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越來越多員工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班組長的崗位尤其如此,你怎麼看?

職場三哥


現在的工廠,招人有點困難,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再進廠做顆螺絲釘,所以工廠不得不花比以前高的價格來招人。

這就導致,工廠的運營成本在增加。

近幾年,很多工廠引入了自動化管理手段後,對人員的依賴小了些,但同時,對工人的要求提高了,變得要求他們會操控機器;同時為了節省成本,即便是管理人員,也要像普通工人一樣幹活,而工資卻沒有額外增加。

管理不像管理,員工不像員工,導致很多員工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不管是公司還是工廠,員工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還有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 賺不到錢,員工可能也不好管理

工作多年後發現,有些管理崗位不比普通崗位能賺錢。有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員工,公司對其非常器重,往往高薪聘請,而他的上司,有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管理崗位,拿到的薪資未必有該核心員工高。

而且,這樣的員工不好管理,大牛嘛,總是會有點脾氣的。稍微一不如他意,就有可能滋生跳槽的念頭。

做這種員工的上司,很頭疼。有時候他和別的員工起分歧了,都不知道該勸哪個。

賺不到錢,員工也不好管理,為什麼還從事管理工作呢?

2、 無法建立自己的職場優勢

什麼是職場優勢呢?就是明顯區別於其它職場人士的優點。

看過一則新聞,有家公司,報銷額超過一個很小的數值就需要老闆批准,連財務總監也沒權力放行。而且在很多付款決策上,自己也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說白了,財務總監就相當於一個傀儡,背後都是老闆說了算。

這樣的管理崗位,管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重要的事插不上手,自己的實權非常有限。即便有幾年的管理經驗,也是白搭。跳槽後,對方公司甚至不承認你的管理經驗,那你還有什麼優勢可言呢?

3、 自己不想在該公司往管理層發展

很多人,其實並不是不想往管理層發展,而是不想在本公司往管理層發展。

因為他知道,在公司做管理層,可能就沒有好下場,隨時有被炒掉的可能。

我朋友之前待過一家公司,有個從工程部上位的硬件總監,升職後的第一件事是申請加薪,因為他的薪水居然沒超過1萬塊錢,甚至比不上自己的下屬。

後來,因為他不借車給公司做測試用,當天就被炒掉了。

所以在一些公司,管理層就是個高風險的崗位。許多員工覺得,與其去當炮灰,還不如好好沉澱自己,學點有用的東西,將來跳槽的時候再考慮往管理層發展。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一隻程序猿,研發部軟件負責人,副業賺錢能手,專注寫職場,講述職場真實故事。歡迎關注我 ,一起抱團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