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兩句詩很小的時候便聽過,只是那時並不知道寫出這樣深情詩句的元稹其實是唐朝最花心的渣男。

元稹是和白居易齊名的中唐詩人,世稱“元白”。

他曾經和白居易一起領導了新樂府運動,不僅是詩歌,他在散文和傳奇小說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他的悼亡詩《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是那樣地感人肺腑。

可是如今,人們提到元稹,第一印象便是“渣男”。

他寫下最深情的詩,“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卻做著最渣的事,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讓人不得不感慨:他的深情只在詩中

那麼他都辜負了哪些女子呢?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第一個是初戀——崔雙文。

崔雙文這個名字也許大家很陌生,但若說“崔鶯鶯”,想必大家便知道了,沒錯,崔雙文就是崔鶯鶯的原型。

在《西廂記》中,張生和崔鶯鶯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然而這只是王實甫美化的結局,事實是元稹最後拋棄了崔雙文。

若只是簡單的始亂終棄,元稹也不會被後世罵的那麼慘。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當時有人問他為何對崔雙文那般絕情。

他是怎麼回答的呢?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

原本是他拋棄崔雙文,卻反咬一口說崔雙文是“紅顏禍水”,這般敢做不敢當,推卸責任的行為,當真是渣到令人髮指。

後來崔雙文另嫁他人,而元稹也為了前途,娶了高門小姐。

可是這時的元稹,居然又回過頭找崔雙文。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他以表兄的身份,到崔雙文的婆家請求相見。

明明是他先轉身離開,卻在崔雙文開始新生活的時候,橫插一腳。

他就沒想過這樣的行為,會給崔雙文造成困擾嗎?

幸好崔雙文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為愛衝動的小女孩,她以四句詩回絕了元稹,“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雖然當時唐朝女子地位有所提升,但是若崔雙文在婚後和外男牽扯不清,那麼她的結局可想而知了。

先是拋棄,又是詆譭,最後還想破壞崔雙文的生活,這樣的元稹不渣誰渣?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第二是姐弟戀——薛濤。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這個令無數男兒自嘆不如的女校書,就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

而薛濤除了詩名,她最出名的當屬和元稹的那一段轟動文壇的“姐弟戀”了。

兩人初遇時,元稹31歲,正是男人的風華歲月,而薛濤已經是42歲,雖然風韻猶存,但畢竟不比二八年華的少女了。

薛濤是蜀中的名妓,不少達官貴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而元稹當時是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四川,風流的元稹一到四川,就約見了久負盛名的薛濤。

薛濤早已過了少女懷春的年紀,但是還是被元稹的非凡的才華,英俊的相貌所折服。

而元稹也對這個才貌雙的女子一見鍾情,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

兩人戀愛期間,薛濤曾寫下纏纏綿綿的《池上雙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她對元稹付出了全部的真心,甚至想要天長地久地和元稹在一起。

然而元稹並不是這麼想的,這段感情對他而言不過是場浪漫的豔遇。

所以幾個月後,完成使命的元稹便離開了四川,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而薛濤呢?她也曾幻想元稹會帶她一起走,可是事實卻給了她一巴掌。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即便如此,薛濤也忘不了元稹,她開始頻繁地給元稹寫信。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她將對元稹的思念寄託在一首首的詩中,她嫌棄平時寫詩的紙張太大,便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的小箋,即後世所言的“薛濤箋”

原本她是個張揚明媚的女子,可是元稹走後,她便脫下紅裝,換上道袍,孤身一人,獨守浣花溪。

她和元稹相愛不過幾個月,卻用餘生來回憶。

可是元稹呢?瀟灑轉身,山高水長,再也不曾回頭。

元稹和薛濤的這段感情算是典型的“痴情女子負心漢”了,明知沒有結果卻要招惹薛濤,在薛濤情根深種時又拋下她。

薛濤原是才華不輸男兒的奇女子,卻為了元稹孤獨終身,可憐亦可悲。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第三有夫之婦——劉採春。

劉採春也是唐朝的四大女詩人之一,不過她的詩名比不上其他三個,她更出名的是夜鶯般的歌喉。

她是唐朝著名的梨園弟子,“歌聲徹雲”,紅遍江南,有傳言,只要劉採春的歌聲響起,“閨婦、行人莫不漣泣”

,說她是唐朝版的鄧麗君也不為過。

她所演唱的一些歌曲是她自己創作的,然而不知何故,很多後人對此抱有懷疑態度,認為她不過是個空有美貌和歌喉的普通藝人吧。

像她這樣出名的伶人,即使已經成婚,也少不了緋聞對象,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元稹了。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傳聞元稹在被貶越州時,在一場宴會上邂逅了劉採春,瞬間為對方甜美的嗓音,曼妙的身姿所傾倒。

宴會後,元稹多次到劉採春所在的梨園拜訪,還寫下了一首《贈劉採春》,“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後來,元稹還給了劉採春的丈夫一筆錢,讓他離開。

換言之,他買下了劉採春。

先不論劉採春是否自願,但是她被當成貨物一樣買賣,想必心中應該是很悲涼的吧。

若是元稹一心一意地待她,倒也罷了,偏偏他就是個喜新厭舊,又不負責任的主兒。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幾年後,他拋下劉採春離開越州,返回京城。

先是被前夫出賣,接著又元稹拋棄,傷心欲絕的劉採春也離開了越州。

關於劉採春的結局,有兩個說法,一種是從此再也沒了蹤跡,另一種說她後來又遇見了元稹,不知元稹和她說了什麼,第二天,她便投河自盡了。

無論哪種說法,封建社會,一個被多次拋棄的女子,她的結局絕對不會好到哪裡去。

而造成她悲劇命運的罪魁禍首無疑是元稹,買下她卻又不懂得珍惜。

如此不負責任的元稹,難怪被後世唾罵。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第四髮妻——韋叢。

韋叢是元稹最愛,也是辜負最深的女子。

為何他後來會寫出那麼傷感纏綿的悼亡詩?除了深愛之外,我想更多的應該還是愧疚。

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嫡女,是個真真正正的千金大小姐。

元稹迎娶韋叢時,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進士,要錢沒有,要權也沒有。

雖然說得好聽,是個“潛力股”,但是韋叢嫁給元稹絕對是“下嫁”。

原本出身高貴,養在深閨的韋叢十指不沾陽春水,可是嫁給元稹後,操持家務,深受貧困之苦。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甚至有人說,元稹還拿著韋叢的嫁妝出入花街柳巷,關於這一點已經無法考證了。

但元稹有一點飽受後世詬病,那就是在嫁給元稹的七年時間裡,韋叢生了五子一女,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字。

在醫術落後的古代,女子每次生產都是一腳邁入鬼門關,她20歲嫁給元稹,27歲就去世,應該和她頻繁地分娩有關係。

對於韋叢的死,元稹絕對要負大半的責任,所以即使後來他的悼亡詩寫得那樣深情,卻無法扭轉他的渣男本質。

唐朝最渣的詩人,寫下最深情的詩,卻辜負了一個又一個女人

更何況,在韋叢去後不到一年,元稹便有了新歡。

原本續絃無可厚非,可是他連起碼的一年都等不到,他所謂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