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瞭解一下拜太歲的淵源

在上一次的文章,我們帶大家瞭解了一下什麼是太歲。如果有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那麼那麼那麼多人都拜的太歲到底是啥?》。

前文我們說過,“太歲”其實是我們先祖的一種特殊紀曆方式演化的一種民俗,他結合我國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一輪迴的紀年方式,形成了最終的六十太歲值年雛形,也就是說甲子年是由甲子太歲當值,今年庚子年是由庚子太歲當值。

帶您瞭解一下拜太歲的淵源

我國古人認為: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這麼也就是把當年的值年太歲認為是“歲君”,當年的“皇帝”。

我國古人認為,一個人的年庚(本命年)與太歲相沖(後續介紹什麼是相沖、相害、相刑等)或犯太歲,必定百事不順,事業多困,身體會出現病變,因此必須拜當年的本命太歲,以求得平安。

最早在我國秦漢時期,人們就把太歲方位設為兇方,無論是誰都不敢在這個太歲方位與太歲相對立,包括蓋房子、結婚之類的都要考慮太歲的方位,有句老話“不敢在太歲頭上東土”,就是這個意思。

後來人們逐漸把太歲人格化了,到了元末明初時期,國家就把拜太歲這個文化列為了國家祭典,依歲時奉侍,那個年拜那尊太歲,祈禱太歲星君風調雨順、富國安民,也保佑老百姓。這個也叫安太歲,從那個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

剛才開篇我們也提到了,六十甲子就有六十個太歲。我國道教認為這六十甲子代表了六十個星宿,也就成了六十位元辰星,並賦予人名,而且每個人各個形態不同,長的幼的、高的矮的……因為:“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出自道教經典《神樞經》),他是掌管這一年吉祥禍福的神君。

道教後來又把太歲封為大將軍,如2019年己亥年是謝太大將軍,2020年庚子年是盧秘大將軍。道教經集《正統道藏》中每個太歲將軍都有真實姓名。正規太歲殿都會供奉著六十位太歲神,由鬥姥天尊統帥,審查人間善惡,司本命禍福。每個人都由自己的太歲星君護守本命。

帶您瞭解一下拜太歲的淵源

每個太歲大將軍都有自己的出身和來歷。這裡再深入向大家講講今年2020年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的故事。

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舒舒,手持長刀。在明代時出生在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名叫盧熙,也叫盧秘,字公暨。熟讀經史,融會貫通,精於文章、書信和筆記的寫作,被推薦為睢州同知(今安徽省睢縣一帶)。當時,中原剛剛平定,年年饑荒,盧秘就讓民眾休養生息,唯恐給百姓雪上加霜。正巧御史奉命蒐羅舊軍籍的人充當工役的人數達到千餘人。御史以公文下達募集,催睢州交人。盧秘就讓百姓自己申報,只是拿了幾名在戶籍上有軍籍記載的人充數。御史大怒,就把辦事的官史扣留了起來,逼睢州交出千餘人來。睢州地方官吏都害怕了,商量如何發人去充當工役。盧秘說:“我是管理百姓的官吏。百姓散了,我這個官吏還去管理誰呢?”於是,盧秘就親自去拜訪御吏說:“睢州有舊軍籍的人就是這些了。如果要硬性攤派賦役,百姓就會渙散,只剩下我同知一個人而已。請拿我來充當賦役吧。“御史大怒,要趕他走,盧秘站著不動,直到最後也不能改變盧秘的態度。於是,御史才不得不讓盧秘回去。盧秘在任內仙逝,家中窮得連喪事也辦不起來,只得由官府出錢安葬。在為盧秘送行的路上,睢州的官吏和百姓無不痛哭,塞滿了道路。這時候,天突然下起大雨,睢州百姓沒有一個退避躲雨的。

這樣說來,太歲從紀曆方式到祭拜的神君真麼一路淵源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