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學生連年減少,教師們最擔心什麼?

手機用戶6091141729


應該最擔心農村教師的去向問題吧。

城市發展城鎮化,這是不可質疑的事實,任何一個國家發展都會經歷。農村學校縮減,教師去向是每個老師擔心的問題,所以,老師們也應該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

1.農村學校會合並,有其他更好發展的優質教師會流向城市、培訓機構、其他職業。

2.農村學校合併,有志願服務農村校區的優質老師留下,優勝劣汰。會有老師面臨下崗問題。

3.其實現在教師還是緊缺,不乏老師外調等等可能,國家有人才戰略計劃,抽出溢出教師服務不足地區。

個人覺得肯定會有老師面臨下崗問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練就走到哪裡都不怕的本領,也就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就像祖父母父母那輩人,國企下崗職工,有的越來越強大,有的走向下坡路。



利茲媽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就是農村的,我兒子今年讀一年級,他們班只有18個學生,他們學校學前班到六年級,七個班,全校加老師學生一百多人。我們村上面的一個小學,一個班就幾個學生。每年還有學生轉到市裡去唸書,這可能就是農村老師的困境吧,學生越來越少學校就會合並,老師多了。

不過現在老師的考核也變了,三年一考試,老師也在自我淘汰。






苦水玫瑰哥


我覺得,如果是公辦教師,這個擔心是多此一舉的。

君山這裡前兩年,部分山區學校,因為生源實在是少,一個班級有些都包含好幾個級段的學生了,在這種情緒下,市裡對這些學校進行了裁併。那裁併後的老師怎麼辦呢?也沒有下崗啊,幾乎全部都被安排到了其他鄉鎮學校,亦或者是一些非教學的崗位上。

總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所以,作為公辦老師,只要你在教育教學中,沒有幹違背師德的事情,基本考核都合格、及以上,那麼是不用害怕下崗的問題的。尤其是縣管校聘之後,你都已經不是學校的人,而是教育系統的人了,那麼,怎麼可能單獨讓某一個學校的老師下崗呢?

當然,你的考慮可能是,萬一以後學生少到都沒有學生多了怎麼辦?老師就算調劑也調劑不過來啊,那時候,老師會不會下崗?

你這個考慮的時間跨度就很長了。可以比較肯定的是,就目前來看,總體來講,教師還是不足的。只不過是因為教師分佈不均勻,導致了有些地方看起來好像教師有富餘。

但其實呢,大部分學校,其實還處於缺編狀態。你就去城裡的大學校去看好了,基本上還處在一個班四五十個人甚至五六十個人的大班狀態。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老師不夠嘛。

那麼,有沒有可能到哪一天,學生人數會少到讓現在這麼多的老師都已經不夠教了呢?

也有可能,但是,那將會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而且,有一件事不能忽略,用未來的學生數,來對比現在的老師數,那是不合理的。

因為有一件事不要忘了,學生在減少,我們是可以提前預估的到的,那麼,相對應的,老師也是會減少的。減少的方式有兩個,一是自然退休減少,二是教育部門會減少教師的招聘名額。

總之就是會把學生和老師比控制在一定合理的範圍之內。完全不需要我們老師去考慮、去擔心。

結束語:

公辦老師,醫生、公務員,素有“鐵飯碗”之稱。何為鐵飯碗?就是不用擔心沒有飯吃嘛。

當了老師之後,除非你有不法行為,或者除非你自己想要另謀高就,否則,這個老師,你是一輩子有的當的,完全不用擔心下崗沒飯吃的問題。當然,你想靠老師工作大富大貴,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形容這個工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當然,鐵飯碗也不是什麼貶義詞。國家之所以讓教師職業穩定,是讓老師同志們能夠安心自己的本職工作,終身從教、安於從教。

從國家的長遠來考慮,是有利的!


君山老師


在農村,老師面對面連年減少學生的現狀,最擔心的也許不是下崗的問題,而是學生成長的問題。

在農村,學生的減少,其實和老師下崗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學生不在農村分教點上課,可能是進縣城讀書了,也可能是到城鎮的中心小學讀書了,學生總數沒變,因此對老師的需求也是相對穩定的,這個地方的老師需求不多,完全是可以在主管部門的統籌下到其他缺老師的學校工作的,那當然了,如果老師的自我學習的能力不強,或者業務不精,不管在哪個學校,都要保持有被下崗的危機感才行。說到底,老師與其擔心被下崗,不如認真工作、更新觀念、提高業務水平,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變化。

剛才也談到,面對學生的減少,老師其實是更擔心學生的成長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人數太少的學校,很多教學活動和文體活動是比較受限制的,例如運動會,人數那麼少,怎麼開展?缺乏這些活動對學生來講,是很不利的,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和規則意識是培養不起來的…………

所以說,面對學生減少,而擔心被下崗,是多餘的,關鍵是自己不管在哪裡都應該做好自己,做自己該做的就是對的。






大海王699


農村小學學生連年減少,教師們最擔心什麼?

