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大棚溫度的調控是在良好保溫大棚的基礎上進行的保溫、加溫和降溫三個方面的調節控制,使溫度指標適應棚內作物各個生長髮育時期的需要。溫室大棚內的溫度如何觀測?溫室大棚冬季怎樣提高溫度?大棚內如何增加溫度?怎麼保持大棚中的溫度?以下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一、大棚內溫度的觀測方法

為掌握大棚內的氣溫和地溫,應定儀器、定測量點、定時觀察記載。以溫室為例,白天接受大量太陽輻射能,熱量支出較少,則溫度上升較快且數值較高;夜間只有熱量的散失沒有收入,溫度不斷下降,溫度低。溫室在晴天的上午升溫快,午後降溫也快,夜間降溫慢。最低溫度一般出現在剛揭覆蓋物之後,8時30分左右,寒冷季節揭開草簾後氣溫略有下降,但很快回升,9~11時上升速度最快。在不放風的情況下,上午每小時上升5~8℃,12時之後氣溫仍在上升,但變得緩慢起來,13時達最高值。以後逐漸下降,15時後下降速度最快。覆蓋後,室內短時間內氣溫會回升1~2℃,而後非常緩慢下降,一夜間下降4—7℃。下降數值不僅取決於天氣條件,而且取決於管理技術措施和地溫狀況,保溫效果好的溫室下降幅度小,多雲、陰天時下降1~3℃,晴天下降較多,遇到寒潮下降較多。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在密封情況下,溫室內氣溫在一定高度範圍內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從水平分佈看,距北牆3~4米處溫度最高,由此向北、向南呈遞減狀態。在前沿附近和後坡之下,氣溫梯度較大,可達1.6℃。白天南高北低,夜間則北高南低。在東西方向上,近門端氣溫低於無門的一端。

因此,測量溫度時,在溫室的東、西牆和中部,懸掛三支溫度計,距地面1.5米左右,避免太陽光直射,最好放在百葉箱內。所掛溫度計,可以是一般的溫度計,也可用最高最低溫度計。每天上午觀察和記載後恢復原始狀態。 在萌芽期可在每天的8、12、14、20時觀察記錄,開花期則要每隔1~2小時觀察一次溫度,尤其是中午和凌晨的溫度更應隨時觀察,防止出現溫度過高或過低。地溫的測量,要分別測定地表以下5釐米、10釐米、30釐米處的地溫,以測量數據為依據,確定溫室的溫度調節方向和方式。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二、大棚內溫度的調控

大棚內的熱源來自太陽光輻射,增加了光照強度就相應地增加了溫度,所以增加光照強度的措施都有利於提高溫度。

1、揭蓋保溫覆蓋大棚:保溫覆蓋大棚揭得過早或蓋得過晚都會導致氣溫明顯下降。冬季蓋上覆蓋大棚後 ,短時間內溫度回升2~3℃,然後非常緩慢下降。若蓋後氣溫沒有回升,而是一直下降,說明蓋晚了。揭開覆蓋大棚後,氣溫短時間內應下降1~2℃,然後回升。若揭開後氣溫不下降而是立即升高,說明揭晚了。揭開後薄膜上出現白霜,溫度很快下降,說明揭早了。揭開覆蓋大棚之前若室內溫度明顯高於臨界溫度,日出後可適當早揭。在極端寒冷和大風天氣,要適當早蓋晚揭。陰天適時揭開有利於利用散射光,同時氣溫也會回升,不揭時氣溫反而下降。生長期採用遮蓋保溫覆蓋大棚的方法進行降溫是不可取的,因為影響果樹光合作用。

果樹休眠期為了創造低溫條件,應該保住低溫,夜間通風降溫,白天蓋上保溫覆蓋大棚,防止升溫。

2、設置防寒溝:在溫室前沿外側和東西兩頭的山牆外側,挖寬30釐米、深40~50釐米的溝,溝內填入稻殼、鋸末、樹葉、雜草等保溫材料或馬糞釀熱增溫,經踩實後表面蓋一層薄土封閉溝表面,阻止室內地中熱量橫向流出,阻隔外部土壤低溫向室內傳導,減少熱損失。大棚可在周圍挖防寒溝。

3、施有機肥:有機肥和馬糞等釀熱物在腐爛分解過程中,放出熱量,有利於提高地溫。同時,放出的C02對光合作用有利。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4、蓋地膜:通過地面蓋地膜,對土壤有保溫保溼的作用,一般可提高地溫1~3℃,減少土壤蒸發,增加白天土壤貯藏的熱量,地膜也增加近地光照。覆蓋地膜,地面不過溼,有利於提高溫度。

5、出入口管理:冬季大棚門口很容易進風,使溫室近口處溫度降低,溫變劇烈,影響作物的生長。所以要把好出入口,減少縫隙放熱。進入口不管是按門,還是掛門簾,都要封嚴;保溫後減少出入次數。一進門還可掛一擋風物,以緩衝開門時的冷風,保護近門口處的植株,擋風物可用薄膜。降低溫度時,可以把門敞開。

6、放風:大棚多用自然通風來控制氣溫的升高。只開上放風口,排溼降溫效果較差;只開下放風口,降溫作用更小;上下放風口同時開放時,加強了對流,降溫排溼效果最為明顯。放風時,通風量要逐漸增大,不可使氣溫忽高忽低,變化劇烈。換氣時儘量使大棚內空氣流速均勻,避免室外冷空氣直接吹到植株上。

放風要根據季節、天氣、大棚內環境和作物狀況來掌握,以放風前後室內穩定在作物適宜溫度為原則。冬季、早春通風要在外界氣溫較高時進行,不宜放早風,而且要嚴格控制開啟通風口的大小和通風時間。放風早,時間長,開啟通風口大,都可引起氣溫急劇下降。進入深冬重點是保溫,必要時只在中午打開上放風口排除溼氣和廢氣,並適時而止。放風時間,2月以前為10~14時,以後隨著室內溫度的升高,放風時間逐漸延長。每天當溫度達到25℃時即開始放風,降至22℃時關閉放風口。若室內溫度在27℃以上持續高溫,要加大通風量。

如何控制溫室大棚溫度

7、加溫:室內溫度低,不適宜作物生長,特別是在關鍵時刻或有遭受低溫危害的危險時,則需人工加溫。如保溫前期夜間氣溫過低、地溫上升緩慢,花期連陰天影響坐果等時。加溫方法有爐火加溫、電熱線加溫、熱風爐加溫、地下熱交換加溫、地下溫泉水供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