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教師工資高但是沒保障。公立教師老了有保障但是工資收入相對低。如何選擇呢?

孩兒他爸


我身邊有在私立和公立學校工作的朋友親戚,比較下來還是私立學校好一些,首先私立學校收入高,一般是公立學校的二到三倍,這就意味著你只要幹二十年左右就比公立學校老師幹一輩子還多,而關於養老醫療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學校以後都是交五險一金,收入高才能交的多,以後才能享受更多!其次,私立相對簡單一點,沒有那麼多考核評比,老師只要教好課,專心鑽研業務把班級成績搞上去即可,最後,私立學校的家長和學生素質都比較高,有一些搗亂的傢伙學校也可以勸退,所以學風比較正,老師管理起來也比較省心風險小。


阿龍95724416


首選公立學校。我媳婦兒先前就在私立初中學校任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後來實在堅持不住,果斷考了公立學校。為什麼辭職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工作量太大。每天從早到晚的時間被規定的滿滿的,早操、早讀必須跟班,早上和下午除了上課,都必須坐班。坐班期間要批改作業、填寫教案、科目教研,還要完成每週四節的聽課任務。下午吃飯前的活動時間,每個老師還被分配了不同的興趣任務,用來豐富學生的視野眼界。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了吧,除了上晚自習,還必須要去查寢,經常到宿舍就快十點了,根本沒有喘息時間,洗洗很快就睡了。私立學校很多老師都是住校的,因為早出晚歸的,還不如住校輕鬆點。

2、管理制度嚴苛。在校的每個動作都被規定的死死地,感覺就跟犯人一樣。每個科目都被要求必須按照相應的模式授課,不可隨意發揮,最可怕的是學校為了防止教師偷懶,把教室的凳子都撤了,全程站著授課。四十分鐘的小課還受得了,一個多小時的大課站的腰疼,頸椎病嚴重。作為班主任,雖然有班主任費,但是班級裡面的每項工作,都有可能被扣錢,衛生不達標扣錢、紀律不好扣錢、學生睡覺說話也要被扣錢等等,一個月本來五六百的班主任費,只能拿到一半。

3、工作壓力太大。學校領導為了保持教師的上課狀態,實行推門聽課制度,你好好的在上課,突然幾個領導就坐到教室後面去了,本來想好的課堂計劃不得不打亂。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衡量教師的唯一標準,單科排名後10的(25個班),會被扣績效,連續兩次後5的,直接辭退。

4、待遇沒保障。剛去那幾年是不交保險的,只有超過三年的老員工,才會開始交保險。而且每月的工資也沒外界想的那麼高,也就四千多的樣子(四線小城市,房價5000左右)。教學期間正常發工資,寒暑假只發基本工資。有人會說私立學校教師的校外補課費都很多的,不排除有這樣的老師,但是那是少數,而且你說這語文課,誰來補啊?

5、生活質量太低。每週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去,多數時間都在休息,根本沒有心情和精力去玩兒。而且由於長期操勞,身體動不動就出小毛病。說句實話,私立學校裡面女教師身體多數都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且懷孕小產的比例也比社會平均水平高出不少。不少私立學校,在教師懷孕後就把教師辭退了。

正是由於這種種的原因,讓人不得不離開。我媳婦兒現在公立學校,教學壓力沒那麼大,每天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其他時間完全可以自由支配,購物、逛街、旅遊,生活的多姿多彩,工資也處於私立學校的平均水平。雖然偶爾也會為工作煩心,但遠沒有到幹不下去的地步。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而不是單純的掙錢。當你掙的錢都拿去交給醫院了,這工作幹著還有啥意思?所以為了生活,還是選擇公立學校吧。


機關小院


分清利與弊,再選公或私!待遇高且保障高的有沒有?公、私學校背後有什麼訣竅嗎?聽聽內部消息吧。

目前,私立學校工資高,老了保障不高;公立學校工資低,但退休後有保障。基本上應該是這種情況。這只是表面現象,真實的內部秘密需要仔細分析分析。

一、私立學校

曾經瞭解私立學校的老師不無怨聲載道的爆出了私立學校不為人知的秘密:“你要他的錢,他要你的命。”(我並不完全認可)

1.工資高不是他感謝你,也不是他應該給你的,而是在他獲得豐厚回報之後勉強給你的一點免免人意的佈施。因為,他主要還是為了自己,他還需要你繼續為他賣力。

2.私立學校不會為你繳納各種保險的。我們這裡的只繳納養老保險,其它的自己隨便處理。

很明顯,還是因為錢。如果按正常繳納各種保險,工人工資必然低下去,怎麼能繼續吸引人為他工作?

