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在今天,我們將如何逃生?

彌撒氣球開始燃燒CP魂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輻射線劑量是二戰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30公里內十數萬人被迫疏散,現代發生那樣的事故也還是能跑多遠跑多遠。

切爾諾貝利事故中核電站4號機組堆芯爆炸,被炸出了廠房,大量放射性物質被噴散到空氣中,也由於最初採取的一些措施考慮不周,最終導致4號機組完全的破壞,爆炸後幾十小時後遠在400公里外的地方的空氣中就檢測到了放射性物質,法國等地的核電站也檢測到了核電站洩漏的證據。核電站的危害在於放射性物質會汙染大氣水體,並且隨著大氣水體的運動想更遠處播散,而人體有可忍受的最高放射劑量值,如果放射劑量過高,短時間內就會造成皮膚灼傷,同時隨呼吸進入的放射性物質也會灼傷呼吸道,最後人會因為多臟器衰竭死亡。

現代的核電已經相當安全了,不過像日本福島核電站那樣的事故屬於不可抗因素,畢竟地震誰也捂不住。而日本對待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的措施也還是疏散群眾,利用海水等對反應堆進行降溫,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安全殼破壞,放射物質洩漏量發生過劇增的現象,最後的措施就是廢棄反應堆,因為洩漏量比較大,輻射危害很大,也難以在建造一個新的安全殼將反應堆蓋上,不得不疏散了周圍20公里的人,最後將事故定為7級核事故,而日本此前也證實一名白血病患者和福島核電站洩漏有關。

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歷經20多年才在核電站外建設了一層厚實的石棺,藉此進一步降低放射性物質的洩漏,如果再次發生同等規模或者更大規模的洩漏事件,採取的措施估計差不了多少,疏散群眾是必須的,還得注意保證避免汙染水源,降低進一步擴散。


來看世界呀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發生了爆炸,造成了大量的人受到核輻射,許多人為了抗險最終犧牲,前前後後大概有30萬-60萬的清理人進入現場進行清理。可以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當時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被定為7級。

之後的福島核電站的核事故也被定為了7級。這足以說明核洩漏對於人類的危害之大。

如何逃生?

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逃生呢?

我們知道的是,核事故的發生是會迅速蔓延開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時,當時的蘇聯政府想要隱瞞,後來才沒多久,瑞士就檢測到了空氣中放射性的增加。

因此,在核事故中逃生,其實就是在和時間賽跑。

  • 如果不在事故現場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造成這麼大的傷亡,某種程度上還和蘇聯政府一開始隱瞞有關。所以,上來我想要先說,如果是住在核電站附近,但不在現場的話,發生了爆炸或者火災,那第一時間就是逆著風向以最快的速度遠離事故現場,並每天口服碘片。(如果有車子,那汽車的空調撥到車內循環模式)

福島核事故的時候,很多人搶食鹽其實效果和來一片碘片沒法比。

  • 如果就在事故現場

如果就在事故現場,其實這個時候要逃是真的很苦難了。但是要切記幾點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首先,現場如果有石墨,燃料棒等,一定不要去碰。其次,在爆炸時,快速找到掩體,如果能找到那種很深的底下隧道那就更好(厚實的地下室是首選)。

然後,好好用水清洗一下自己的身體,如果身上有燒傷、刮傷,清洗傷口一定要處理好,換上乾淨的紗布,一定不要讓這些輻射物進入到血液系統當中。

然後穿上越厚重的衣物越好,抓緊撤離現場,具體的撤離方式可以參照上面的做法。

當然,最後的結局只能看自己的運氣了,這樣做只能把輻射對於自身的傷害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