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山丹縣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總面積5402平方公里,總人口20萬。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刪丹縣,治今縣,屬張掖郡。北魏改山丹縣。隋大業初複名刪丹縣。唐永泰後地入吐蕃。西夏為刪丹縣。

2、元為山丹州。明為山丹衛。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山丹縣,屬甘州府。

3、1913年後先後屬河西道、甘涼道,1927年直屬甘肅省。4、1949年屬張掖專區,1950年屬武威專區,1955年復屬張掖專區。1958年撤銷民樂縣,其行政區域併入(1961年析出復置)。1969年屬張掖地區,2001年屬張掖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甘州刪丹縣:“焉支山,一名刪丹山,故以名縣。”

據《山丹縣誌》載,刪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鐘山寺處,“以曉日出映,丹碧相間如‘刪’字,又名刪丹山,而縣以此得名”。

焉支山本名“刪丹”, 漢武帝元鼎六年置刪丹縣,今日“山丹縣”即由“刪丹縣”而來。關於“刪丹”的來歷,《縣誌》解釋:“每朝日初上,其陽凝煙為深碧,丹碧相間如‘刪’字”。此說法非常牽強。 “刪丹”就是“山丹”,陝北與河西都曾是匈奴遊牧地,“山丹”或“刪丹”可能是匈奴語的花名。刪丹如何演化成了“焉支”呢?有說山丹即紅蘭花,採其汁加入油脂可做胭脂,刪丹山就變成了焉支山(“胭脂山”的諧音);但也有他解:“焉支”二字本應是“閼氏(與“焉支”同音,讀作‘yanzhi’)”,“閼氏”是匈奴對單于夫人的稱謂。

三、名勝古蹟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1、土佛寺。位於縣城西5公里,始建於北魏,寺院分前庭後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為全木質結構、琉璃瓦蓋頂的樓閣,高39米,飛簷斗拱,金碧輝煌,雄宏壯觀。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2、焉支山。焉支山又名燕支山或胭脂山,為省級森林公園。這裡水草豐美,自古為天然牧場,是境內主要水源涵養林地。地勢險要,異峰突起,為古今軍事要地。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3、艾黎與何克陵園。坐落在山丹縣城南山丹河北岸,始建於1945年7月,1979年重建。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4、山丹軍馬場。位於張掖地區山丹縣南55公里處的祁連山區大馬營草場,山丹軍馬場在原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世界第一大馬場。初始於公元前121年,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5、漢明長城。在縣境內綿延一百多公里,是甘肅省境內最完整的塞、壕式漢長城和土築夯打式的明長城,被專家譽為“露天長城博物館”。

甘肅張掖山丹縣----西漢置縣,世界第一大馬場在此

6、龍首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山丹縣境內,龍首山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青海雲杉及其森林生態環境。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岩羊、鵝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雞、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