我就工作在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從我校近幾年小學生學額變化走勢看,同樣存在連年減少的情況。以一年級為例,五年前班額40多人,僅一個教學班,而現在的一年級也是一個教學班,學生數16人。而現在的幼兒班大班才9人,這就意味著下一個學年度的一年級也就是至多9人。

基於這種班級學額逐年減小的變化,教師們還是有些擔心的,如班額小就代表學校規模小,直接影響到學校在縣域同類學校中的地位、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政府對學校建設的投入會大大降低,對每年優先評選和職稱評聘的名額也會受到嚴重影響。那麼,評優晉職的機會減少,是教師們最擔心的。

班級學生少,意味著生源差,條件好的和學習成績好的家長寧願把孩子送往縣城學校,導致教學成績不高,儘管老師工作很努力,這樣要求進步和想在專業上有更好發展的老師,便打算找機會調轉到縣城學校工作,近兩年我校教師外流現象十分重要。

儘管我們學校規模小,但是硬件並不差,有兩棟樓,一棟平房,食堂宿舍和各種功能教室齊備。學校也在強化教學常規管理,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力爭留住學生,並把本學區學生吸引回來。


知名英語書刊作者


在農村學生連年減少,教師都在擔心這也很是正常,他但心什麼呢?那肯定是和自己利益有關的事了,常言說的好“人不為己,天珠地滅"。世上那有人不為自己前途考慮擔擾卵。

就拿我們鎮上的中小學做個比例吧,在我們這裡以前各村都有各村的學校,後來村上學校學生少了,就轍校併到了鎮上,那時學校的大多數教師都是國家養一輩子的教師(也就是公辦教師),學校並了後還給這些末退休的教師繼續按排工做,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切都是聘任制,在農村條件差,工資低,一些畢業的大學生不願意來農村,加上公辦教師隊伍人員年齡增大,慢慢的退休,農村教師資源跟不上,學校學生無人教學,當地教育部門急情之下,就聘用當地有文化的農村農民來代教,這樣就行成了大多數教師都是農村農民在學校代教,這幾年教育慢慢的強大了起來,工資也高了起來,可這些代教們己代教了二三十年,年齡也己大了,本想就這樣度過一生,卻沒想到很多的農村學生跟隨打工的父母去了城市,導致農村生源減少,他們能不為自己擔擾嗎?如果生源繼續減少,他們可能會面臨失業,他們這個年齡找工作也比較的難,不像一些公職人員,大不了換個地方繼續工作。


8O後的生活


我覺得如果是公辦教師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現在由於好多人都在城裡買房,確實農村學生越來越少,有些村子的學校被迫關閉,幾個村子的學生合併到一個學校。

對於老師來說,如果生源沒有,不會下崗,有可能會調任到別的學校或調到其他教育崗位。現在城裡好多學校都是大班制,一個班五六十學生,一個年級八九個班級,這主要還是師資缺乏。

一般教育局會提前考慮,如果師資飽和,會減少當年教師招聘,當有一部分適齡老師退休以後,他會按照缺口再進行合理的招聘。所以老師們不用擔心自己會下崗。只要沒有做出違反職業道德的事,如:變相收取補課費,收受他人賄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不會下崗的。




紅紅小妮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步提升。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所以很多家長都會把小孩帶到城裡去讀書,接受更好的教育。農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近五年來,全國農村在校生和專職教師的人數都在銳減。在校生數量由4113萬減少至3495萬,減少了15%,而專職教師則由371萬減少至312萬。”


農村學生年齡減少,老師最擔心什麼?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學生是接受老師教書育人的對象。學校的編制配置,會參照一定的師生比例來進行,一般為1:25左右。學生越來越少,也就意味著老師也必須隨之減少。

一、多出來的老師怎麼辦?