3.各種各樣的工作都折算成人民幣,讓廣大的教師爭先恐後地搶著幹。看似高效,實則不然,純粹是被錢吸引住了,而不是為了工作才搶著幹。無論你累得怎麼樣,只要你樂意,怨不得別人。

4.在私立學校工作久了,出去之後,眼裡只有錢了。會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是深遠的。

二、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工資雖然低,但是各種各樣的保險一應俱全。但是,熟悉內部秘密的教師輕易不會透露出去。

1.雖然工作量相同,但是,報酬卻相差甚遠。職稱越高報酬越高,反之報酬就低。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2.為了獲得高工資,必須設法晉級晉職。於是,花樣繁多的計策先後登場,處處在不斷地上演著關公戰呂布,周瑜打黃蓋的大戲,好不熱鬧!

3.老實人吃虧處處在。因為老實,所以顯得無能,心裡有話就是表達不準確。幹了一輩子,依然是初級職稱,工資低得很,他們信奉“吃虧人常在”,知足常樂的信條,默默地奉獻。這樣的人最高尚!

4.有關係、有門路的人最容易吃得開。

三、選擇標準

依據什麼來選擇學校,待遇還是養老?長遠還是眼前?還是……

我認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不好乾。

私立學校累死人,公立學校摸不清道不明。想高工資就不能怕累;想保障高必須考慮好如何應對人際關係。兩者都怕,就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幸福自由,快樂逍遙!

如何選擇?你考慮好了嗎?


中小學教育者


看當私辦教師與公辦教師的待遇差多少決定!

民辦教師與原民辦教師、私辦教師不能混淆!

第一、民辦教師已經成為中國在特定條件下的歷史稱呼(名詞),不容篡改!

1、民辦教師這個稱呼(名詞)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我國到1977年全國有近五百萬的民辦教師,佔當時中小學教師總數的56%!近五百萬的民辦教師、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我們的政府、民辦教師加上民辦教師的學生、學生家長和廣大人民群眾,民辦教師這個稱呼(名詞)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影響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民辦教師已經成為一個歷史稱呼(名詞),是不容篡改的!

2、民辦教師:身份是農民、職業是教師!他們是國家、集體辦學的公辦學校教師!他們是教書的農民!他們具有農民和老師的雙重身份!他們是“中國中小學中不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師”!他們就是業已成為歷史名詞的中國民辦教師!

3、民辦教師是窮國辦大教育的歷史產物。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民辦教師在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為中國農村教育事業默默耕耘,兢兢業業服務人民教育,廣大民辦教師為發展我國農村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民辦教師是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教師已經成為一個歷史稱呼(名詞)!

4、他們都不是民辦教師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開始掃除文盲運動的掃盲教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小隊辦或多隊聯辦的耕讀識字班的教師、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公辦學校的臨聘教師、解放初期及以前和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私立學校的教師、民辦學校的教師都不是民辦教師!

5、現在私立民辦學校的教師叫私辦教師。

第二、關於原“民辦教師“和“原民辦教師“

1、中央文件中只有民辦教師沒有出現過原民辦教師!百度(含搜狗、360、互動)百科詞條只有民辦教師,也沒有原民辦教師。

2、原民辦教師在近兩年在一些省的說法中才出現。

比如廣東省《關於向原民辦教師和原代課教師發放生活困難補助的工作方案》“現為廣東省戶籍,1993年3月27日(含)以前曾在廣東省公辦中小學(含幼兒園、附屬學前班)教學崗位上連續任教滿1學年(或2個學期)以上,離開教學崗位後未被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錄用為編制內人員或國有企業錄用為正式工作人員的原民辦教師。”

A、如果將方案中“1993年3月27日(含)以前曾在廣東省公辦中小學(含幼兒園、附屬學前班)教學崗位上連續任教滿1學年(或2個學期)以上,離開教學崗位後未被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錄用為編制內人員或國有企業錄用為正式工作人員的原民辦教師。”的“原民辦教師。”更改為“民辦教師。”因為有前提條件,所以意思是不是完全一樣呢?!既然一樣,為什麼要加上一個“原”字呢?

