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好書,貧窮的本質》


最近在看一本很好的書,名字叫做《貧窮的本質》。推薦給大家,值得一看。

2009年全球大約有10億人口生活在每天收入0.99美元以下。換算成人民幣,大概一天收入在7塊錢左右。細想一下,如果這點錢在中國很多地方,你一天只掙7塊錢,怎麼生存?還談什麼幸福和發展。

貧窮的陷阱主要有三個方面。

1.有質量的食物。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食物,如果沒有食物,就不會長大。因為是窮人,選擇食物就很有侷限性。不會選擇健康的食物,因為健康的食物很貴。還有一個原因健康的食物有時候不是很可口。生活已經很艱難,需要可口美味的食物來調劑一下,也可以說明,為什麼窮的地方,高度的酒需求會很大。

一個女性懷孕了,高質量的食物就開始影響下一代。如果沒有吃到更好的食物,孩子就會發育不良。如果孩子發育不良,智力,體力,身高等各方面都會比不上別人。

以後上學就不會變得更聰明。身高體格沒有別人強壯,未來幹活也掙不到太多的錢,沒有競爭力。因為缺少更多的微量元素,會有更多的孩子出現畸形。全球每年大概有900萬兒童在5歲左右夭折,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很多可能就是因為缺少食物,有質量的食物。缺少微量元素,缺少蔬菜,缺少水果。缺少蛋白質。高質量的食物可以說是,貧窮的首要原因。

2.教育程度

大家都知道教育很重要,但是因為窮可能就沒有上學,或者只受到很少的教育,上了兩年或三年小學。還有一個原因是家長認為上學不管用,或者說他認為上學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種負擔。因為這個經濟回報的週期太長。

科學家經過很多的研究,如果你多上一年學,未來的收入會增加8%左右。如果你上了高中或者上大學,收入會增加的更多。那就需要這個家庭為了這個孩子上學,準備更多的投入。

正因為他們沒有錢,或者說他們也不願意投入。最主要的是沒有意識到這個。一方面有可能是政府在公立學校方面做的不是特別理想。比如很多教師的教學水平。上學的路太遠。上學太麻煩,家裡缺少勞動力。各種稀奇古怪的原因,導致讓很多小朋友沒有上完小學。特別是女孩。

再說一遍,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沒有意識到上學的重要性。他們身邊很少有通過上學發家致富,賺到大錢的例子。給他們形成一種觀念,別人家的孩子不上學也過得蠻好。所以需要改變這種觀念非常之難。假設在一個村莊裡面培養幾個通過上學而賺到錢的例子,未常不是一個辦法。

3.選擇性生育

特別是很多貧窮地方的女孩子。沒有上學反而很早的就嫁人,再生下了小孩,未婚先育。她們沒有更好的避孕措施。在家庭之中沒有地位。不能自己選擇可以生幾個孩子。

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讀書。他們的信息來源比較少。很多地方重男輕女的觀念非常之嚴重。在房產證寫上女孩子的名字,她在家庭當中的地位就會高一些,女孩子本身有一份收入和工作,她在家庭家庭當中的話語權也會加重。

因為他們不知道避孕的更好的辦法,有可能會沒有辦法,而生下孩子,因為窮,想生男孩,所以生了更多孩子。結合第一條沒有更多的健康的食物,很多小孩體弱多病。

很多觀念就是養兒防老,他們需要老了之後靠子女撫養。他們沒有退休金,沒有養老金,沒有保險,沒有存款。

這樣窮人就會掉進貧窮的陷阱出不來,會讓惡性循環一直循環下去。

當然我們可以從這個三個方面去下手,想到一些應對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很多貧窮的鄉村地區,令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那些沒有修建完整的房屋,有的沒有房頂,有的沒有窗戶,有的可能只有一兩面牆。如果你問房主為什麼保留未建成的房屋,他們的回答通常很簡單,這是一種存錢的方式。

