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肚臍自然掉後是否要擦碘伏?

史炎發


嬰兒肚臍自然掉後是否要擦碘伏?

嬰兒肚臍自然掉後也是需要擦碘伏的,因為嬰兒的肚臍自然掉之後,局部的皮膚還處於一個沒有完全癒合的狀態,可能會有少量滲液或者滲血的情況,如果不注意這個地方的衛生,嬰兒容易發生肚臍感染的問題的。

所以即使嬰兒的肚臍自然掉了之後,寶爸寶媽們也需要每天給寶寶的臍窩消毒,用碘伏或者醫用酒精都是可以的,用醫用棉籤徹底消毒寶寶的肚臍以及臍部周圍的皮膚,每天1-2次。

碘伏擦到什麼時候為止呢?

一般來說,給寶寶的肚臍消毒需要一直擦到寶寶肚臍的皮膚顏色長得和周圍的皮膚顏色一樣了,沒有發紅、滲出和異味,通常這個時候就代表寶寶的臍部皮膚長好了,就不用每天再給寶寶的肚臍消毒啦!

寶寶肚臍護理的注意事項

肚臍是寶寶的一個相對比較敏感的部位,護理不當很容易發生感染,所以除了每天必要的消毒,正確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還在用尿布的寶寶,平時不要讓尿布末端覆蓋住寶寶的肚臍,避免寶寶的排洩物引起肚臍的感染,也不要用髒手或者不乾淨的布之類的擦拭寶寶的肚臍,實在要擦的話,醫用棉籤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寶寶的肚臍需要保持乾燥,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需要給寶寶貼上護臍貼,防止髒水進去喔!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一般新生兒出生後一到兩週,臍帶殘端就會自然脫落。

臍帶剛剛脫落時會有少量血水滲出和壞死組織,可先用醫用棉籤或棉球擦除乾淨。正常情況下,2-3天后就會幹燥結痂,期間可以每天早晚各擦一次碘伏消毒,防止感染。待寶寶肚臍乾燥沒有出血時,就可以不用擦了。

寶寶臍帶脫落後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去醫院:

1、肚臍眼一直滲血、顏色紅腫,幾天都不幹燥結疤。

2、有流膿、發臭現象,說明寶寶臍部可能受到感染。

3、肚臍眼內外有贅生物,一般是一團白色的息肉。

4、寶寶哭鬧不安、身體發熱,也有可能是肚臍發炎。

特別提醒:給寶寶肚臍消毒最好是用碘伏,千萬不可用紫藥水和碘酒,這兩種東西對寶寶傷口刺激性很大,紫藥水還容易產生色素沉著。

關注孕產育兒知識,朵拉小樹和萬千寶貝一起成長!

朵拉成長樹


佳佳家寶寶出生13天的時候,肚臍脫落了,看著寶寶剛長出肉芽的肚臍,佳佳有點懵:這怎麼處理?還需要繼續擦碘伏嗎?

新生兒肚臍脫落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肚臍會在出生之後2-3周內自然脫落。此時,即便有些寶寶肚臍表面上看著長好了,但內部還沒完全癒合,一些寶寶的肚臍脫落後可以很直接地看到裡面粉粉嫩嫩的新肉。只要肚臍沒有出血、紅腫或者流膿這些情況,就都是正常的,為了避免寶寶肚臍被感染,引發臍炎,媽媽仍舊需要給寶寶肚臍每天進行消毒、護理,一直到寶寶的肚臍長好,和肚皮周圍的皮膚顏色、狀態一樣。

新生寶寶肚臍護理用什麼?

