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互聯網被裁員,準備去開滴滴或送外賣,靠譜嗎?

飛揚的豆包


其實核心不是互聯網行業,其實是40歲這個年齡,40歲被裁員在現在這個時期這個就業環境下確實很難短時間找到合適的工作。那麼開滴滴送外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同樣是自食其力,面對生活我們有的時候不得不選擇妥協。


40歲被裁員,說明還未進入核心管理層

實話說,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別說是40歲真的是35歲就開始被大把大把的淘汰了,這兩年經濟下行資本寒冬,無論是消費還是資本活力都在被極速抑制。相較於14-16年那個光景,可以說互聯網行業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被捧到天上到現在摔到地上,也就不長的時間。

35歲一大關,是現在互聯網行業的共識,即便在全國互聯網行業中新的北京,19年這個年也已經有很多人過不了了,大批的公司在裁員,整個行業的蕭條是騙不了人的。而大部分公司還要生存,要發展,那麼帶來的必然變化就是更多的吸收應屆生和年輕人,摒棄35歲以上被家務事纏身內驅力嚴重不足的老員工。

在資本面前,沒有所謂的人情,有的只是為了企業發展而做出的選擇,所以留下5%-10%的35歲以上管理層,吸納大量年輕人是所有互聯網行業公司共同的選擇,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人要看清形勢,而更重要的是看清自己

每天無論在飯館、咖啡廳、酒吧還是各類其它的公共場所,你總是能聽到邊上有人在分析當下的形勢,但卻很少會聽到有人深刻的剖析自我。其實形勢看得再清楚,一個人如果看不清自我都是白搭,很多人曾經出入衣著光鮮,出入高檔寫字樓,開著BBA,每天喝著星巴克,拿著年薪幾十萬甚至過百萬。但那並不一定完全是你的實力給予你的,也許你只是運氣好,誤打誤撞進入到了一家走上快車道的公司,剛好又趕上了最好的時候,於是一切看起來是那麼順遂。

可如今,你揹負了高額的房貸車貸,卻又因為形勢窘迫被裁員,並且因為年齡的原因短時間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你發現曾經辛苦便能換來的東西如今再辛苦也沒人需要了,於是你開始質疑整個行業,質疑整個環境,質疑所有東西,但唯獨沒有質疑過自己。


相較於面對生活,其實其它的什麼都不是

當你開始看清自己的時候,漸漸地你會發現,你能受得起最好的一切,也能擔得起最壞的遭遇,順境時能夠意氣風發盡情展示自我,逆境時能夠收斂情緒抵禦過境的寒風。

很多人之所以最終的人生走向悲劇,就是因為受到了現實打擊後的一蹶不振,正是因為無法接受現實帶來的落差和洗禮,正是因為無法面對現實的殘酷。他們不明白,曾經擁有的一切除了一小部分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外,大部分是因為命運的庇佑,時代的護航和公司的背景所賦予的。

所以當你遇到變故,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一點,相較於生活本身,那些面子、榮耀、社會地位其實什麼都不是,不過是大社會背景下的一些副產品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