西。攝影開始脫離主流的主題表達,企圖傳達一些其他感情,和超現實主義、抽象藝術一起脫離subject,嘗試感覺和非真實畫面。

但當現成品藝術出現的時候,攝影才顯示出其真正的傳統性。每一幅攝影作品都由攝影師拍下,其中蘊涵了攝影師個人的審美,捕捉的技巧和想要表達的畫面。 本質上和繪畫一樣,都是藝術家本人的表達。在現成品出現之前,藝術主要是表現美和展現藝術家的個人風格。而當代藝術卻走向了“真”,在這一點上,攝影是遠遠做不到的。現成品藝術很真,因為其本身就是真的東西,更易於表達真。而現實是有時間維度的。攝影截取了某個巧妙的瞬間帶著太多個性化,來表現攝影師想要展示的“真”。更何況創作時為了視覺效果,帶有衝擊力或者某著吸引人的“刺點”,在構建的過程中已經失去真實了。

因此就藝術按目的分類,攝影只能歸為傳統藝術。


石雕界康高為


因為攝影漂亮,像一首好詩一樣漂亮,請看官們只用無力的眼睛欣賞,無需猜測。可憐的人們,將把一切稱為藝術,彷彿什麼都難得、可貴了,都稀奇、很值得另眼相看了。我們家中用了五年的掃把是藝術品,五年來從未換過位置的灶臺,是藝術品。還有什麼勝得過這兩樣?不多。譬如還有發了黴的豆腐,熱好的牛奶,清蒸的紅薯,一天天的晚霞,似乎有微妙變化的水滴聲,擴散開來傳到此刻耳際的拉長的汽笛,總也放不壞的橘子、甚至顏色也不變地頑強屹立在,它的位置上,什麼都沒有的高遠的夜空,終於盼來有白雲成形的無垠的天幕。

為什麼攝影是藝術?這個一點也不關心。只要是健全的生命,已擁有一切。當你懷疑無知的人是否少了什麼時,也許你更多了什麼,過猶不及,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我見過的並不時髦的老人正不需要藝術,被天地風物的廣漠和三餐一宿中閃爍著的燭光親切、和厚道承載得了光陰及周遭的人情,所包圍。也許,他們退守了人生,人生必定也不會放棄,這些本就自然可貴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