很久以前,人們消毒會用龍膽紫,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龍膽紫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現在消毒應用比較普遍的是酒精和碘伏。

二者的消毒作用都是不錯的,但是對於新生兒嬌嫩的皮膚來說,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尤其是有傷口的時候,寶寶用酒精,多半會哭,這是因為酒精的刺激性讓寶寶不舒服。相對來說,碘伏刺激性要小很多,對寶寶的刺激性也比酒精低很多,比較適合新生寶寶用。

新生寶寶肚臍這樣來護理

新生寶寶肚臍很嬌嫩,需要每天精心護理,重點要掌握三點:乾燥、透氣、清潔。

乾燥

新生寶寶的肚臍由於有傷口,在潮溼的環境下,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所以要注意保護肚臍部位的乾燥。

肚臍脫落長好之前,儘量不要讓寶寶肚臍沾水。如果洗澡的時候不小心弄溼,要用乾淨的棉籤及時將肚臍擦乾。另外,給寶寶用尿不溼或者尿布的時候,注意避開肚臍部分,以免被尿液弄溼或者是便便汙染。

透氣

一些人為了避免寶寶肚臍被汙染,會把肚臍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起來,悶悶的環境不利於肚臍部分生長,也容易滋生細菌。正確做法是讓肚臍部分裹上一層薄薄的無菌紗布或者是讓其直接暴露出來,然後穿上柔軟的棉質衣物,保證其透氣性。

清潔

肚臍部分不容易清理,很容易藏汙納垢,滋生細菌,寶寶免疫力低,就容易引發臍炎,所以媽媽一定要保證寶寶肚臍部分的清潔。

媽媽可以每天擦拭寶寶的肚臍部分:

寶寶臍帶未脫落時,媽媽需要事先洗淨雙手,擦乾,一手輕輕提起結紮臍帶的細繩,另一手用沾過碘伏的棉籤充分的擦拭臍帶與肉連接的地方。

寶寶臍帶脫落後,媽媽仍舊需要每天對寶寶肚臍部位進行擦拭,用棉籤蘸過碘伏,從臍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來回亂擦,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根部。

寶寶洗澡之後擦爽身粉,一定要避開肚臍部分,以免將其汙染。

寶寶肚臍雖小,要注意的事情可不少,護理無小事,媽媽多留心。


欣然育兒


嬰兒肚臍自然掉後是需要擦碘伏的,新生兒臍部是細菌入侵的門戶,如果不精心護理,可能會導致新生兒臍炎,父母要特別重視。

孩子剛出生在醫院裡一般都是由護士阿姨消毒臍部,出了院醫生會給父母準備好消毒用品回家用,一般是碘伏,對皮膚刺激性小一些。

如何給臍部消毒護理?

1、臍帶脫落前

寶寶的臍帶沒脫落前,每天洗澡後,都要用碘伏消毒;注意洗澡時別弄溼寶寶臍部,最好在肚臍上貼個肚臍貼,以防傷口碰到水後,引起感染髮炎;消毒時父母保持手部衛生,以免細菌通過皮膚接觸傳染給寶寶。

2、臍帶脫落後

留心觀察臍帶脫落的時間,及時發現,當臍帶脫落後繼續用碘伏消毒臍部,蓋上一層乾淨的紗布,24小時內不要讓臍帶沾水,保持乾燥。用碘伏消毒臍部一週後,如果沒有異常,局部無紅腫,臍部無分泌物滲出,表示臍帶已經長好,可以不必進行特殊護理了。

寶寶臍帶脫落後一至兩天如果有流膿或者紅腫,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看是否發炎,聽從醫生建議治療,防止出現敗血症。

3、避免臍帶汙染

新生兒臍部是細菌入侵的門戶,除了每天消毒,正確的護理也非常關鍵。新生兒排尿排便次數頻繁,家人換尿布時避免寶寶的排洩物汙染臍帶,消毒時用乾淨的棉籤擦拭,也要避免其它不潔之物觸碰臍帶。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嬰兒肚臍自然掉後是否要擦碘伏?