B、方案中的原民辦教師,意思是指的是1993年3月27日(各省的時間有差異)前,由於各種原因已經不幹了或者沒得幹了,而離開教學崗位的哪部分民辦教師,現在要給他們補貼的那些人!並不是所有的民辦教師。

3、即使一定要有原民辦教師或原“民辦教師”,也是指的現在要給他們補貼的離開教學崗位的哪部分民辦教師!把所有的民辦教師都叫做原民辦教師,是不允許的!其實民辦教師大部分都已轉正,而民辦教師這個名詞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專指我國身份是農民,職業是教師,並且在公辦中小學任教的近五百萬民辦教師!民辦教師與原民辦教師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4、大家都知道,不是什麼名詞前面都可以加上個“原”字的,是不是這個理!



物理佬75957


看你是怎麼選擇了。

作為一個教育行業從業者,我有些朋友是在私立學校工作,而我是在公立學校工作的。

如果你希望薪酬高,而且能鍛鍊能力。那麼私立學校是你不錯的選擇。首先,私立學校工資相對較高。其次,私立學校完全是根據你的工作能力,給相應薪酬,私立學校基本上就是企業,你做多少事就有多少工資。因此在私立學校工作強度大,在私立學校的初中通常是一月兩休,而高中是一月一休。而且私立學校強調成績,如果你做不出成績是很難做下去的。因此去私立學校很能提高能力。我朋友說在私立學校工作幾年後,然後去公立學校。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小菜一碟。

而如果你想安逸生活。那麼你可以選擇公立學校,公立學校薪酬不高,而且怎麼說呢?工作環境壓力小。是個很安逸的地方。

具體去哪裡得看你自己的需要了。



成功減肥的鄉村教師


作這種選擇的人,說明正處在入職的十字路口。

如果選擇公立,需要公考面試,錄取後成為國家正式教師。從工作強度來說,按部就班,輕鬆自在;從人際關係來說,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從職業榮譽來說,國家幹部,公職人員。工資待遇月入三千,加績效工資,年薪也就四萬左右,如果按照正常的國家工資增長機制增長和正常的晉級進檔。假如,從25歲開始上班,到60歲,你可以算一算,大約可以掙多少錢。如果再加上20年的養老金,這就是一生能掙多少錢。

如果選擇私立,只要老闆點頭同意,說你被錄取了,你馬上就可以上班。私立最大特點就是勞動強度大,工作加班加點,同事之間競爭激烈,職業榮譽上就是一個打工的。工資待遇也在老闆嘴頭上。年薪可能是十萬二十萬,幹得好可能漲到三十萬。從25歲幹到60歲,35年看能掙多少錢?這樣公立私立一對比,選擇什麼就一目瞭然了。

總之,如果你是一個投名不投利的人,還是選擇公立比較好。如果你就是衝工資來的,35年就能掙你55年的錢,還是選擇私立好。




伯廷


人應該有長遠打算,保障也應該是首選條件,有時不要看眼前利益,人往往因為目光短淺,也許吃虧的最終是自己。

公立和私立,雖然各有千秋,從目前社會看,公立還是優於私立。現在國家雖然保護私有經濟,但私有經濟有時確實存在不確定數,私有經濟想超越公有經濟確實有待時間去檢驗?

既然你已看透了公立有保障,我個人觀點,你還是選公立為好。

以上只代表個人看法,對錯?敬請友友點評!