其實農村小學的老師啊,大部分都是當地人。一般不願跨區域任教,跨區域的話住宿是問題,而且家裡的農活也無法兼顧。但是如果教師多了,就意味著必須有人到外地去,到學生多的學校去任教。這恐怕是很多老師不願意的。



二、評比考核無法參與

學校的各種教學評比,教學考核都是以學生成績、學生髮展為參考要素的,如果學生過少,達不到一個班級的標準,也就無法參與評比,無法參與考核,對老師年度考核以及評職稱評定,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三、如果沒有學生了怎麼辦?

如果一個學校學生全部都流失了,所有老師都必須聽從教育主管部門的安排到別的的村,甚至是別的鄉鎮去任教,優秀的可以被安排到教學崗位。能力不強的可能只能做後勤工作。至於領一部分工資在家待崗。



所以農村老師還是要有危機意識,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以應對實際情況。農村小學的校長更要有創新意識、發展意識,提高學生成績,打出口碑,以留住生源。

請關注我,為您解答教育、汽車方面的問題。


馬蹄答答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很多農民工進城務工,將孩子帶到城鎮上學。因此,農村小學學生人數逐年銳減。

對於老師而言,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愁的是:

農村偏遠山區學生如果很少,達不到辦學規模時,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優化教育資源,會採取合併的辦法。將農村教學點合併到城鎮中心學校。

由此一來,帶來幾個問題。

  • 1.目前,農村大多數學校的老師,就在工作地方安家置業。如果將他們合併到其他地方去,可能會興師動眾,甚至是不情願。
  • 2.即使合併到中心學校去,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去適應,一方面是適應新學校的一些制度,其次是和新同事新學生的磨合。
  • 3.農村偏遠地區有很多留守兒童,如果把他們就近的學校撤併了,無疑給他們加重了上學的困難。這也是很多老師不願意看到的。

喜的是

如果班級學生人數少,教師的教學任務量也減少了。 老師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學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X的教學小天地


鄉村小學難留學生:

許多鄉村小學、教學點,都遇到了生源嚴重不足的問題,還有逐年成下降趨勢。小編分析,原因如下:

一、“成績好的孩子不能‘窩’在鄉村小學就讀”。轉學到城鎮學校就讀的孩子家庭,並不都是農村的富裕家庭。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優秀,將來會“有出息”,農村即使條件再好,師資力量再雄厚,還是比不上城鎮學校。即使城鎮學校早有規定:不收“外來學生”,特別是農村小學生,可農村家長還是想辦法,找熟人、託關係,千方百計讓孩子到城鎮學校就讀。

二、攀比思想作怪。隨著在城鎮買房的農村人越來越多,部分有條件的農民進城居住,也把孩子帶到城裡讀書,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一些沒有條件的家庭也“攀比、跟風”,即使城鎮學校沒有各類獎助學金、免費午餐、營養餐,甚至要倒貼一些錢,家長也要在城鎮租房子,陪孩子讀書。鄉村小學根本擋不住他們“進城的腳步”。

小編曾同河北農村一小學校長一起試圖挽留該校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校長列出一大堆優惠政策,還算了一筆經濟賬: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畢業,這九年孩子就讀、家長陪讀花費巨大,卻被該家長一句話噎得下不來臺:“我家孩子就是不在你那裡讀,我家也不在乎錢!”

鄉村學校生源銳減,尤其是成績好的學生紛紛流入城鎮,給鄉村學校的生存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利於鄉村學校的長遠發展,同時也挫傷了從教者的積極性:“成績好的學生都走了,留下的是成績差的學生,讓我們如何教?”特別是一些縣級、鎮級“統考”“競賽”,鄉村學校怎麼也比不過城鎮學校。

鑑於鄉村學校生源、尤其是成績優秀的生源,不斷流入城鎮學校,小編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農村學校,特別是校長,要首先從自身找原因:為什麼留不住學生?工作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包括領導、教師在鄉村社會中的做人做事,處處嚴格要求,樹立教師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造就良好的學風、教風和農村文化重地氛圍。

二是要經常走村入戶走訪學生,及時瞭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狀況、瞭解家長所需所想,放下身段真心與家長交朋友,向他們宣傳學校的辦學思想。

三是向上級主管部門詳細說明學生轉學情況,並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打破“農村小學空蕩蕩,城裡小學擠倒牆”的城鄉教育不協調的局面。

鄉村學校留住鄉村學生,是鄉村教育發展之根本,是培養農村基礎人才之大計。一個鄉村沒有學校,也就沒有生機,鄉村振興也許就成為一句空話。希望城鎮鄉村多方協力,把留住鄉村學校生源作為一項鄉村振興的大事來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