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勵志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不管多厲害的人都讀不懂,學不精,進而形成一個獨立學科成功學。勵志學,不僅僅是要激活一個人的財富慾望,更要激活一個人的生命能量,喚醒一個民族的創造熱情。

失去創造力,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最大悲哀。而勵志,便是讓一個人重新煥發起這種力量。勵志,並不是讓弱者取代另一個人成為強者,而是讓一個弱者能與強者比肩,擁有實力相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惟有從內心深處展開的力量,用心靈體驗總結出的精華,才是一個人真正獲得尊嚴和自信的途徑。今天就來看看古人的十首勵志詩歌,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1、【勸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解析】顏真卿是唐代名人,他三歲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殷氏對他寄予厚望,實行嚴格的家庭教育,親自督學。顏真卿也格外勤奮好學,每日苦讀。

這首詩正是顏真卿為了勉勵後人所作。

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

當然,現在的人們,也不必說報國了,能興家立業就不錯了,所以,要抓緊時間,不要荒廢時光。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2、【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解析】王昌齡早年貧困,在家耕田種地,到了四十多歲,才中進士。一開始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後來犯事了被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他的詩以七絕見長,尤其是做官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出名。

此時寫的是,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

戰士們金甲儘管磨穿,但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3、【小松】——唐·杜苟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解析】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裡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

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裡。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

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

這首詩裡,詩人感嘆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樑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幾乎有著同樣悲慘的命運。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4、【行路難】——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解析】公元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詩詞。

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

內心的苦悶抑鬱,感情的激盪變化。

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

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5、【寒菊】——宋·鄭思肖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解析】鄭思肖是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南宋滅亡以後,他隱居在蘇州一個和尚廟裡,終身不出來做官,連坐著、躺著都朝著南方,表示不忘宋朝,這首詩就是在南宋滅亡以後寫的。

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被拒不納。鄭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終身未娶。

宋亡後,他改字憶翁,號所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還將自己的居室題為“本穴世界”,拆字組合,將本字之十置於穴中,隱寓大宋二字。他善畫墨蘭,宋亡後畫蘭都不畫土,人問其故,答曰:地為人奪去,汝猶不知耶?鄭思肖自勵節操,憂憤堅貞,令人淚下。

鄭思肖這首畫菊詩,與一般讚頌菊花不俗不豔不媚不屈的詩歌不同,託物言志,深深隱含了詩人的人生遭際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內涵的菊花詩。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6、【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宋寧宗五年,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一個人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

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前人的實踐經驗,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陸游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係著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真知灼見。要躬行不但要做到口到、手到、心到,還要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陸游的意圖非常明顯,他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獲得昇華。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7、【竹石】——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解析】鄭板橋是清代官吏,揚州八怪之一,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是一首讚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

長在岩石裡的竹子,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才長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從來不畏懼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的擊打。

鄭板橋不但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筆下的竹子竹竿很細,竹葉著色不多,卻青翠欲滴,兵權用水墨,更顯得高標挺立,特立獨行。

所以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是寫人,寫鄭板橋自己那種正直、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風傲骨。

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在石縫中的竹子一樣剛強勇敢,是不是很勵志?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8、【塞上曲】——唐·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解析】戴叔倫是唐代詩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

巍巍大唐旌旗飄蕩,胡人要是來,我就敢叫他有去無回,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戴詩同前人述志慷慨的邊塞詩風一體同出,大都是吟詠壯士一去不復還的豪言志向,至於時代特徵的分析、判斷及有關主張,則稍嫌抽象,倘如不將上詩注為唐中期的戴詩,而隨便說成為別個時代的,也是很難提出疑問來的。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9、【把酒對月歌】——明·唐伯虎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解析】唐伯虎科場失意,落拓半生,於明武宗正德一年在蘇州城內桃花塢築桃花庵,日與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飲其中,蔑視世俗,狂放不羈。

這首詩倜儻不群、超塵脫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權勢的精神,和豪放飄逸的句調風格都酷似李白。以其人之風格還詠其人,妙在古今同調。

作者在這首詩中,用“把酒對月”的舉動,處處將自己和李白相聯繫、相對比,用月、詩、酒為詩思的契機,並貫穿全篇,抒寫了李白敢於蔑視權貴的品質,表明了作者學習李白不求功名利祿的願望和蔑視權貴的態度。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10、【長歌行】——漢·無名氏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解析】這一首是樂府詩。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蒐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此詩是漢樂府詩的一首。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

這首詩寫的是,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

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在這永恆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乾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年少的時候如果不努力,長大了就要獨自傷悲。

這首詩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裡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乾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豔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經典勵志詩十首,激活生命能量,讓強者能與更強者比肩的卓絕力量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詩詞歌賦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