我是Alin


本人女,私立學校老師,所以這個問題勉強有資格一答。

首先我覺得如果是女生,能夠有編制的話當然是去公立學校好一點。但是我不是師範畢業,並且是作別的工作幾年之後做的老師,所以直接來的私立。我所在的私立學校和我們市最好的初中有關係,是打著它的名義招生,不是片內生可以上我們這個學校,平時我們備課教研都是一起。

為什麼要加前提有編制呢,一般來說越好的學校、地區,編制、職稱競爭越激烈。到什麼地步呢,跟我們合作的這家公立學校我們這個學科的大組長是沒編制的,但是她有高級職稱,也有很多有編制沒職稱的老師,現在他們高級職稱退二進一,對大多數老師基本上中一就是終點。

公立學校很多年輕的沒編制的老師,很多都是鍛鍊過兩年去私立的,這一點在我們開會上一點都不避諱。

再說一下私立學校,掙得是比公立多二至三倍,但基本上都是幾塊幾塊攢起來的,比如值班,確實是630到930,不過我們學校一般是年輕教師一週值2個班,有資歷的老師一週一個班。我們學校有周末雙休,我知道的很多私立也是如此,當然也有單休的。

總之還是那句話,作為老師教學本領過硬是王道,那樣無論公立私立還是輔導班都會對你比較友好。


葛呀葛呀月


公立學校工資低,但是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私立學校工資高,待遇好,卻不是太穩定,如果讓我選,還是去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雖然工資低,但是卻隨著工齡的增加和職稱的升高而增加的。到退休的時候,工資達到頂峰,退休後的工資也比較多。

私立學校在你年輕力壯時,工資相對會高一些,隨著進入中老年,開始耳聾眼花,教學能力也會有所下降。那你的工資待遇也會隨著降低,到退休時,因為你交的是較低的退休保險,所以退休金也會少一些。總的算下來,也許差距就不會那麼大了。

公立學校人員配置可能會多一些,所以課程安排會比較輕鬆一些。而私立學校因為是個人出工資,人員安排一個蘿蔔一個窯,不會有富裕人員,所以課程安排會緊一些。

公立學校是義務教育,招生不用靠老師去做工作,只要坐等生源就行了。私立學校靠的是自己招生,為了保證生源,老師往往會背上招生的擔子,四處挖生源。費勁不說,可能會遭白眼。

但是,如果你有夢想,敢於闖,那還是去私立學校。去那裡學習一些為學經驗,積累資金後,自己闖業辦學校。一是可以提高收入,二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成就感。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從工資待遇上,兩種學校各有利弊。另外,並不是所有私立學校工資都高,不同地區公立學校的工資待遇也是有差別的。還有,或許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私立學校每個月到手的工資看起來比公立學校多,但是年終獎、社保、退休後待遇這些算起來,綜合考慮並不見得就多。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果當時急需用錢,那麼找一個工資高的私立學校。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那又是另一番考量了。

但是我建議你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你是年輕人的話,我更建議你換個角度看待工作選擇的問題。那就是從著眼於現在得到什麼待遇轉向關注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當自己有價值時,無論走到哪裡,自己就是財富。

年紀越輕,學習力就越旺盛,成長的空間就更大。年過四十以後,人的性情趨於保守,更願意從事以前熟悉的工作。所以,在年輕時選擇工作時除了看當時這個工作能讓你實現多大價值,還要看這個工作能讓你有多大的增值空間。

我沒有在私立學校工作過,但是在公立學校有15年的工作經在,把我的感受分享給你,你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我覺得一個老師能夠保持工作活力,與個人心態有很大關係,但是也與學校提供給老師的培訓有關係。我在職期間接受的培訓都中規中矩的,一般有這麼幾種形式。

1、會議式培訓,也就是領導在上面講,老師們在下面聽。講得也都是些陳詞濫調。

2、聽課式培訓,某校某個骨幹教師精心打磨一節課,然後兄弟學校去聽課,聽完課大家圍坐一起按資歷輪流評課。

很多優秀企業提供的培訓能夠著眼於員工的心靈,激發潛能、打破限制,幫助精神昇華。公立學校沒有這樣的培訓,所以教師容易在程式化按部就班的工作中產生疲憊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是你會發現“靈魂的工程師”自己經常是沒有靈魂的。

在公立學校雖然穩定,但是對自己的人生可以說一眼望到底的。

所以,自己好好權衡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