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糧網農資供應鏈金融項目啟動,冬儲融資模式為行業提供新思路

置糧網農資供應鏈金融項目啟動,冬儲融資模式為行業提供新思路

東北地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冬儲區域市場,向來是化肥廠家的必爭之地。

進入九月,秋肥市場幾近收尾,化肥廠家陸續出臺冬儲報價與政策,試探市場反應,東北化肥冬儲大幕已然開啟。

通常而言,冬儲的最大意義在於解決化肥生產連續性和需求季節性之間的矛盾,淡季時經銷商打款預訂肥料解決廠家季節性資金短缺,以此保障用肥旺季期間的集中供應。然而,近年來,化肥保障能力、流通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原料價格波動、融資渠道受限、供應鏈效率低下,導致冬儲這一傳統商業模式難以為繼,對化肥生產廠家和經銷商提出了嚴峻挑戰。

日前,由置糧網聯合丹東銀行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的農資供應鏈金融項目——置糧“冬儲貸”正式落地遼寧地區,供應鏈管理與服務系統同期上線。記者發現,置糧網平臺正在以一種構建農資供應鏈金融合作系統的全新思路,將傳統的化肥冬儲轉化為一種基於上下游和商品提貨權供應鏈融資的創新模式,通過對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統籌設計,對冬儲體系中的各個主體與環節施行有效的組織管理,進而實現整條供應鏈可持續性高效運轉。

置糧“冬儲貸”以銀行提供用於指定化肥廠家產品採購授信額度的方式,為經銷商冬儲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經銷商線上發起貸款申請後,置糧網核定額度並通知銀行將貨款定向支付至生產廠家,廠家完成冬儲備貨與生產。提貨階段,經銷商可分批次還款提貨,銀行則通知釋放相應貨物,直至經銷商支付全額貸款並提取全部貨物,全程資金由平臺劃轉形成資金閉環,並引入具備監管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監管。

該模式中,授信申請、放款還款、訂單生成、提貨申請等核心環節全部通過線上操作完成,具有便捷靈活、辦理迅速、無需抵押等特點,隨提隨銷及時回籠資金的靈活方式,特別是在計息方面銀行給予的優惠政策,得到經銷商的普遍認可。

置糧網農資供應鏈金融項目啟動,冬儲融資模式為行業提供新思路

通過這種打法,經銷商實現了快進快出,資金流轉和獲利能力均有較大提升,並藉助置糧網平臺開啟合作社、種植大戶直供模式,通過互聯網減輕淡季營銷壓力;同時,廠家銷售渠道得以鞏固,市場份額擴大,防止了賒銷可能存在的遲付、拒付風險。更為重要的是,資金的注入使得流動性不足的供應鏈被激活,平臺及廠家信用的融入使得供應鏈整體商業信用提升,加快了供應鏈週轉效率,提升了整個鏈條的競爭力。

針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侷限性問題,置糧網運用互聯網技術,在供應鏈系統中嵌入了人臉識別、庫存實時管理、訂單自動核查、價格監管機制等功能,對放款全程監管,突破了空間地域限制和徵信缺失難題,幫助金融機構實現鏈式批量獲客,擴大了服務區域。

記者看來,在農資市場不斷擠壓、企業亟待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之下,置糧“冬儲貸”不僅是通過金融槓桿賦能傳統冬儲模式,更為整個行業帶來全新的運營思路參考。未來藉助互聯網與新興技術的力量,置糧網將進一步以金融工具盤活農業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激發更大市場創造力與想象力,引領行業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