需要;

新生寶寶的肚臍自然脫落後,我們會看到創面的肉是粉粉嫩嫩的,這時期也是需要小心護理的。因為創面這些嫩紅的皮膚一旦受到摩擦或者汙染,很容易出現紅腫,甚至出血,繼而引發感染,對小寶寶來說是很危險的。所以,在肚臍脫落後的創面的肌肉完全恢復正常前,都需要給寶寶擦拭碘伏消毒。


擦拭碘伏只是保護肚臍其中的“消毒”環節,那麼怎麼樣照顧新生寶寶的肚臍呢?

1、注意保持肚臍的乾燥,衛生

寶寶的肚臍需要保持乾燥,而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很容易有水進到肚臍,而一般洗澡水都是帶有細菌的,對於有創面的肚臍來說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在洗澡前需要給寶寶貼上護臍貼,防止髒水進去,洗完澡及時把肚臍貼撕下來。

2、消毒

用碘伏或者醫用酒精都是可以的。

每天1-2次,用醫用棉籤蘸取碘伏後在肚臍眼以及臍部周圍的皮膚輕輕擦拭。

一般一星期左右,寶寶的肚臍創面的皮膚就會完全癒合,顏色跟周圍皮膚一樣,沒有發紅、滲出和異味,就不用每天再給寶寶的肚臍消毒啦!

3、日常護理

平時給寶寶換尿片的時候也要小心,為了不要讓尿片的邊緣刮到肚臍,可以用醫用紗布包住肚臍,但要注意勤換紗布。

有些寶寶臍帶剛剛脫落時會有少量血水滲出和壞死組織,要用醫用棉籤或棉球擦除乾淨。

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就醫:

1、肚臍眼流膿、發臭。

2、一直滲血、顏色紅腫。


綿羊媽媽


新生兒出生後都是要剪臍帶的,只有把臍帶剪了,胎兒才和媽媽分離開來,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生命。剪臍帶不論是寶寶還是媽媽,都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家長們也無需擔心剪臍帶會傷到寶寶。

剪完臍帶後寶寶肚子周圍會留下傷口,大概等到十幾天到二十幾天後臍帶會自然脫落,等臍帶脫落後就形成了肚臍。

在臍帶脫落前,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擦拭碘伏幫助脫落,當臍帶自然掉落後,也可以繼續擦拭消毒。

新生兒臍帶的護理

1.保持局部乾燥

在寶寶臍帶脫落前,家長要保證寶寶局部皮膚的乾燥,避免碰水。如果給寶寶洗澡,要貼上肚臍貼,洗過澡後第一時間把肚臍周圍的水分擦乾。如果寶寶肚臍受潮了,就有可能會感染細菌。

2.擦拭

在寶寶臍帶脫落前後,家長們都可以用棉籤沾酒精擦拭消毒。用酒精擦拭不僅可以使傷口更快的乾燥,也能預防感染。臍帶脫落後也可以擦拭,不要太頻繁即可。

3.避免摩擦

在臍帶脫落前後,家長要避免寶寶衣物摩擦肚臍周圍,不然容易引起周圍皮膚紅腫,導致發炎。

如果家長髮現寶寶的臍帶有出血流膿的情況,要及時帶其去醫院做檢查,避免傷口進一步惡化。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嬰兒肚臍自然掉落後一天兩到三次碘伏消毒,3個月內寶寶洗澡還要把肚臍貼上防止水浸泡。一般的新生寶寶出院時,醫院🏥都會開幾瓶寶寶肚臍消毒的棉籤。護士也會跟寶媽說明注意事項。


我是江西虎牙妹


如果孩子的臍帶是自然脫落,而且殘端沒有分泌物的話,就洗完澡用無菌棉籤沾幹就可以了,不用額外消毒。


兒科醫生王青梅


臍帶剛剛脫落時會有少量血水滲出和壞死組織,可先用醫用棉籤或棉球擦除乾淨。正常情況下,2-3天后就會幹燥結痂,期間可以每天早晚各擦一次碘伏消毒,防止感染。待寶寶肚臍乾燥沒有出血時,就可以不用擦了。


仁愛堂客服


如果沒有出血、紅腫發炎的情況就不需要用碘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