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使農民,自動回農村生產糧食?


怎樣才能使農民,自動回農村生產糧食?

假如能夠解決廣大農民的後顧之憂——讓農民享受城市人一樣的醫療、養老保險待遇。農民們也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病生痛不用發愁,沒有後顧之憂!

廣大農民工誰還願意,背井離鄉、拋妻別子,像候鳥一樣蜂擁而至,飛到全國各地的城市,風餐露宿、嘔心瀝血、拼死拼活,幹最苦、最累、最髒、最險的活,領取最低的報酬,養家餬口、維持生計呢?!

怎樣才能使農民,自動回農村生產糧食?


說實在話,廣大平民老百姓並沒有多少奢侈的願望。惟求一日三餐飽、夜間一宿安、凍不死餓不著,能夠上為祖宗盡孝、下為兒孫盡責,平平安安過一生,心滿意足、知足常樂矣!

現在,到處是撤校並點、撤村合鎮、移居安置、精準扶貧、建設新農村……農村的留守兒童就近入學,越來越困難——家門口的農村學校幾乎都撤光了,孩子上小學都必須到幾公里、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的小鎮,或縣城,寄宿讀書,或者家長租房陪讀。上學極為不便,讀書成本劇增。現在的鄉村醫生,再也不是過去的“赤腳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為人民服務”意識淡了。如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怎樣使自己多掙錢,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因此,農村的留守老人生病生痛,一般都是隻有咬緊牙關強撐著!

怎樣才能使農民,自動回農村生產糧食?


為了孝敬父母,讓父母老有所養;為了讓兒女能安心讀書,學有所成;為了改變自己,種田不賺錢的苦命運……千千萬萬的農民工,才像潮水一樣湧向城市,發憤圖強,拼命苦幹,忘我工作,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用,千辛萬苦積攢血汗錢,一分一釐都匯回農村,維持生計、養家餬口……

怎樣才能使農民,自動回農村生產糧食?


倘若像原來一樣“開門辦學”,農村孩子上學不用愁,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從小學,一直唸到初中、高中畢業;倘若還是像原先一樣的“農村赤腳醫生”醫療制度,治病醫療幾乎不用花錢;倘若農村人也像城市人一樣,每月能領取幾千元的退休養老金……農村人還會奔向城市,找罪受、賣苦力?

怎樣才能使農民,自動回農村生產糧食?


誰不願意自動回農村,種田、種地、種糧食,過上夫妻團圓、孝敬父母、照顧孩子、和和睦睦、其樂融融、開心快樂的幸福生活呢?

歷史已經證明:工農翻身當主人,驚天動地創奇蹟!當農民耕田種地種糧食,也能夠有尊嚴、有體面、有無限崇高榮譽感、挺直腰桿活著的時候,自然會有不計其數的農民工,爭先恐後的奔回農村,開心快樂、興致勃勃、激情澎湃的生產糧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