為什麼他們不把錢存到銀行裡,等錢夠了再建房子,其中一個原因等他們存到錢了。物價的上漲已經導致他們造不起房子。因為存錢的時間太久。

1.存錢存錢存錢。

存錢是把今天的資源留下來,為了應對以後的風險。收穫的糧食留下來,冬天沒有糧食的時候再吃。

很多農民在豐收的時候手上有一點錢,但是到了來年需要買化肥的時候,手上卻一點錢沒有。

他們不是不知道化肥的重要性,而是他們已經把錢花掉了。只要錢放在家裡,總會有事情發生,而且是你不能拒絕的理由把錢花掉。

所以需要在豐收有錢的時候就把化肥買好。來年的時候你就有化肥種莊稼,這樣可以收穫更多糧食。

存錢可以從平時的菸酒茶上面下手,節約支出。窮人的錢部分都花在菸酒茶上面,每天節省下來一點,就是你以後做小生意的資本。

目標不用定的太大,如果太大你會感覺我存下來這一點點錢起不到作用,這樣你就會沒有存錢的動力。

錢存下來不是去買電視機,買高檔的好吃的東西。而是去做小生意,增加收入的事情。在生病的時候,災難的時候備用。

如果你手上一點存款沒有的話,抵抗風險的能力就很弱。一個對別人來說很小的災難,你就會有破產借貸之災。

有好的機會可以去貸款,窮人一般也只能貸到小額貸款,因為大額的貸款需要有抵押物。而作為啟動資金加上自己的存款應該夠。

1982年中國浙江省的紹興市,徐愛華是村裡最優秀的中學生,他的父母都是農民,與所有人一樣,手裡幾乎沒有現錢,然而徐愛華非常聰明,村裡決定送他去當地的一家時裝設計學院學習一年。等她學習回來,長者們猶豫了,畢竟她只是一個不滿20歲的女孩子,因此她一直待在家裡,處於失業狀態。但是徐愛華不願意閒著,她決定自己做點什麼,於是她借了一個擴音器,在村子裡走街串巷說他可以教小女孩做衣服,只收15元學費,她招收了100名學生,拿著收來的學費購買了一臺二手縫紉機。到1991年的時候,她已經賺了很多錢,可以賣60臺自動縫紉機。2008年他首次向房地產領域投資2000萬元。

窮人創業成功賺大錢的例子很少。不光光是缺錢,缺技術,缺管理,膽識,機會都很重要,但是通過努力走上致富小康的還是很多。

2.助推,政策默認選項。

窮人應對風險的所有方法一般都很昂貴,沒有保險,醫療,義務教育。發生風險的時候最可能會去借高利貸,這樣就會掉入了一個借貸風險的陷阱,最後生活的全部都是為了賺點利息還給高利貸。

這個時候就需要好的政策和助推來發揮作用,

比如能提供義務教育,現在有很多地方上學都是免費的。還有一些學校有營養午餐。都是很好的默認選項,助推的方法。

這個在實施過程當中還需要有好的政策流程來配合,有很多資源是被貪汙掉的,沒有全部實施下去。

烏干達政府給每個學生提供包括維修教室,購買課本以及學生學習期間可能產生的其他費用,教師的工資甚至直接被計劃在政府的預算之內。

1996年派遣調查小組到學校詢問,學校負責人實際接收的資金數目和他們分發的費用是不是一致,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學校只拿到了實際援助資金的13%。然而結局卻是以奇妙的方式。當這個調查公佈在烏干達之後。更一度引起騷動。之後在主流媒體上面報道。2001年在進行調查時候,後面發放基本有80%的款項已經援助到學校。

需要大家,輿論,媒體關注,都在乎這件事情,要不然錢發下去沒人關心,就會很多錢,不知道去哪裡了。

醫保,養老保險可以設置成默認選項,當然這需要政府有一定的願景,能力和經濟基礎。窮人不會花太多金錢精力去選擇買什麼醫療保險,如果生病之前買過保險,但是生病了這次保險公司不給我賠付,雖然條款上說的很明白,但是下次他可能就不會再買保險。因為這是一份保障,風險對沖,時間長度太長了,窮人應付眼前的事情就已經精疲力盡。

如果這些福利是政府提供的一種默認選項,每個人必須要有的福利和保險,政府可以補貼一些,那這個好的默認選項就能很好的執行。

如城市當中默認的選項有:消毒乾淨的自來水,電,養老保險,醫保,義務教育,乾淨的生活環境,安全的治安,這些對窮人來說需要花費很多很多的時間精力,卻享受不到這些。

能提供更多的好的默認選項,不讓窮人來選擇,從而助推走出貧窮的陷阱。

3.一份穩定的工作。

窮人最大的最常見的夢想,就是他們的孩子能夠成為政府職員,有個鐵飯碗。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夢想不屑一顧。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家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那就會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就可以有錢拿來投資子女的教育,買健康的食物,還有機會搬到大城市裡面去,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下一輩的收入也會增加。

有穩定工作去銀行貸款,也能貸到更多的錢。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可以讓你這個家庭慢慢走出困難的境遇,村莊裡建了一個工廠,整個村莊都會受益,部分人都會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從而讓這個村莊富裕起來。

存錢,小額貸款,助推,默認選項,一份穩定的工作。全部都是幫助走出貧窮的陷阱的一種方式。

我們不能保證消除貧困,一旦我們承認這一點,我們就獲取了充足的時間50-100年,

我們應與全球其他人一起聯手努力,讓這個世界再沒有人每天依靠99美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