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紙,要不要丟進紙簍?

文 | 金何

“吃喝拉撒”的後兩者是人類和自己靈魂深度交融的重要時刻,衛生紙是最重要的見證者。日常生活進行時,有人就有疑問了:用過的廁紙到底能不能丟進馬桶?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廁紙到底該不該丟進馬桶?

廁紙,要不要丟進紙簍?

(視覺中國/圖)

廁所堵了?原因很複雜

我們完全可以從廁所會不會堵這件事兒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否步入小康的標準。畢竟,富裕的國家才有功夫想方設法改進馬桶,以便減少臭味。

不同結構的水衝式廁所,水流的強弱、下水通道的寬窄、彎道角度這三大因素,直接影響著你丟下去的那張紙,是否會跟你拉出來的那堆坨坨,堵塞通道。沒錢,只好露天解決。廣大農村的旱廁,永遠是深坑搭配大敞口,這樣的茅廁你想讓它堵,它也達不到標準。

無論是馬桶還是蹲廁,直觀上看,廁底口子小,堵住的風險也就越大。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臭味的上來。通常在電影院、圖書館、賓館商場、商品類居民樓,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這類廁所若不沖水或者水流速較小,根本衝不下去。設計者一開始也想到了這一層,所以水的流速被設定的很大。但是,如果坐式馬桶的彎道設計的很深,時間久了,水流速的輕微變化,還是會出現被堵住的風險。

所以,不少城郊的自建出租樓房都不用這種結構的廁所。通常都是蹲式廁所,廁底直接跟每層樓的下水管道相通連。首先廁底的口子很大,哪怕把內褲丟進去都不用擔心堵住。其次下面的直道里始終有存水,每次上廁所衝的時候存水能輪換,因此也杜絕了臭味的問題。

雖然這樣的結構有效杜絕了堵塞問題,但由於廁底口子大不太美觀,所以在商品樓盤內,幾乎看不見它的身影。

事實上,還有比城中村裡更簡單粗暴的廁所。在某些人流量很大的車站或醫院,你肯定蹲過那種水槽式的廁所。便池和下水相連,要麼水流持續沖刷,要麼延時間隔沖刷。這樣的便池別說幾張衛生紙,就是特大號的姨媽巾都能給沖走。

如此說來,公共廁所裡放紙簍,可能只是讓女生扔姨媽巾的。

可就拿我們常說常用的紙來說,也分好幾種。最不會被水衝散溶化的肯定是溼紙巾了,雖然它也被稱為紙,但實際上它的成分裡似乎並不包含紙漿。可能有人要反駁了,誰會奢侈到用溼紙巾擦呢。

溼紙巾不多見,但餐巾紙就是各類公廁紙簍裡的常客了。本來是用來擦嘴的,卻被很多人用來應急,而相比於溼紙巾,餐巾紙易溶多了。但和真正的廁紙比起來,它不太容易被扯斷扯碎,被水徹底衝散的時間也很慢。所以餐巾紙堵住廁所,也只是時間問題。

正因為存在被堵的風險,中國的公廁甚至私人家庭的廁所裡才放置了紙簍。不少人從小也被教育上完廁所要把紙丟進紙簍裡。可隨著出國的人日漸增多,大家驀然發現國外的公廁沒有紙簍。再加上用過的廁紙味道很大,因此隨著時間推移,原本廁紙要扔進紙簍的觀念逐漸鬆動了。

國外公廁(特指發達國家)之所以沒有紙簍,是因為百分百提供廁紙。而廁紙在被設計時,就把易溶作為了頭等的指標。說即此不妨回頭想想國內賓館裡的捲紙,它很薄甚至很脆,你以為這種紙不達標,可事實是,它扔進廁所裡易被水溶化。

然而,目下國內的多數公廁,這樣的捲紙(廁紙)是不提供的。於是,絕大多數人,就把餐巾紙當成了在外用的廁紙。甚至因為沒帶紙,拿報紙書紙擦的情況也存在。也正因為廁所的結構以及非廁紙的不易溶水性,為了規避堵住的風險,在每個廁所裡放一個紙簍既順理成章,也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

綜合來看,廁紙扔進紙簍,就是因為公廁裡沒有廁紙、自帶紙又種類各異、擔心廁所堵住而形成的國民觀念問題。

放點廁紙問題不是就解決了嘛。可是,有人偷啊。

去廁所偷紙

廁紙,要不要丟進紙簍?

(視覺中國/圖)

有網友說過一個真假難辨的事例。某員工常偷廁紙,以至於本公司的人上廁所都默認廁所沒紙而自帶。直到有一天老外客戶光臨廁所,上慣了有紙的廁所,沒帶紙的老外在異國他鄉的廁所涕淚橫流,最終導致這一單生意黃了。老闆大怒,調出監控查到了偷廁紙的那位,把他炒了。

雖然聽起來很可樂,但偷社會主義廁紙的事確實每天都在上演。

深圳的記者曾在放了廁紙的公廁做過暗中觀察,10名上廁所的人,有6個拉的捲筒紙長度在二十釐米至六七十釐米,其餘4人拉的長度超過一米,最長的估計有兩米。

而在北京的一些公廁,為了防止有人肆無忌憚的偷扯紙張,不得不把刷臉的高科技運用到了廁紙的取用上。

很多人又該哀嘆國民性了,別急,國外也有偷衛生紙的,還是發達國家。

在日本的德島縣,一間女廁三年時間丟失了九百多捲紙。政府不得不在廁所外掛出警告:“如果你被發現(偷衛生紙),我們會立即通知警方。”美國人也同樣偷紙。警方曾從監控錄像中發現,有人把公廁廁紙捆在腿上。此人承認,他在公共廁所偷了五六次捲紙和其他物品,就是想省幾美元生活費。但這次他沒有節省成功,還被罰了250美元。

看來,偷衛生紙這種騷操作,是地球人共同的毛病。

窮是一種誘因。發達國家由於人口基數小,再加上經濟水平相對較高,偷紙人的比例看起來就很少。而咱們就不一樣了,人口基數太過龐大,加上吃飽飯的日子還不太長久,無論是客觀上的比例還是主觀上的意願,看上去人都不少。

但社會水平的高低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愛佔便宜的心理在作祟。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愛佔便宜的人通常都謹小慎微,內心的焦慮水平比較高。正是由於缺乏安全感,通過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就能消除緊張和不安的情緒。於是,在強烈的佔有慾的驅使下,每得到一次小便宜,內心便產生了相應的滿足感。

同時他們還存在認知方面的偏差。偷紙的人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即便是被發現了,也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後果。

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貪便宜的心理,只是發作不發作、發作程度深淺的問題。貪便宜的心理就像病毒,平時蟄伏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一旦條件適宜,它就會發作。

作為生活的必需品,客觀上多扯一些,之後上廁所使用就方便多了。這種心理之下,再加上貪便宜的滿足感,使得很多人拉扯起廁紙來就收不住手了。

再者,多數人偷紙並非用它來擦屁股,也可能用來擦鞋了。所以從技術的角度出發,設計出只能用來入廁、擦拭其他很難用的紙,既避免了堵屎的風險,也不容易被偷,就十分有必要。

大家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