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學生,新教師應如何管理課堂?

靜待花開herry


制定規則,反覆強化,形成“程序和慣例”!

因為我自己也是教師,身邊也有小學教師,有時候就會一起切磋,自己總結了幾點,共同分享一下:


有效的課堂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立教學的一致性和連貫性。課堂的實踐和步驟必須是可預期的、一致的。


舉例:如果課堂上很多學生舉手回答,有點吵怎麼辦?這時候你舉起手,握緊拳頭。瞬間教室安靜了(那麼這種組織方法是你經過了一定的時間教會學生的)

如果鉛筆斷了,他們該怎麼辦?如果他們需要幫助,該怎麼辦?



因此高效的課堂管理是學生自己有責任自己知道為學習制定的程序和步驟;低效的課堂,教師會一直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

其實一個管理良好的課堂是由一整套程序和慣例來建構的。

“程序和慣例”就是我們面對一年級需要下功夫做的一件事情!

1.有效的建立第一個對學生的指令!

學生對你的第一個指令的反饋,將預示接下來整個學年他們對你的指令的反應!因此要有效的建立第一個指令。

我想首先就是安靜有序。這個指令的建立!


2.建立卓有成效的課前學習狀態。形成“程序和慣例”

程序指的是:教師希望學生做什麼

慣例指的是:學生自動做什麼,注意是自動做什麼!

開學一段時間內:老師重點要教會學生應遵守的程序(優先教開始上課的程序,一年級學生比較鬧)比如:

A.可以以手勢的姿勢形成“程序和慣例”。比如OK的手勢(這是指令),學生的反饋應該是(拿出課本,作業本,簽字筆等學習用具並且整齊的擺放,準備上課)

B.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練習本。前面聽寫字、後面聽寫詞。教師依然是發出手勢,學生迅速準備,教師不可等待,沒有聽寫完成的,要建立相應的處罰。



3.建立課堂紀律方案。形成“程序和慣例”

老師可以針對課堂建立紀律方案,往往由三部分組成:

A.規則 B. 後果 C.獎勵

學生可以針對課堂建立“我的行動計劃”,往往由這幾部分組成:

A.我的問題是什麼? B.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 C.我將如何解決該文體

因此教師要思考一年級如下課堂程序,並逐步完善:

1.鈴聲響了該做什麼?

2.鉛筆斷了該怎麼辦?

3.想上廁所該怎麼辦?

4.提前做完功課該怎麼辦?

5.想說話的時候怎麼辦?

6.想跑跳的時候怎麼辦?

7.進入教室該怎麼表現?

………………………………………………

總之記住:課堂首要的問題不是維持紀律,而是儘快建立程序和常規;教師要教會學生怎麼負責的遵守課堂程序。


黑眼淚


小學一年級,讓剛從幼兒園裡走出來的學生既好奇又有點膽怯。班主任在這個階段起著關鍵作用。“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習慣養成特別重要,對學生今後十多年的讀書生涯都有很大影響。剛開學的半個月,老師不要急於講解書本知識。要多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規矩意識。除了重複講規矩、講方法,還要利用好榜樣的力量!老師要言傳身教,讓學生耳聞目染受到薰陶,也要多表揚和鼓勵。哪些學生表現好,老師當著全班學生表揚一下,表現好的學生會一直都想得表揚,所以要求自己以後也表現好。表現還不夠好的學生看到同學都可以得表揚,他也會努力表現,爭取得表揚。學得慢點的學生,老師要多鼓勵,看到並表揚他的進步,讓他有信心表現越來越好。

當一個班級體形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比較好的集體榮譽感,今後的管理和教學都可以事半功倍。


想哭的魚146059824


剛上學的小豆包們可不好管教。個個我行我素,想怎做就怎做:不管課上課下,渴了就喝,餓了就吃,有的甚至不分裡外,見自己喜歡就搶。都有一個通病,若有一個人上側所,其它的都跟去,一去一幫,特別是科任課,孩子小,不讓去吧,怕真弄褲兜裡。同學之間互不謙讓,你碰我一下,我得還十下,尤其是個別家長告訴孩子,"別怕,誰打你,你使勁打他,有爸呢。"同學不管有竟無意碰一下就不行,摔個跟頭磕了也不行,放學裝書包慢了就哭,還得老師幫收拾。現在農村是九年一貫制,頭一個月,每天放學老師都把小豆包們分批送上車。每天早坐校車到校早就打鬧……可得好管一陣了。現在每家都一個孩子,都是要星星不給月亮的主。家長嬌慣,老師也慣著:誰誰表現真棒,誰誰真聽話,快讓老師親親……教孩子,誇孩子,誇來誇去都是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