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有心,人间有味,生活有美——带着学生一起体会“美”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生活有美——带着学生一起体会“美”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事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无论时代如何迅速发展,生活实践如何日益丰富,人们的审美方式如何复杂多样,但是对美的认识,始终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生活有美——带着学生一起体会“美”


一.美要超越物欲私利。

周国平的《成人读的童话》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 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为什么唯有这个穷苦的女孩子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这是一道考题,其实也是对“美”的最真实的解读。同样的事物,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出发点不同,那么,他对事物的态度就是不同的,这样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就会有独特的反应。面对这片风景,地主、小伙、画家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或为名为利,或为获得爱情,都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快乐。而唯有小女孩专注于风景本身,天空是天空,树林是树林,大海是大海,不带任何功利、私欲的纯粹的欣赏,超越了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自然看到了真正的美。

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家和艺术家,其实都是抱着“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和事业当做一件艺术品,只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有了一番真正的成就。而我们欣赏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欣赏文字、色彩、音符,也要看到作品呈现的宏远眼界和豁达胸襟。当我们引导学生获得这种美感的经验,那么他们再去看风景、读诗歌、赏画作、听音乐,品生活,才会有更为浓厚的趣味,体会真正打动人心的美。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生活有美——带着学生一起体会“美”


二.美要有一定的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可以让你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让你因为陌生而有新鲜感,因为模糊而有神秘感,于是美感迸发,令人向往。要看到事物和生活的美,就要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距离去观看,并能够将自己切身的情感客观化,切身的经验距离化,“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才能创造艺术。朱光潜先生认为“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奉先咏怀》诗。《悲愤诗》和《奉献咏怀》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深以为然。对于富有艺术材料的生活,不是生糙地还原,而是经过反省的升华。

我们知道,回忆之所以美好,在于时光淘尽了岁月中的切身利害,留给人们一段恰当的距离,让你可以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去感受、去品味,才生出别样的美好。如老酒,岁月滤去了它原本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因此,欣赏文学作品,我们要先“入”再“出”,先作为“主位的尝受者”去感同身受,再作为“客位的观赏者”去冷静思考。对回忆性文章的品析时,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种因距离产生的美。例如,在鲁迅先生的《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能读出两个鲁迅——少年鲁迅和中年鲁迅,在不同语气变化中感受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复杂情感。朱自清的《背影》中,不谙世事的“我”与历经艰辛的“我”交织,父子深情更令人动容,潸然泪下。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生活有美——带着学生一起体会“美”


三.美要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艺术源于自然,可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创造美的艺术家。自然,只是一个物形,这个物形令你有美的感受,让你产生情趣,将这种眼观、心感记录下来,作品就是“美”的。美,不是对自然进行客观的描述以贴近自然,而是对自然感受后的再创造,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朱光潜先生也认为,人人尽管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个人的情趣和才学。

梁越梅的《蒲公英的精灵》:飘落的蒲公英种子/每一颗都会生长/风儿呼唤它的时候/它就随风而去/种子飞散在天空/飞到每一个角落/让孤独的角落长出蒲公英/角落就不孤独了/那金闪闪的蒲公英花/在那角落里/得到了尊严

朱思语的《爱和风》:爱,当爱之锁开了/就很难关住/那爱就像魔鬼/深深地抓住你的心/让你爱吧,爱吧/风,就像梦一样/你想把她抱住/可她还是去了/你看不见她/她却可以穿过你

这是演绎《苔》的那群贵州小学生的诗歌,他们有一颗徜徉自然生活的心,看到了生命的本真,即便他们不懂诗歌的意象、象征的手法,可是笔下的诗歌依然如潺潺小溪,清新宛转,缓缓流到人的心底。当学生们在自然中找到了生命的“我”,至性深情,何愁文字不诗意,何忧文章不优美?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嚣世界,有太多的浮华虚利扰乱心神,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静下来,慢下来,万事有心,自然人生有味,世间有美。帮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在熟悉的风景里感受美,在所谓的“枯燥”中创造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