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在奧斯卡影片《臥虎藏龍》開頭有這麼一段大氣磅礴的“竹海鬥劍”。李慕白與玉嬌龍點竹飛揚,劍氣縱橫,好一派中國武俠義的氣概。而這場戲的實地取景地就在素有“中國竹鄉”之稱的浙江安吉縣。

安吉位於浙江西北部,是湖州下轄的一個縣,山水如畫,以產竹而聞名。不過年紀稍長的朋友可能知道,這裡還有一樣東西跟竹子一樣出名。

它就是“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白茶】。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白茶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中:“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也有說道:“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簿...

1930年,人們在孝豐鎮發現了數十棵野生白葉茶樹。這些茶樹與史料描述接近,當地農戶逐漸開始量產、繁育,安吉白茶的發展史也是從這時候才正式起步。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安吉白茶跟大紅袍一樣,名字都具有一定誤導性。其實它並不屬於白茶,而是貨真價實的綠茶。

安吉白茶是無性系灌木型茶樹品種,中葉,葉片呈現橢圓形,葉色深綠。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屬於“低溫敏感型”茶葉,茶芽顏色會隨著時令發生變化。

清明前的嫩葉呈現玉白色的,到了穀雨,嫩葉才會逐漸變為全綠,與一般綠茶無異。

另外春茶期枝頭剛長出的嫩葉缺少葉綠素,色白如玉,因此才叫“白茶”。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安吉白茶必須在葉片白化期內採摘,跟稍瞬即逝的青春期一樣,安吉茶樹產“白茶”時間很短,通常僅一個月左右。

採摘標準一芽一葉到一芽兩葉,要求芽葉完整成朵,大小均勻,製作工藝完全則完全遵從綠茶的標準來進行。這也造就了安吉白茶獨特的品牌,成為唯一掛著白茶名號綠茶。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 安吉白茶特徵 ▼

【幹茶】 扁平挺直,葉片翠綠脈絡清晰

【湯色】 鵝黃明亮,通透清澈,自然美觀

【滋味】 鮮爽甘醇,飲後回甘,有清香

【葉底】 細嫩成朵,葉白脈翠,均勻美觀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特殊的“白茶期”造就安吉白茶擁有超高的氨基酸含量,一般在6%—7%之間,是正常綠茶的兩倍。所以口感鮮爽,甜度很高,頂級安吉白入口還有“香若幽蘭”的奇妙體驗。

另外安吉白茶的茶多酚又遠低於其他綠茶,沒有尋常綠茶明顯的苦澀味,長時間悶泡也不會影響口感。

安吉白茶高氨低酚的特性,使它具有

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保肝護胃、抗衰老等多種功效。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初飲安吉白茶時,或許會回憶起青春期求學讀書時的自己。在那淡鵝黃色的清澈茶湯中,藏不下任何一絲不良的滋味——它就是甜,鮮爽,滿口清純。

隨著水汽蒸騰,安吉白茶的奶香味也似乎溢出杯壁。由於葉綠素含量低,熱水中的茶芽正是葉白脈翠的好模樣,沒有一絲的苦與澀,獨留下那份生機無限的鮮嫩爽口。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大紅袍不是紅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都別給他們的名字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